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

蔣越鋒

2019年07月05日08:12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屹立於江蘇省徐州市鳳凰山東麓,面東朝陽,氣勢恢宏。塔高38.15米,由塔帽、塔徽、塔身、塔基等幾個部分組成。上端粗獷有力的回形石刻花飾圍繞塔頂一周,正面鑲刻著五角星、兩支相交的步槍和鬆籽綢帶組成的塔徽,象征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密切協同作戰,共同奪取勝利,烈士們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及人民對淮海英烈的無限緬懷。塔身正面中部,鑲嵌著由毛澤東親筆題寫的塔名——“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鎦金大字。塔座正面雕刻著碑文。碑文如下: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十一月六日至翌年一月十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了偉大的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勝利展開之際發動的……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同志偉大軍事思想的光輝體現,是人民解放軍和廣大人民艱苦奮斗、英勇善戰的結果。戰役中,參戰部隊全體指戰員敢於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毒氣,冒風雪,涉冰河,架人橋,闖火陣,逐村逐屋激戰,一溝一堡爭奪,前赴后繼,奮不顧身,表現了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被解放的蔣軍士兵,立即加入人民解放軍行列,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罪行,調轉槍口,殺敵立功。華東、中原、華北地方黨政機關和廣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糧有糧﹔二百萬民兵、民工,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飢寒,千裡遠征,隨軍轉戰,對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淮海戰役中,許多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為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勛。烈士們的高風亮節激勵著我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壯麗事業中奮勇前進!

  英雄們的偉大業績與日月爭輝!

  烈士們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

  碑文共700余字,氣勢磅礡,鏗鏘有力,生動感人,書法遒勁,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與精神價值。

  毛澤東親筆題寫塔名

  為紀念淮海戰役的偉大勝利,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英烈們的革命精神,1959年4月4日,國務院決定在江蘇省徐州市興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同時興建淮海戰役紀念館。5月10日,由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和南京、濟南兩大軍區共同組成的建塔委員會正式成立。隨后,建塔委員會向全國征求建塔設計方案,最終以著名建筑學家楊廷寶的設計方案為主,經過5次修改上報國務院審批。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小平審閱並同意了設計方案,並轉請陳毅閱批。陳毅審閱並與劉伯承、李先念商討后,同意建塔設計方案,並在上報的“淮海戰役紀念塔”塔名中增加了“烈士”兩字,至此紀念塔規劃設計最終確定。

  1959年底,國家開始壓縮基建規模。紀念塔能否續建也提到議事日程。12月22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勛就修建紀念塔問題向內務部轉達了意見,指出“淮海戰役紀念塔肯定應該修建”,同時要求“要把紀念塔擬修建的過程和必要報請中央的理由說一下”。在習仲勛等中央領導的關心下,紀念塔工程繼續進行。

  建塔委員會緊接著報請黨中央、請求毛澤東為紀念塔題字,1964年11月11日,建塔委員會收到內務部寄來的毛澤東親筆書寫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行草大字,有的字毛澤東還寫了幾遍,供建塔委員會遴選。碑文是在建塔委員會1963年1月11日上報的草稿基礎上,由時任副總參謀長張愛萍同原參戰的中原、華東野戰軍部隊和解放軍報社等單位共同研究修改,經陳毅潤筆后定稿,書法家蔣吟秋用隸書書寫而成。

  1965年11月6日,經過5年建設施工,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正式建成開放。

  深刻揭示勝利原因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碑文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全面概述淮海戰役背景、戰役進程和歷史意義。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戰略決戰階段,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對國民黨軍南線80萬主力發起的規模巨大的戰略決戰。歷經三個階段、66天的鏖戰,消滅了國民黨軍在南線的精銳兵團,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豫皖蘇廣大地區,造成了“飲馬長江、解放全國”的有利態勢。淮海戰役以其輝煌的戰績,同遼沈、平津戰役一起,被譽為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決定了中國革命取得根本性的勝利。

  其次,深刻揭示淮海戰役勝利原因。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人民軍隊在兵力、裝備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創造了中外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樹立起了一座經典戰役豐碑。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人民群眾不惜傾家蕩產,全力以赴支援,為戰役勝利提供保障,展現了人民戰爭波瀾壯闊的宏偉場面。正如陳毅所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最后,熱情歌頌淮海英烈偉大業績。淮海戰役中,3.1萬多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除去戰場休整時間,平均每天犧牲人數達700人,每2分鐘就有一位烈士犧牲在戰場。他們的英雄氣概與高尚品質,將與日月同輝,永遠激勵后人開創美好的未來。

  大力弘揚淮海戰役精神

  立足新時代,我們需要繼承發揚“聽黨指揮、依靠人民、團結協同、決戰決勝”的淮海戰役精神。

  聽黨指揮、信念堅定,是淮海戰役勝利的根本保証。萬山磅礡必有主峰,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大決戰中,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堅決聽從黨中央和總前委的統一指揮,聞令而動、遵令而行、步調一致,充分展現了對黨忠誠和高度的組織紀律性。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淮海戰役勝利的力量源泉。毛澤東曾經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淮海戰役中軍隊打到哪裡,人民群眾就支援到哪裡,充分體現了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所具有的無窮無盡的力量,隻有人民,才是革命戰爭勝利的源泉。

  團結協同、眾志成城,是淮海戰役勝利的重要前提。淮海戰役中,華東、中原野戰軍首次聯合作戰,參戰部隊多,隸屬不同指揮機構,在總前委的統一指揮調度下,兩大野戰軍從大局出發,同心協力,互相支援,充分發揚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形成了整體作戰的強大威力。

  一往無前、決戰決勝,是淮海戰役勝利的精神動力。淮海戰役中,面對兵力和武器都處於優勢的國民黨軍,解放軍廣大指戰員憑著一往無前的勇氣,與敵人比意志,比智慧,挑戰極限,與時間賽跑,彌補了在人數、武器方面的不足,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