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四渡赤水變被動為主動

人民網記者 周小苑 張珊珊 吳姍

2019年07月15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紅軍第三次渡赤水,就是在這裡搭浮橋的。”在貴州遵義仁懷市茅台鎮朱砂堡赤水河西岸,矗立著一座茅台渡口紀念碑。遵義市長征學學會仁懷分會會長穆升凡介紹:“碑旁原來有一棵大黃桷樹,就是系浮橋纜索的‘橋墩’,由於敵機炸毀了大半枝丫,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1935年3月15日,魯班場戰斗開始不久,前線指揮部收到一份中革軍委密電,要求紅一軍團兩個工兵連在16日拂曉前趕到茅台至小河口一段架設3座浮橋。紅一軍團馬上意識到:“中央讓我們攻打魯班場的同時,還有更大更重要的文章要做。”

  16日凌晨,紅一軍團教導營兩個工兵連先期抵達茅台鎮,擊潰黔軍侯漢佑部駐守茅台的一個連,迅速控制了茅台河東西兩岸,掩護工兵架橋。

  聽說紅軍來了,不少老百姓舉著紅旗、放著鞭炮歡迎。不一會兒,臨街的牆壁上貼滿了“歡迎紅軍來茅台”“氣死滇軍,嚇死黔軍,拖死中央軍”的標語。百姓主動把鹽船送給紅軍,工兵連的戰士對征集的每隻鹽船預付賠償款30塊大洋。由於材料征集快,沒費多長時間就架好了浮橋。

  16日至17日,中央紅軍從茅台渡口西渡赤水河,佯作北渡長江姿態。蔣介石急調重兵圍堵,欲將紅軍消滅在川南地區。

  “中央紅軍第三次渡赤水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動敵人,史稱‘三渡佯動’。”穆升凡認為,三渡赤水是紅軍長征途中軍事戰略由被動轉為主動的轉折點。正如毛澤東所說,隻要能把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

  21日至22日,紅軍在毛澤東指揮下,以秘密、迅速、堅決出敵不備為方針,在夜幕掩飾下再一次揮師東進,在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河,並迅速南渡烏江,兵臨貴陽,蔣介石慌忙調滇軍增援。

  “強敵圍攻形勢下短短7天內扭轉戰局的關鍵,使四渡赤水戰役的滿盤棋下活了。”在遵義市長征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先榮看來,四渡赤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出其不意,是毛澤東軍事生涯的得意之筆,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典范,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5日 08 版)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