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聽長征路上的“初心”故事

金振蓉 李睿宸 張青 孫雲清

2019年07月15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聽長征路上的“初心”故事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87歲的王秀林老人,每天的日子依然安詳平淡。而這份日子卻來之不易。80多年前,就在赤水河畔的二郎灘,他在母親的懷抱中,突然,敵機飛來向人群掃射,瞬間,站在他母子身邊的紅軍戰士,全都扑在他們身上,飛機飛走了,他的哭聲仍在,而7條年輕的生命卻永遠消失了。

  記者再走長征路,每天都被那些“初心”故事深深打動。紅軍是一支怎樣的隊伍?那些曾經的普通百姓,一旦加入到這支隊伍,為何就會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讓我們通過一個個“初心”故事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

  紅色特工冷少農

  “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順大多數痛苦的人類……”這是革命烈士冷少農家書中的話。在烈士的家鄉貴州瓮安,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縣教育局退休干部冷啟中向我們講述了“紅色特工”背負家人誤解,投身革命的故事。

  1923年,23歲的冷少農從貴州法政專門學校畢業。1925年前往廣州投身革命,在周恩來領導下的中共兩廣區委軍事部任秘書,並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冷少農奉周恩來指示潛入南京,開展地下工作。時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的何應欽是貴州人。冷少農利用與何應欽的師生和同鄉關系,打入國民政府軍政部任秘書,巧妙周旋在國民黨高層中間,獲取了不少重要政治軍事情報。為中央蘇區的三次反“圍剿”勝利立下了巨大功勞。后由於叛徒出賣,冷少農被捕,在南京雨花台刑場英勇就義。

  他從25歲投身革命,一直到32歲犧牲,之間從未回過家。他的母親以為他在南京貪圖榮華富貴,忘了家中的妻兒老小,於是寫了一封長信罵他“不忠不孝、忘恩負義”。

  收到來信后,冷少農給母親寫了5000多字的長信,他不能說出實情,隻能在信中委婉地說:“你老人家和家庭一切人過去和現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無論怎樣的苦,總不會比那些挑抬的討田種地討飯的痛苦……我因為看著他們這樣的痛苦,心裡特別難過,我想使他們個個都有飯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我要這樣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貫注著,非得把生命貢獻。”

  在獄中,他給家鄉的獨子冷德昌留下了一封家書:“一個人除解決自身的問題而外,還須顧及到社會人類,而且個人問題須在解決社會人類整個的問題中去解決。”家書中的字字句句,表達了一位知識青年的人生理想和信念情懷。

  獨腿將軍鐘赤兵

  婁山關戰斗是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大勝仗。婁山關地勢險峻,群峰如劍,在這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紅軍的英勇頑強從鐘赤兵身上得到充分體現。

  記者在婁山關紀念館裡,聽講解員講述了團政委鐘赤兵的故事。他在戰斗中腿部負傷,但他堅決不下火線,帶傷指揮戰斗,直到戰斗結束。事后,醫生發現他被子彈擊中的腿部骨頭都被扭碎了。當時紅軍醫院沒有醫療條件,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就靠砍柴刀和鋸子完成了三個多小時的截肢手術,但術后不久傷口感染了,不得不進行第二次手術,過后,傷口再度感染,第三次手術醫生從大腿根部做了截肢手術。手術后,他堅決不同意留下來養傷,硬是咬著牙堅持拄著雙拐用一條腿走完了二萬五千裡長征。

  是什麼樣的精神力量支撐著他擁有如此頑強的意志?在長征路上,像這樣鐵骨錚錚的紅軍戰士還有很多。心中有信仰,腳下就會有力量。這就是一個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的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他們為理想而來,為信仰而戰。以這種信仰武裝起來的軍隊,就擁有無法戰勝的力量。

  強渡烏江騎“水馬”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由黎平向西進軍貴州。敵人此時憑借烏江天塹,在江上數百公裡各渡口設防,將沿江100多公裡以內的所有渡船全部沉入江中。他們認為,烏江天險,就是神仙相助也難飛渡。

  1月2日,紅軍在貴州瓮安縣江界河渡口實施強渡。此渡口是通向遵義的咽喉。沒有船,紅軍就用竹子扎成竹排,冒著密集的炮火一排排向對岸沖過去。在我軍僅有5發炮彈的掩護下,在先期偷渡過去的戰友的火力支援下,強渡的紅軍硬是沖上了對岸。

  事后,敵人非常震驚,以為紅軍是神兵天降,說紅軍爬碉堡不用梯子,穿戴著子彈打不透的盔甲,過烏江騎著“水馬”。以至遵義的市民爭著來看紅軍的“水馬”。其實,哪有什麼“水馬”,神奇的“水馬”就是那些普通的竹筏子。

  在我們採訪的長征沿線,不少地方保留了當年的作戰指揮室,我們看到,一個個紅色箭頭,就像滾滾鐵流,標向哪裡,紅軍就會打向哪裡,展現出要壓倒一切敵人而絕不屈服的氣勢。

  在這裡,你會感受到一種無比的力量,在那樣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紅軍仿佛有超越體能的能量,缺吃少穿,缺醫少藥,行軍打仗都不在話下,面對生死考驗,毫不畏懼。而且每到一個村庄宿營,就會立即投入寫標語、做宣傳,發動群眾,幫助鄉親掃院干活。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我們這支英勇的紅軍隊伍,是在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站出來的英雄,為國為民,他們可以拋棄個人的一切,甚至寶貴的生命,這就是他們的精神高度,是力量的源泉,這就是初心,也是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本報貴州遵義7月14日電 本報記者 金振蓉 李睿宸 張青 孫雲清)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