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天險一夜變通途,紅軍神勇留佳話

呂慎

2019年07月15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天險一夜變通途,紅軍神勇留佳話

  親眼見証紅軍強渡烏江的王順昌老人今年已經91歲了,但他耳聰目明、身體硬朗。

  在位於貴州余慶縣城的家中,老人向記者展示了他寫的書《長征漫游記——獻給長征路上的同行者》。文字飽含深情、史料嚴謹翔實,讓人驚嘆這是一部寫成於88歲時的作品。

  “紅軍過江那年我6歲,家住在烏江岩門渡口邊的迴龍場,我父親王義和是篾匠,一家人靠給大戶曹家看碾坊為生。”老人回憶說,1934年的深冬聽說紅軍要來了,軍閥王家烈的部隊先來村裡搜糧搜錢,再抓貧苦的百姓去修江邊的碉堡,並放出話來,對紅軍“一不准聽,二不准幫,誰幫便抄家燒房子、斷錢糧”。

  1934年12月31日天剛亮,紅軍來到王順昌家。“我見戰士們很和藹,就去摸他們背的槍。紅軍戰士真的就把槍給我背上,背上槍,我覺得自己好神氣。”看著紅軍對孩子很友善,大人們也放下了心。王義和跟著紅軍去見執行渡江任務的團長,這位團長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楊得志將軍。

  “烏江可真說得上險,兩岸全是幾百米高的大山,聳天壁立,像用刀切過一般。江面足有一百多米寬,滔滔的江水翻著白浪,發出陣陣吼聲。別說渡過去,就是站在岸邊,也會使人心驚膽寒。”這是楊得志將軍回憶錄中描述初到烏江渡口的心情。“一定要渡過去!因為我懂得我們先遣團渡江的意義……要擺脫蔣介石數十萬追兵,烏江之戰是關鍵。”1月1日,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一師在迴龍場打響了“突破烏江”的第一槍。

  “烏江自古沒有橋,渡江的大船或被軍閥燒掉或沉入水底,靠幾艘小船一個月也渡不完3萬紅軍。”王順昌老人回憶說,紅軍想出了扎竹筏過江、捆竹排架浮橋的辦法。“我父親和祖父去周家寨砍楠竹,再把竹篾一股股地絞成碗口粗、20丈長的大龍繩,用來捆扎竹排。紅軍稱贊道,王師傅,好手藝,了不起,我們從沒見過這麼好的龍繩。父親后來告訴我,得到紅軍的夸獎,心裡特別高興。”

  從1935年1月1日起,紅軍分三路強渡烏江,並與北岸守敵發生激戰。

  在老渡口,紅四團組織八名戰士以三連連長毛正華為隊長進行武裝泅渡,因敵人火力太猛,犧牲一名戰士,泅渡失敗。當天中午,紅四團發現上游的新渡口雖然地勢險要,但守敵薄弱,當晚紅軍在此處撕開了烏江天險的缺口。

  “對岸的槍聲還在響著,竹排緩緩離開了淺灘,十米、十五米、竹排艱難地沖過一個又一個險浪。突然,小山似的大浪向竹排猛扑過來,竹排上的人全都被水吞沒了。我頓時一陣冷汗。還好,竹排又從水中冒出來,上面還是八個人。”這是楊得志將軍寫下的紅軍渡江時的艱險。

  王順昌老人說,紅軍到了對岸,將八股龍繩拖過江,在對岸打了八個打木樁,八股交錯捆住竹排和門板,半夜時分,浮橋架通。“我祖父雙手一招,喊著:‘有德大軍上橋梁,前程萬裡順三江。’紅軍浩浩蕩蕩跨過烏江。”

  1月2日,紅一、九軍團從岩門迴龍場強渡烏江,1月3日,中央軍委縱隊、一軍團二師及五軍團從江界河突破烏江,1月4日,紅四軍從楠木渡、茶山關飛渡烏江。蔣介石預言紅軍一個月也不能渡過的烏江,僅僅三天,大軍全部渡過。

  王順昌老人說,第二天天亮父親王義和來到江邊,方才看清楚紅軍浮橋的全貌。“我父親驚嘆道:神啦!烏江架橋千古未成,紅軍一夜架成,還能過千軍萬馬。”王義和精心收藏了浮橋上的兩根楠竹,新中國成立后捐給了遵義會議紀念館。

  “長征是一部史詩,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大場面、大格局。能通過回憶和研究還原當時的歷史場景,留下一些紀念的筆墨,對我而言是多麼自豪和榮耀。”王順昌老人在《長征漫游記——獻給長征路上的同行者》一書的前言裡這樣寫道。(本報記者 呂慎)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