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誕生——共和國孕育的十個月》連載(4)

一窮二白建空軍

2019年07月17日08: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解放軍和飛機的關系可以追溯到很早,對空軍的認識和創立准備遠遠早於這支軍隊的誕生。

1924年1月,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同年7月,孫中山在廣州大沙頭創建了航空學校,第一期共有10名學員,其中有3名就是我黨派去的共產黨員。而當時,中國共產黨才剛剛創立3年,黨員不足1000人,還沒有自己的軍隊。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叛變了革命,中國共產黨被迫轉入地下,並開始在各地發動武裝起義,拉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序幕。就在這樣血腥艱苦的條件下,為了繼續培養航空人才,黨中央從莫斯科東方大學和列寧學校的留學生中選調了18名黨團員轉到蘇軍航校。這些人大部分成為新中國航空事業的先驅者。

1930年2月,紅軍繳獲了第一架飛機。中共鄂豫皖邊特委和特區工農民主政府指示駐在羅山的紅軍,要保証駕駛員的安全,保護好飛機。駕駛員龍文光經過紅軍做工作,同意留下來為紅軍服務。紅軍還用這架飛機對國民黨縣城的守軍進行了轟炸。

1931年春,在莫斯科航空學校學習的錢鈞被分配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工作。鄂豫皖特委和軍委決定成立特區工農民主政府航空局,任命龍文光為局長,錢鈞為政治委員,並把繳獲的飛機命名為“列寧號”。

抗日戰爭爆發后,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當時,擔任新疆督辦的盛世才打起“抗日救國”旗號並騙取了蘇聯的援助,在新疆辦了一所航空學校。毛澤東、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決定借此機會與盛世才建立統一戰線,大批量培養我們的航空人員。1938年1月,在我黨駐新疆代表陳雲同志的具體協調、努力下,我黨挑選了呂黎平(后來成為空軍第四航空學校的首任校長)等43名紅軍干部赴新疆學習航空技術。毛澤東將這幾十個人視為未來空軍的希望,專門讓陳雲負責考察每個同志的身體條件、智力心理素質,叮囑他們“努力學習,迅速掌握本領,為將來組建自己的空軍做貢獻”。

1939年后,國共兩黨摩擦加大,盛世才轉變態度,開始禁止我們的學員繼續學習,並不斷給學員制造麻煩。一些學員情緒開始不穩定,紛紛要求回到抗日前線。毛澤東獲悉這些情況后,一方面給學員們發電報,勉勵他們“安心學習,嚴守紀律”,另一方面派接替陳雲的鄧發去做穩定思想的工作,同時與航校協調繼續培訓事宜。

這個時候,毛澤東開始有了建立自己的航空學校的想法。1941年1月,經毛澤東簽批,建立延安航校的准備工作正式開始,並挑選了100多名干部學習數學、物理等航空基礎知識。在毛澤東的具體指示和鄧發的積極努力下,新疆學員爭得了學習飛行的機會。他們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忍辱負重,刻苦鑽研,以頑強的毅力和優良的成績,很快掌握了當時蘇聯援助的最新機種“依-15”和“依-16”殲擊機的駕駛技術。而延安籌備中的航校,由於蘇德戰爭的爆發,蘇聯支援的飛機運不進來等原因,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但在組織修建延安機場和接待、看管及維護來往於延安的飛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聯系和保留航空技術骨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在航空管理上積累了初步經驗。

1942年,盛世才終於撕下他偽裝的所謂“進步”面孔,追隨國民黨蔣介石掀起反共惡浪,大肆在新疆逮捕共產黨人。在新疆學習航空技術的共產黨員,都被逮捕關進監獄。毛澤東始終惦記著我黨這批珍貴的航空人才,即使在重慶談判的重要時刻,還督促國民黨當局釋放包括航校學員在內的大批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並讓周恩來親自去斡旋、交涉,終於使他們得以釋放出獄,並於1946年7月順利返回延安。

抗戰勝利后,毛澤東幾乎在第一時間就作出創辦航空學校的決定,而且,根據我黨的戰略安排,把第一個航空學校的校址選定在東北。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日軍遺留下來的機場和航空設備,另一方面便於獲得蘇聯的支持。中央在過去學過飛行的人員中挑選了三十幾個人趕赴東北,接著又陸陸續續從四面八方調集了600多人前往,以加強航空學校建設。臨行前,毛澤東親自召見了帶隊的王弼、常乾坤兩同志,並就創辦航校的任務、意義和注意事項以及飛行員待遇等,都做了具體指示。按照毛澤東的部署和具體要求,在東北局書記彭真和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伍修權等同志的支持下,這批同志迅速投入到緊張的籌備工作中。

他們很快就找到了一些機場,搜集了一些器材,還儲存了一批殘破的飛機、航材和航油。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缺乏的教學人員,根本無法滿足辦學校的需求。說起來也很巧,就在他們無計可施時,突然發現一支還未投降的日軍部隊,據偵查,這正是日軍第二航空軍團第四練成大隊。包圍、勸降了這支日軍部隊后,在清查俘虜時,發現裡面竟然飛行員、機械師和飛行部隊必需的技術人員應有盡有,籌備人員高興地說:“搞空軍有望了!”后來,在彭真、伍修權等我黨我軍高級干部參與做工作的情況下,隊長林彌一郎感受到我黨我軍的誠意、友善以及正義性,終於同意帶隊伍為我軍服務,林彌一郎后來也成為民間的中日友好使者,為中日友誼奮斗了一生。

經過半年的籌備,萬事俱備,1946年3月1日,我黨我軍歷史上第一所航空學校(人們習慣稱之為“東北老航校”)在吉林省通化市正式成立。

東北老航校創建之初,訓練和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不僅缺乏必要的訓練設施、器材和燃料,而且還時刻處於國民黨軍和日偽殘余勢力及土匪、特務的轟炸、騷擾和破壞中。他們從通化市轉移到牡丹江市,最后又轉移到黑龍江的東安縣,才算安頓下來。在訓練中,他們沒有初、中級教練機,就直接飛高級教練機﹔缺乏汽油,經反復試驗用酒精代替﹔缺乏無線電設備,就用紅白旗子和手勢指揮﹔沒有航空用表,就用馬蹄表計時﹔沒有飛行服,就穿布衣上天……生活上,他們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吃的是自種的高粱米、玉米餅子,住的是四面透風的破舊軍營。為了避開敵機空襲,他們白天種地,早晚訓練。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們創造人間奇跡,終於完成了黨中央、毛主席賦予他們的神聖使命。據統計,從建校開始到1949年3月三年多時間裡,東北航校共培養出126名飛行人員,24名修配人員和400多名航空工程、通信、氣象、場站、參謀等各類航空技術人員,造就和鍛煉出了一大批懂得航空技術業務的軍事、政治、后勤和技術管理干部,為后來組建人民空軍、創辦新中國的軍事航空事業,奠定了初步的人才基礎。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期間,3月8日,根據兼任東北航校校長的劉亞樓建議,毛澤東和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彭德懷、董必武、林伯渠、賀龍、陳毅、鄧小平等約見東北航校副校長常乾坤和副政治委員王弼,聽取他們關於培養航空技術人才情況的匯報,醞釀創建人民空軍。毛澤東等在聽取匯報過程中,不斷插話詢問學員來源、訓練水平、裝備數量、飛機性能、教學能力、保障條件等情況。當常乾坤談到航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已培養出飛行、領航、通信、機械等各類技術人員500多名時,毛澤東連連稱贊:“了不起!了不起!你們為今后正式建立空軍培養了一批種子!”

正是聽了這次匯報后,根據當時的解放戰爭形勢,1949年3月17日,中央決定成立軍委航空局,負責領導中國人民的航空事業。3月30日,中央軍委任命常乾坤為軍委航空局局長、王弼為政治委員。其主要任務是組織接收國民黨遺留的機場、飛機、航空設備,收容舊航空人員﹔組織修復航空工廠,恢復航空生產﹔加強機場管理,開辟空中航線﹔加強培養航空人員,為正式組建空軍創造條件。

航空局成立后,按照毛澤東的指示,迅速從東北航校抽調部分干部組成3個航空接收組,分赴華東、華中、西北各地執行任務。到空軍成立前,他們共接收舊航空人員2312人,接收破舊蔣軍飛機113架,日軍遺留飛機46架,各種型號的發動機1278台以及4萬多噸的航材和物資。與此同時,他們還組織力量恢復航空工廠12家,並使之開工生產,恢復使用機場40座,開辟了北平到東北、華中、華東和西北方向的4條主要航線。同時,航空局的同志們還精心設計了沿用至今的人民空軍機徽和軍徽。

在新中國誕生前,毛澤東日理萬機,但仍然密切關注空軍的籌備工作。在各項准備工作基本就緒的情況下,1949年7月,周恩來遵照毛澤東的指示主持召開會議,專門商討組建人民空軍事宜。7月26日,中央軍委頒布命令,取消軍委航空局,設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8月15日,為了確保新政治協商會議的順利召開,空軍司令部決定在北平南苑機場組建臨時飛行中隊,徐兆文任中隊長、王平陽任政治委員,下轄兩個戰斗機分隊、1個轟炸機分隊、1個地勤分隊,裝備P-51型戰斗機、蚊式轟炸機、B-25型轟炸機、PT-19型教練機等各型飛機17架。這是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飛行中隊,歸華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建制。這支飛行中隊在9月5日正式擔負起北平地區的防空作戰任務,10月1日,參加了開國大典空中受閱。

所以說,在人民解放軍建軍22周年之際,這支從井岡山走下來的“土八路”,已經是一支裝備有空軍的正規化軍隊了。

再后來,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庄嚴宣告:“在英勇的經過了考驗的人民解放軍的基礎上,我們的人民武裝力量必須保存和發展起來。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10月25日,中央軍委任命了空軍的主要領導:劉亞樓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王炳璋任參謀長,常乾坤任副司令員,王弼任副政治委員。11月11日,中央軍委正式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成立。這一天被定為人民空軍成立紀念日。

(責編:曹淼、秦華)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