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萱
2019年07月18日08:24 來源:人民政協報
1926年夏北伐軍誓師北上,朱德受黨組織和國民政府的委派,到四川軍閥楊森處進行統戰工作。8月11日,朱德到達楊森的司令部所在地——萬縣。
此時,楊森依附於吳佩孚,他看到國民革命軍勢如破竹直指武漢,吳佩孚的前途未卜時,又向廣東國民政府輸誠,為自己選擇退路。他對於朱德的到來,雖然表面上十分熱情,實際上還在觀望局勢的變化。
英帝國主義輪船在川江肆意橫行,早已激起萬縣人民的極大義憤。朱德到萬縣不久,又發生“萬縣事件”。8月29日,英國太古公司商船“萬流”號在雲陽江段浪沉楊森部的三隻木船,船上官兵斃命。當楊森派人登上“萬流”號查詢肇事經過時,竟被英軍解除武裝,還有兩名士兵被開槍擊傷。朱德和陳毅決定抓住這一時機,因勢利導,動員楊森堅持與英人抗爭。朱德建議楊森將“萬流”號扣留,並向英國駐重慶領事館提出抗議,要求賠償損失。同時,他又廣泛動員群眾開展反帝斗爭。9月2日,朱德和陳毅召集萬縣各界代表會議,朱德在講話中指出:帝國主義列強派兵艦、商船來中國,就是對中國的侵略,他們無視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在江上肆意橫行,就是對中國人民的直接壓迫。這是關系到國家、人民的大事。他號召各界人士行動起來,積極參加反英斗爭。
與此同時,英國領事拒不承認事實,反誣楊森部隊扣留英輪,是有意挑起戰事。9月5日,英帝國主義軍艦二艘駛入萬縣開炮射擊。英軍的暴行,激起了萬縣軍民的民族義憤,楊部炮兵也忍無可忍,開炮還擊。敵艦終於難以實現其目的,倉皇順江而逃。
在“萬縣事件”過程中,經過朱德的種種努力,加之北伐軍迅速擊潰吳佩孚,終於使楊森暫時放棄了東下援吳的打算,並讓朱德前往武漢,向國民政府表示其願意“歸順”,接受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長兼川鄂邊防軍司令的任命。
朱德隨即赴武漢,向中共中央匯報。9月底,朱德以第二十軍黨代表兼代政治部主任的身份率領30名政治工作人員返回萬縣。繼而組織了國民黨第二十軍軍黨部,朱德擔任主任委員。
根據當時的斗爭形勢,朱德提出要辦報,向民眾宣傳北伐革命。經大家議定,取名《壁報》。報紙一經發出,轟動了整座萬縣縣城,群眾爭相傳閱,奔走相告。這一行動,觸怒了楊森身邊的右派分子,他們也辦了一份《快刀報》,指責《壁報》宣傳“赤化”。楊森既想杜絕赤化宣傳,又不敢明目張膽地鎮壓,就下令兩家報紙一並取締。朱德聞訊后,立即找到楊森,向他曉以大義,據理力爭,讓楊森不得不同意《壁報》繼續辦下去。
沒幾天,楊森見北伐軍尚未攻克武昌,又暗中策劃東下援吳。他以“出兵北伐”為由調兵遣將,向武漢移動。朱德曾對楊森的兩面派手法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勸楊不要與國民革命軍抗衡,寄希望於吳佩孚等是沒有前途的。10月10日,國民革命軍攻佔武昌,隨即向楊森部反擊。楊森大敗,唯恐國民革命軍乘勝向其防地進兵,急忙向朱德表示悔過,並派員赴漢口,向國民革命軍請罪。11月19日,楊森隨朱德抵達宜昌,並於21日宣布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之職。
隨著革命形勢的深入發展,中共中央認為在四川舉行起義的條件業已成熟,決定派劉伯承、歐陽欽入川協助工作。11月上旬,劉伯承、歐陽欽到達萬縣,向朱德傳達了中央的指示。隨后,朱德前往重慶,與楊闇公、劉伯承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瀘州、順慶起義問題。12月初,在劉伯承的指揮下,爆發了瀘州、順慶起義。瀘順起義后不久,朱德即離開萬縣,回到武漢接受新的任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