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兒童軍”:長征到達陝北第一軍

卓愛平 劉亞嵐

2019年07月22日07:5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兒童軍”:長征到達陝北第一軍

  長征,是超越時空的豐碑。在中國工農紅軍的隊伍中,活躍著一支以“兒童軍”著稱的隊伍——紅二十五軍,這是長征中最年輕、最早到達陝北的一支隊伍。
  “兒童軍”實施戰略轉移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曾經有著兩支紅二十五軍。原紅二十五軍主力在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撤出鄂豫皖根據地后,根據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由“那些在1932年隨紅四方面軍遠征到四川的紅軍戰斗員的子弟”,於1932年11月重建部隊。在這支新組建的隊伍中,“最堪注意的,就是這支隊伍差不多沒有年逾18歲以上的戰斗員”。軍長程子華29歲,政委吳煥先27歲,副軍長徐海東雖是年歲較大的領導,也不過34歲,韓先楚、陳先瑞、劉震、劉華清等都在20歲上下。這是一支以“兒童軍”著稱的隊伍,也是一支年青而富有朝氣、充滿青春活力而又革命意志堅定的隊伍。在堅持鄂豫皖根據地的武裝斗爭中,紅二十五軍以英勇善戰成為威震鄂豫皖邊區的一支強師勁旅。
  鄂豫皖根據地在敵人長期反革命軍事“圍剿”下,被敵人分割成“鄂東北”和“皖西北”兩大塊,紅二十五軍處境日趨艱難。為打破敵人的分割包圍,1934年11月16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紅二十五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名義,由河南羅山何家沖開始實施戰略轉移,成為各路長征隊伍中的一支。
  “兒童軍”進軍陝南
  紅二十五軍踏上長征路后,蔣介石乘其孤軍遠征之際,調集第47師、第54師和第115師組成追剿隊跟蹤追擊,企圖以30多個團的絕對優勢兵力,消滅紅二十五軍。為擺脫敵人重兵追擊,紅二十五軍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越過平漢路進入桐柏山區,勝利地邁出了戰略轉移的第一步,實現了戰略轉移時的既定方針——進入桐柏山區創建新的根據地。遺憾的是,部隊進入桐柏山區后,卻發現桐柏山的地理條件對創建根據地十分不利:緊靠平漢線、襄樊線及漢水,紅軍能夠獲得的回旋余地十分狹小﹔此外,當地的群眾基礎、物質條件相對薄弱,加上敵人重兵壓境,這樣的生存環境,可以預料部隊將難以在桐柏山區獲得發展。據此,紅二十五軍果斷放棄在桐柏山區創建根據地的戰略方針,轉而進軍伏牛山區。兵貴神速。為甩掉尾隨的敵人,實現進軍伏牛山的戰略方針,紅二十五軍掉頭向東,揮師北上。蔣介石獲悉這一消息,急令第40軍第44師在老河口(今光化)、南陽、方城一線迎頭截擊。
  11月25日,紅二十五軍與敵40軍1個旅及騎兵團在方城的獨樹鎮發生遭遇戰。這一仗,由於紅二十五軍暴露在地形平坦的不利環境下,處境十分危險。為打退敵人進攻,突出重圍,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兒童軍”不畏強敵,英勇拼搏,終於挫敗國民黨軍的合擊,順利進入伏牛山區。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如同桐柏山區存在諸多不宜創建根據地的因素,伏牛山區也存在著人煙稀少、地域狹窄、糧食及其他物質條件匱乏等不利於建立根據地的因素。如果部隊留在伏牛山,可以預料,下一步將難以獲得大發展。紅二十五軍再度變更戰略方針,決定西進,從伏牛山入陝南,相機開辟新的根據地。
  從伏牛山入陝,朱陽關、五裡川兩個隘口是入陝之路。敵人在隘口重兵布防,控制入陝大道。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況下,紅二十五軍在當地向導帶領下沿著深山峽谷隱蔽前進,繞過敵人防線,打破了20倍於己之敵的圍追堵截,於1934年12月9日翻越蟒嶺,進入陝西洛南縣。“兒童軍”從此“跳出困境,擺脫強敵,走上了寬闊的發展道路”,進入創建鄂豫陝根據地的新階段。
  在開辟鄂豫陝根據地期間,紅二十五軍克服了長途跋涉、連續作戰以及人地生疏、給養不濟等重重困難,相繼打破了敵人第一、二次“圍剿”,粉碎了敵人企圖在3個月內消滅紅二十五軍的陰謀,在鄂豫陝站穩了腳跟。
  “像雄鷹在那裡盤旋一樣!”
  紅二十五軍自1934年冬奉中央指示實行戰略轉移,撤離鄂豫皖蘇區后,即與黨中央失去聯系,對主力紅軍的消息更是一無所知。直到1935年7月13日,在粉碎敵人對鄂豫陝根據地的第二次反革命軍事“圍剿”后,才從國民黨的報紙上獲悉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並有北上行動﹔並了解到蔣介石正在調集幾十萬大軍,向川、陝、甘邊界集結,妄圖圍堵消滅紅軍主力於川西地區。隨即,紅二十五軍獲取的這些消息在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員送達的中央文件中得到確認。
  鄂豫陝省委審時度勢,於1935年7月15日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作出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與陝北紅26、27軍會合,以配合紅軍主力在西北的行動,創造新的偉大的鞏固的革命根據地的決策。在與中央長期失去聯系的情況下,鄂豫陝省委和紅二十五軍能夠通觀全局,作出這一戰略決策,不僅適應了全國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與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提出今后的基本任務,“是用一切努力,不顧一切困難,取得與四方面軍直接會合”,實現主力紅軍北上抗日的戰略意圖不謀而合,同時也與紅二十五軍廣大指戰員與主力紅軍會師的熱切願望相吻合。
  1935年7月16日,紅二十五軍踏上了西征北上的行程。紅二十五軍西出秦嶺、北渡渭河,以20多天的急行軍直抵靜寧城下,將橫貫陝甘兩省的交通大動脈西(安)蘭(州)公路切斷。西蘭公路被切斷以后,紅二十五軍緊緊扭住西蘭公路不放,在西蘭公路以北地區艱苦轉戰10多天,由於一時難以獲得主力紅軍的消息,紅二十五軍決定先行北上策應主力。當“兒童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翻越六盤山,直逼平涼城下時,這些在敵人眼裡不過是“地上跑的小兔子”,卻把自以為是“天上飛的老鷹”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直搗敵人后方的紅二十五軍,在鉗制了敵人,減輕了紅一、四方面軍的壓力后,沿著陝甘邊界的崇山峻嶺繼續向北前進,盡管沿途人煙稀少,部隊無糧可籌,飢疲不堪,但在嚴重的飢餓死神威脅面前,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退卻。
  “兒童軍”以打不爛、摧不垮的鋼鐵意志西征北上,前出陝南隴東兩個月,行程4000余裡,沿途攻克了3座縣城,進行了大小戰斗10多次,不僅粉碎了敵人的圍追堵截,而且有力地吸引和牽制了川陝甘邊界敵人,打亂了敵人的部署,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北上抗日的戰略意圖。正如1936年底出版的《共產國際》第7卷第3期刊載的《中國紅軍第二十五軍的遠征》中所評價的: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像雄鷹在那裡盤旋一樣,使敵人布防於此的雄厚兵力,都驚得心膽懼寒”。
  9月9日,紅二十五軍抵達保安永寧山,取得北上入陝的偉大勝利。15日,紅二十五軍勝利到達陝北延川縣永坪鎮,與紅26軍、27軍勝利會師。這一會師,既是西北主力紅軍大會師的前奏,也是“西北革命運動大開展的導炮”。“一杆杆紅旗空中飄,紅二十五軍上來了。來到陝甘洛河川,勞動百姓好喜歡。”一曲信天游,由衷地唱出了陝北人民喜迎勞苦遠征的紅二十五軍的興奮之情,也宣告了紅二十五軍的長征勝利落下帷幕。
  以“兒童軍”著稱的紅二十五軍,在艱苦的長征路上表現出的披荊斬棘、不畏艱難的戰斗精神,深深地感召著世界各國的共產黨人。中共中央和共產國際高度贊揚“兒童軍”用熱血和青春譜寫的壯麗詩篇。1935年10月底,中共中央在《陝甘支隊告紅二十五軍、26軍全體指戰員書》中高度評價紅二十五軍的長征,指出:“二十五軍同志們在鄂豫皖英勇斗爭和在河南……陝西、甘肅的遠征,聽到群眾對你們優良紀律和英勇斗爭的稱贊。”《中國紅軍第二十五軍的遠征》中也盛贊:“中國紅軍第二十五軍的榮譽,猶如一顆新出現的明星,燦爛閃耀,光被四表!”
  (摘自2008年第10期《黨史博採》)

(責編:曹淼、任佳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