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劉志丹:群眾領袖  民族英雄

杜朋舉

2019年07月31日10:47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劉志丹:群眾領袖 民族英雄

七月三十日,記者在佳縣神泉堡革命紀念館採訪。本報記者 肖曉良攝

1936年4月14日,紅二十八軍軍長劉志丹在率部渡過黃河東征、攻打山西省中陽縣三交鎮的戰役中,左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3歲。獲悉這一噩耗后,無數干部群眾扼腕嘆息,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毛澤東同志為劉志丹烈士題詞:“群眾領袖、民族英雄。”

2019年7月30日,“記者再走長征路”活動來到位於神木市天台山的“劉志丹東渡紀念館”。這是當地一位民營企業家自願出資375萬元於2008年6月建成的,由此可見劉志丹在陝北地區群眾心中的威望,“群眾領袖”的評價當之無愧。

參觀過程中,記者偶遇來紀念館緬懷劉志丹的當地群眾溫治利、尚慶華、尚引開。68歲的尚慶華表示,劉志丹率部渡河東征的英勇事跡、紅軍和當地群眾魚水情深的故事,他們從父輩那裡聽過很多。51歲的尚引開表示,當地流傳著很多關於劉志丹的民歌。“正月裡來是新年,陝北出了個劉志丹,劉志丹來是清官,他帶上隊伍上橫山,一心要共產……”尚引開的即興演唱,流露出深深的懷念之情。

當時為了防止紅軍渡河東征,國民黨軍隊扣留了黃河兩岸的所有船隻。在選定天台山山腳作為渡河點、明確主攻方向后,劉志丹開始派人收集渡船、尋找船工。聽說是劉志丹要找渡船和船工,黃河沿岸幾十公裡的群眾都行動起來。有人取出了藏起來的船隻,群眾自發抬著船送到天台山,很快就湊出了5條船和30多名船工。

渡河前,劉志丹和紅二十八軍政委宋任窮等人給全體船工敬了酒。渡河中,船工們非常勇敢,很快就把2000多名紅軍戰士全部渡到了對岸。紅軍戰士先攻下了李家梁的碉堡,然后直搗山西省興縣羅峪口鎮,全殲了一個營的守敵。

68歲的神木市賀家川鎮溫路家村群眾溫治利表示,他父親溫亮會在劉志丹渡河時才16歲,作為擔架隊隊員身處一線。“聽村裡人說,當時有的擔架隊隊員沒帶干糧,還是劉志丹派人送飯給他們的。”溫治利說,“打仗那麼緊張的時候,劉志丹也沒有忘記老百姓。這樣的好人,那麼年輕就犧牲了,讓人覺得太可惜了。”

溫治利家現有10畝耕地,主要種玉米和高粱、黑豆、糜子等雜糧,另外還有30多畝山地,種植一些經濟林木,家裡收入還算不錯。“現在吃穿早不愁了。村裡修了路、裝了路燈,家裡通著自來水、用著太陽能,有的村民家裡還買了小汽車,日子都好得很!這多虧了共產黨,領著我們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心裡都記著呢。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他說。

記者手記

重溫“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

“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是毛澤東同志帶領中共中央轉戰陝北時給佳縣縣委的題詞,據考証很可能也是給縣委一級唯一的題詞。

中共中央轉戰陝北期間,佳縣人民表現出空前的擁軍支前熱情。他們毫不保留地拿出了糧食、豬羊,甚至糧食種子、豬羊幼崽,或者牛、驢等牲口,全力以赴保障供給。為了支持戰局,佳縣人民一年7次上交公糧,作出了巨大貢獻。人民群眾之所以這樣全力支持,背后的原因正是我們的黨和軍隊“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

“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既是毛澤東同志對陝北人民、佳縣人民支持戰局的充分肯定,也鮮明地表達出一個意思——無論形勢怎樣變化,中國共產黨永遠都要代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利益,永遠都要走群眾路線。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隻有永遠“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能以黨的堅強領導和頑強奮斗,激勵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奮進,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