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英雄豐碑

——中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殷陸君

2019年08月02日08:18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英雄豐碑

  曾在淅淅瀝瀝的雨后,爬上從茨坪拔地而起的北岩峰,凝視翠柏青鬆環抱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曾在太陽初升的早晨,走進人潮涌動的天安門廣場,神情肅穆地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
  也曾走近廈門革命烈士紀念碑,獻上一簇鮮花,仰視白鷺從藍天中飛過,回望身后不遠的海峽兩岸,浮想聯翩。
  一
  紀念碑在中國,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因為她深藏歷史,如果你細細地讀,讀碑文一遍兩遍,你會發現不同尋常的記憶﹔細細咀嚼其名其歷,你會品出難以忘懷的味道,因為很多奇妙的聯系就在碑文中、就在其構造設計裡。如果你有靈動的聯想翅膀,有強大的數據記憶,你會得到常人難知的結論、難以抵達的高度,觀點因為深刻而力透紙背,認識也會因為高遠而啟迪智慧。
  革命烈士紀念碑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不僅因為她深藏歷史的符號,而且因為珍藏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成長的特殊記憶。這種記憶,也許是因為烈士有名,使紀念碑經常被人們在內心深處時常惦念著,也許是因為無數故事使這座座屹立時空的紀念碑鮮亮如新,也許是因為信仰的價值而被后來者不斷接續高高地舉過頭頂。
  為了建設一個全新的世界,為了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為了實現一個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努力奮斗著。成千上萬的先進分子,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復興,貢獻心血智慧和力量,甚至奉獻生命。為之立碑,是后來者的紀念,也是對先烈的尊崇,更是對先賢的深情緬懷,對使命的庄嚴宣誓。因此,中國共產黨人總有一種特別的深情,時常肅立碑前,注目致敬英雄,成為一種常見常新的儀式。中國共產黨人有一種特別的告白,紀念烈士,緬懷歷史,報告今天,繼往開來。從五十多人到九千多萬,黨的隊伍發展壯大,逝者可追,來者綿長,不變的是傳遞烈士們念茲在茲的初心,今天共產黨人仍然心心念念並時刻踐行的使命。
  豐碑永恆,一座座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高聳的背后是綿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建造者不同一般,銘文者非同尋常,低調地藏身紀念碑之后,更加襯托出革命烈士的高大高尚。此中有真意,誰解其中味?第一次看到《學習時報》“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的專欄,以碑文為切入,講述紀念碑的前生今世,介紹地方的歷史掌故,別開生面,不由點贊。從做新聞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策劃高招。以烈士志士為主角,以碑文史事為主體,穿插立碑故事,內容更見豐滿,表現更見精神﹔圖文並茂,形式活潑,輕鬆閱讀,適合更多受眾,贏得悅讀體驗。從黨史知識傳播的角度來看,這更是一個巧妙的切入。從人們常見而易忽略的紀念碑文進入,貫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這條主線,把革命精神、奮斗精神融入其間,讓深藏各地黨史館的革命烈士歷史資料重新組合,讓遺存在紀念館博物館的文物史料鮮活起來,伸張中國革命史的脈絡,更加充滿綠枝新意。我們重讀之,補上過去忽略的新知﹔深讀之,體會歷史深處的奧妙﹔反芻之,挖掘內在聯系的關鍵﹔反思之,總結應該汲取的經驗。讀碑文、掌碑故,學黨史、強黨性。正本清源,胸中更有信心﹔固本培元,腳下更有力量。
  二
  豐碑有格,為誰立、誰來立、怎麼立有道道。古往今來,立碑立牌樓,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為人民立命,可為﹔為偉大目標凝心聚力,為社會共識提氣塑魂,可為﹔記錄大事,弘揚大德,可為。執政者贊同,大眾支持,無形豐碑盼有形,可為。怎麼立?如果你駐足細看,會發現其中道理。建革命烈士紀念碑的地方非同一般。青山壯麗是難得的風景,置身其間,易生人生豪邁之情。天地廣闊是特別的遐想,身臨情境,常起意氣風發之興。選址於此,青山托高格,廣場映寬懷,寬台豎高碑,環境配雅意,紀念碑更見庄重大方。建的人也不一般,設計者用心用情,建設者匠心精益。千年石萬年玉,以石為碑,選材設計意在不變傳承源遠流長。千古氣貫古今,勒石為文,宗旨依歸寄托道德精神感召日月。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革命烈士紀念碑常伴烈士陵園,讓英烈魂有依歸,也讓生者不忘歷史,更加敬重英烈、崇尚英雄,對提振民族精神、促人砥礪奮進,意義重大。
  讀碑文,讓我們時常感佩的是中國語言的豐富優美。紀念碑面積不大,必須簡約得體。寫作碑文,是一項艱難挑戰,既須文約意豐全面周到,又須言簡意賅句子精到。浙江舟山的大魚山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隻有不到200個字,述說經歷過程,簡潔扼要,印象深刻。沈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碑文有400多個字,6段內容意蘊深遠、邏輯嚴密。遼沈戰役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600多個字,簡要概括脈絡,巧妙揭示意義,語言細膩動人。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更是典范,122個字就精准濃縮了中國近現代史,記錄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站起來的艱苦歷程和輝煌征程,富有簡潔之美,博大氣象、如虹氣勢讓人倍感雄渾之美,從今上溯、通貫百年的倒敘方式令人回味無窮。
  觀碑意,讓我們常常感慨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人印象深刻的紀念碑往往是設計精美、內容精深、制作精良。一般而言,碑底有座,沉穩支撐。碑周有廓,守護有力。地勢地貌,形勝吻合。內容形式,剛柔相濟。碑中有文化,建筑有藝術,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匯聚了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文史學家鄭振鐸、美術家吳作人等人的集體智慧,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由建筑學家楊廷寶主要設計……碑文有辭章,題寫有書法,中國共產黨內不乏優秀的書家。周恩來秀美雋永的精美書法,使人民英雄紀念碑更生英氣卓然,展示著中國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和軍事家的儒雅風范。也有書法家書寫的碑文,楷書庄重,隸書大方,魏碑穩當,行楷靈動,生氣勃勃,各有千秋。設計有美學,暗含數字,蘊含寓意,巧妙中見深刻,聯系中知邏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高19.34米,底座邊長10.18米,象征1934年10月18日中央領導機關從江西於都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征。延安“四八”烈士紀念碑高19.46米,寓意烈士遇難的年份,碑身后有4層階梯,其下有8級台階,象征著遇難時間4月8日。頂部雕有黨徽鐮刀斧頭,象征著中國共產黨,最高一層四面刻著五角星,代表著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奔向未來遠方。
  品碑銘,讓我們常常感動的是流淌其間的戰友深情、同志厚誼,貫通其中的信仰理想、信念力量。毛澤東起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不長,但三段都寫上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同尋常的重復是強調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彰顯對人民英雄的深切緬懷,更洋溢著對逝去戰友的深沉情感和無限敬意。新四軍“劉老庄連”八十二烈士碑碑文朴素,最后一段寫得沉郁頓挫,“淮陰現在是勝利的和平了,八十二烈士的英魂是應該安息了﹔但是不會忘記的,烈士們的親密的同伴,還在山海關的長城外為中國人民的事業奮斗,他們也更不會忘記這82名烈士,因為這就是他們最好的榜樣”,“我不能不回憶生者,更不能不悼念逝者。向82位烈士,我致布爾什維克的敬禮”!碑中有真情。很多紀念碑成為“三絕”之碑,均因為寫者動情、書者含情、刻者溶情。
  三
  以史教化,是傳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弘揚價值的重要辦法。用力傾注挖掘史料,用情融入採訪寫作,用功表達追求新意,抵達更多受眾心靈,才能真正實現以文化人。《學習時報》“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專欄化舊為新,推陳出新,新視角、新角度,新策劃、新表達,為黨史解讀,為黨建宣傳,為初心而歌,為使命而著,可以說,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新高度,實現了新效果。豐碑有形,鑄魂為碑,勒石為文,大師精設,大氣示德,為我們今天的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無形的豐碑,需要后來者不忘本來,同樣需要有責任、有水平、有情懷的新聞工作者和黨史工作者一道給予今天的人們以精神滋養,以藝術的准確表達和巧妙的精准傳播使偉大精神更好傳承,把豐碑刻在今人心上。
  讀碑文、品碑意,我們發現中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對歷史更生敬意、對烈士更生敬愛。識碑銘、揚碑志,我們發現內心最深層的情感,激發身上最強大的力量,對今天更加熱愛、對明天更多信心。
  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學習烈士、贊美英雄,從我做起、讓更多人踐行,英雄精神一定會在新長征中散發更加燦爛的時代光彩。
  (作者系中國記協國內部主任)

(責編:曹淼、任佳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