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3日10:27 來源:經濟日報
雄偉的將台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矗立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東南30公裡處的葫蘆河東岸。紀念碑頂端,象征紅軍三大主力部隊的3位紅軍戰士,目光堅毅地眺望遠方。
在將台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前,講解員唐睿楠向記者講述了紅軍三大主力部隊勝利會師的故事。1936年7月,為了打破國民黨阻止紅軍會合的陰謀,中央軍委決定:紅一方面軍以一部分兵力保衛蘇區,主力挺進西蘭公路,佔領海原、靖遠、固原及其以南地區,策應紅二、四方面軍作戰﹔紅二、四方面軍兵分兩路,紅四方面軍為左路,佔領岷州、武山等地,繼續向東向北進軍﹔紅二方面軍為右路,東出甘南和陝西南部,建立蘇區,以實現紅軍3個方面軍的會師。在左路軍進軍固原的同時,西征紅軍右路軍(紅15軍團)沿同心、興仁堡方向西出,以保証三大主力會師右翼的安全。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正確領導下,紅一、四方面軍於1936年10月9日在甘肅會寧實現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17日,紅二方面軍從甘南北移順利抵達靜(寧)會(寧)地區。21日,紅二方面軍長征進入今寧夏西吉縣。當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副政委關向應和隨紅二方面軍行動的原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在平峰鎮與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左權、政委聶榮臻、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等親切會面。
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紅二軍團經濫泥河到達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第二師勝利會師。紅二方面軍領導人賀龍、任弼時、關向應、劉伯承和紅一軍團領導人左權、聶榮臻、鄧小平以及紅二師領導人楊得志、肖華等參加了會師。鑒於將台堡會師是紅軍長征最后會師地,10月22日被確定為紅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紀念日。
參加會師的部隊有1.15萬余人。“在這次會師現場,紅一師三團政委肖鋒代表紅一方面軍把數萬斤糧食、5萬塊銀元、牛羊等物資贈送給紅二方面軍。賀龍總指揮笑著對肖鋒說,謝謝紅一方面軍同志的關懷,多年來盼望見到中央紅軍,今天終於實現了。”唐睿楠介紹。
據西吉縣文化館館長劉成才介紹,1936年10月22日21時,紅一軍團領導人左權、聶榮臻、鄧小平給毛澤東發來電報,報告了與紅二方面軍領導人及紅二軍團、紅六軍團並紅三十二軍領導人會面和慰勞部隊的情況。隨后,會師部隊集合於將台堡東側的空地上,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聯歡會,歡慶會師。很多紅軍戰士相擁而泣,載歌載舞。
如今,在將台堡所在的西吉縣,廣為流傳著“紅軍粉”的故事。原來,北上的紅軍戰士中有不少擅長制作粉條的南方人,他們手把手教當地群眾將馬鈴薯攪碎,用石磨磨面,再經過沉澱、過勺、水煮、晾晒等12道工序后,制作出了透亮筋道的粉條。粉條的出現,既解決了當地馬鈴薯不易保存的問題,還幫助群眾實現了增收,被當地親切地稱為“紅軍粉”。記者在西吉縣興隆鎮王河村見到了“紅軍粉”第四代傳人、今年44歲的馬正龍。“從我太爺爺時候開始,我家就一直在做粉條。現在,我們成立了‘正龍三粉’(粉條、粉絲、粉面)合作社,一年有10多萬元收入。”馬正龍笑著說。
在短暫的歡慶活動之后,紅軍又開始准備新的征程——拯救處於危難中的中華民族。1936年10月24日,紅一方面軍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在將台堡向紅二方面軍營以上干部傳達了黨的瓦窯堡會議精神和毛主席《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並做了關於統一戰線等問題的報告。紅二方面軍的將士當即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政策!”賀龍聽了報告后高興地說:“這下好了,從此以后我們就可以在毛主席的直接領導之下了。”三大主力在紅軍將台堡會師后,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團結和鞏固了全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促成了中國革命從轉折走向勝利。(記者 崔國強)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