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晗
2019年08月14日08:06 來源:湖南日報
上圖:2017年5月4日,賀龍紀念館。 通訊員 攝
上圖:賀龍元帥的《黨員登記表》。 通訊員 攝
【基地概況】
今年上半年,賀龍紀念館共接待觀眾約 80萬人次,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觀眾接待量同比增長近35%。
賀龍紀念館坐落在張家界市桑植縣,是全國唯一系統展示賀龍同志生平業績的紀念場所。紀念館共分為九大部分:桑之驕子﹔北伐名將﹔南昌起義總指揮﹔創建革命根據地﹔率部長征﹔威震抗日戰場﹔征戰大西北解放大西南﹔人民功臣﹔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賀龍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 3148 件,在這裡,觀眾可以參觀《賀龍元帥生平業績陳列》《奇跡——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歷史陳列》等基本陳列。
近年來,賀龍紀念館立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和使用,在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館藏和保護利用、學術研究、文創產業發展和免費開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藏品故事】
一份見証忠誠的《黨員登記表》
在賀龍紀念館裡,陳列著這樣一份《黨員登記表》,歷經90多年風雨滄桑,泛黃的紙面上“賀龍”二字卻依然清晰。
1927年,陰雲籠罩大地,蔣、汪偽政府相繼發動“4·12”“7·15”反革命政變,無數共產黨人被通緝、被逮捕、被囚禁、被屠殺,革命轉眼間被浸泡在血泊中。此時的賀龍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擁有7000多兵力,是當時各方勢力競相爭取的對象。為拉攏賀龍,蔣偽政府給出的條件可謂豐厚:高官、洋樓、江西省政府主席,隻要賀龍點一下頭,一切都會歸屬於他。
然而,關乎民族命運的南昌起義一觸即發,是與國民黨反動派同流合污,享受高官厚祿?還是冒著掉腦袋的危險,跟著共產黨在南昌舉行起義,從此踏上一條生死未卜的革命之路?賀龍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南昌暴動建新軍,從此工農始有兵。”在中國革命最低潮的時候,中華民族面臨危險,中國共產黨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賀龍同志毅然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打響了我黨領導武裝斗爭的第一槍,為我黨、我軍作出了卓越貢獻。
1927年8月27日,經周逸群、譚平山介紹,在江西瑞金綿江中學,賀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鄭重地遞交了這份《黨員登記表》,並凝神肅立,面向黨旗,庄嚴宣誓:“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斗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從此,賀龍元帥把腳邁進中國共產黨的大門,開始與黨患難與共,不離不散。
(見習記者 黃晗 通訊員 李梅 整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