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始終心系群眾的人民戰士耿飚

孫春勝

2019年08月23日08:11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始終心系群眾的人民戰士耿飚

  耿飚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革命人物。在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中,他先后擔任了紅1軍9師參謀、紅1師參謀長、紅四方面軍第4軍參謀長、第19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務,后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兼國防部長。在其革命生涯中,以“足智多謀”和“驍勇善戰”而聞名於世,但他卻總是謙虛地稱自己:永遠是人民的戰士。
  少年英雄。耿飚於1909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一戶貧窮農民家裡,從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1922年,13歲的耿飚以放哨員和聯絡員的身份,積極參與到中共湘區委員會領導的水口山工人罷工運動中。他不怕犧牲,智勇雙全,帶領幾百名童工直面礦警隊的槍口,使得官僚資本家妄想破壞罷工斗爭的企圖破產。1926年,隨著湖南工農革命高潮的到來,作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的一員,耿飚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勇敢地完成了從敵人兵工廠秘密接運槍支的任務。1927年,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耿飚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在醴陵組建農民赤衛隊並參與攻打長沙等軍事行動。在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損失時堅持斗爭,在瀏陽找到黨組織,並在瀏(陽)醴(陵)縣委領導下的游擊隊擔任隊長一職。1928年,耿飚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開始了南征北戰的革命生涯。
  足智多謀,驍勇善戰。1930年,工人出身且有文化的耿飚被組織安排到紅1軍團第3軍第9師做情報參謀。在此期間,通過收集國民黨軍隊的新聞報紙,掌握蔣介石軍隊的調動情況以及軍事訓令等內容,做好敵方情報搜集的工作。中央紅軍第一次反“圍剿”作戰打響之際,第26團在進攻過程中受阻,耿飚在得到師長徐彥剛同意后,抄起馬刀,單槍匹馬去查看遇到的問題,迅速摸清了敵軍的火力。他帶領跟進的突擊排在敵軍側面打開了突破口,最終使紅三軍、紅四軍和紅十二軍從各個方向會合,實現了我方的“扎口袋”戰術,成功抓獲了敵軍前線總指揮張輝瓚,幾個月后耿飚被提拔為師參謀長。1931年,耿飚被任命為紅9師作戰科長,負責組織第一期教導隊,從軍事、政治、文化三個方面入手,對紅9師游擊隊員骨干進行正規訓練,從而實現“首先完成老百姓到軍人的過渡”的目標。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師長讓耿飚帶上特務連學習搭橋,他刻苦自學《工程學》,邊學邊練,反復多次進行實踐,使特務連的架橋技術不斷提高,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此外,他還採取“拖牛”戰術,以強行軍、急行軍和敵人周旋,並在敵人間進行閃電式穿插和迂回,僅用3萬人的兵力將30萬敵軍拖垮,在紅軍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經過戰火的洗禮,耿飚逐漸成長為一名驍勇善戰的紅軍將領。1933年,在第四次反“圍剿”中,由於戰況激烈,作為戰略制高點的黃柏嶺仍在敵軍手中。在進行戰術討論時,李聚奎提議採用正面調虎離山,從側面進行后背襲擊的戰術,他們兩人立下一個小時內完成任務的軍令狀。耿飚和李聚奎分別帶27團和26團從左右沿山脊進攻,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了黃柏嶺攻堅任務。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反“圍剿”,耿飚帶領兩個連在敵軍猛烈的炮火襲擊下堅守,為其他部隊成功轉入二線防御地帶做掩護。在戰斗中,他腿部受傷,子彈穿過他的膝蓋,但傷口剛縫合,就又回到前線,根據掌握的情況,及時向上級提出打一場運動戰而不是堡壘戰的想法。
  1934年,擔任紅二師第四團團長的耿飚不顧個人安危,拖著得了瘧疾的重病之軀,用自學的架橋技術,強渡瀟水襲擊道州,突破烏江打通道路,帶領紅四軍團踏上二萬五千裡征程。紅四團作為長征開路先鋒到達粵北。敵軍佔領樂昌並進行重點布防,之后朝九峰山開進,上級下令讓紅四團不惜一切代價上九峰山。紅四團在暴風雨的夜色中不斷向九峰山挺進,並在暴雨中將比紅四團早一點上山、還立足未穩的敵軍趕下去,之后紅四團加緊對陣地的防線鞏固,進行九峰山大阻擊,成功掩護紅九軍團和中央、軍委安全通過粵漢線。他所率領的紅四軍團打了許多硬仗、巧仗、險仗和惡仗,突破了敵軍的四道封鎖線,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粉碎了蔣介石企圖消滅紅軍的陰謀。其中最慘烈的一戰是橫渡湘江,紅四軍團通過火拼、肉搏等多種戰斗形式頂住了敵軍15個團的火力,“血染湘江”。
  1935年1月,耿飚在紅四團接到強渡烏江的重任后,進行詳細部署。首先派出偵察兵將對岸敵軍兵力部署、江水等情況進行偵察,之后用制作的竹筏進行強渡。但是敵軍的反扑火力太猛,於是耿飚決定造竹排,將竹排連接形成浮橋,同時又下令陳光做火力支援,接應部隊渡江。耿飚帶領紅四團進入黔北重鎮遵義,在婁山關附近的板橋鎮進行實地偵察與走訪調查。由於正面進攻代價大,側面進攻又無路,在得知后山有一條險路可以直達山頂后,耿飚帶隊乘勝智取婁山關。之后,耿飚被調到紅一師師部擔任師參謀長,渡江越山到陝北,在二萬五千裡長征后,又投入新的戰斗中去。
  耿飚之問:共產黨人的初心與情懷。1941年,耿飚在陝甘寧隴東任129師385旅副旅長,其駐扎在此的部隊中一名戰士犯了嚴重錯誤,旅部決定對其實施槍決。但是,老百姓卻都為這名戰士求情,無論如何勸說都不肯離去,尤其是受害者的父母跪下為這名戰士求情,當時整個操場上的老百姓全都跟著跪了下來,哭著說共產黨都是好人,請求饒了這名戰士,讓其將功補過。耿飚向老百姓解釋說,共產黨軍隊有嚴明的紀律。可是,不答應,老百姓就不起來。最后,耿飚隻能流淚接受了群眾的要求。
  1991年,退休后心裡始終裝著根據地老百姓的耿飚,重返當年駐扎部隊的甘肅慶陽。一天晚飯后,突然聽到駐地外有吵鬧的聲音,一打聽,才知道是當地老百姓來告狀的,訴說對當地少數領導干部的不滿。離開慶陽那天,耿飚接見了縣裡的主要領導,跟大家講述了這段50年前的革命往事。故事講完后,耿飚面色凝重,高聲發問:“現在,我要問問你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不會替你們求情?”“耿飚之問”,源自他心底對養育了中國革命的人民群眾的熱愛,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初心與情懷。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