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抗日舊歲月 時代新力量

——重訪渤海區抗日根據地

盧昱 李劍橋

2019年08月26日11:07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抗日舊歲月 時代新力量

幾樹紫薇花,映照滿園紅。7月中下旬,惠民縣渤海革命老區機關舊址內,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一尊尊雕塑,向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們講述著那段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崢嶸歲月。

膠河西岸、膠濟線北、小清河兩岸、渤海之濱……在黨的領導下,渤海區廣大軍民發揚“不屈不撓、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用土槍、土炮打出一片明朗的天。

歷史,從來不只是過去,更指向未來。8月中旬,本報記者再次踏上渤海革命老區這片紅色土地,感受“老渤海精神”在新時代迸發出的雄渾力量。

從挖“抗日溝”到鋪“致富網”

在渤海革命老區機關舊址南門廣場上,有一處英烈碑廊,黑色大理石碑上鐫刻著1982位革命戰爭年代惠民籍烈士的英名。

看著一個個陌生的名字、不同的犧牲地點,腦海中的“老渤海精神”,變得越來越清晰。很多人會問,當地老百姓為什麼對共產黨這麼好?答案斬釘截鐵:誰對老百姓將心比心,老百姓就會對誰掏心見膽!誰代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老百姓就跟誰走到底!

1943年前后,清河區和冀魯邊區的日偽軍人數眾多,還面臨著平原地區缺少天然屏障、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但是,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硬是把原本分散的清河區與冀魯邊區連成片,1944年1月合並為渤海區。面對日偽“掃蕩”,廣大軍民長年奮戰,到1943年2月,僅清河一區就挖“抗日溝”750多公裡,形成了縱橫交錯、能攻能守的抗日溝網。渤海區軍民還利用青紗帳優勢,採用“翻邊戰術”,創造了平原抗戰的先鋒范例。

當年的“抗日溝”,如今已被農作物覆蓋,而互聯網構建的虛擬溝渠,正在為老區人民引入致富“活水”。近年來,惠民縣委、縣政府依托地域特色,通過獎勵、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電子商務發展。食用菌、草柳編、黃河沙土……這些極富惠民特色的產品,正源源不斷地從“淘寶村”銷往全國甚至海外市場。僅2018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00億元,各類電商業戶1萬余戶,活躍淘寶網店3600余家。8月29日-31日,以“淘寶惠民 數智鄉村”為主題的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將在惠民舉辦。

惠民縣還著力推動電子商務與化纖繩網、現代農業等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目前,惠民縣139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建立電商扶貧驛站,培育了一大批“草根創業英雄”,帶動13萬人實現創業就業,2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在李庄鎮東馬村,鄉親們也借助電商,日子越過越好。東馬村黨支部書記方軍介紹:“我們村有500多人,基本上家家戶戶從事電商行業,創收很可觀。每年光電商這一塊,總收入應該在2000萬元左右。”

一粒粒糧食華麗變身

抗戰時,渤海區是山東的糧倉。盡管當時糧食產量很低,小麥一般畝產約60公斤,但渤海區人民仍省吃儉用,把糧食源源不斷運往其他根據地。

20世紀90年代初期,濱州糧油加工企業興起,至今已培育壯大了一批領軍型糧食深加工企業。

“一粒小麥,我們能把它變成500多種產品,從種植到深加工能夠實現零廢料,真正做到有機綠色生產。”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軍介紹,小麥在中裕除了加工成一般的食品外,還涉及了養殖、醫療、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一噸小麥的“最終身價”提高了4000元左右。

糧食華麗變身的故事,每天都在濱州的農字號龍頭車間上演。在博興縣香馳集團有限公司,一粒玉米從進車間到出成品,經過上百道工序,開發出葡萄糖、果糖、玉米油等30多種產品。

“農民增收的關鍵在於‘換方式’,變分散種植為適度規模種植,變傳統耕作為現代化機械耕作。通過標准化種植,提升耕種質量。”張志軍總結說。為此,中裕堅持對種糧農戶實行“免費供種、免費播種、免費收割、加價收購”的“三免一加”政策,可使農戶每畝小麥增加300多元收入,有效地調動了農戶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此外,中裕還大力開展“造血扶貧”,帶動形成了100個專業種植村、10個專業養殖村,帶動每個貧困村年增收50多萬元。綜合計算,企業的150萬畝優質小麥種植基地,帶動30余萬農戶每年共計增收5.1億元。

老區青年踐行“老渤海精神”

抗戰時,渤海區一大批年輕人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愛國、奉獻的精神內涵。當下,老區青年高擎“老渤海精神”旗幟,在各自崗位上奮勇爭先。

8月15日,在沾化區下河鄉刁家村,記者見到了濱州市最年輕的女村黨支部書記——王娟娟。1990年出生的她,在大學入黨,2017年12月當選為刁家村黨支部書記。“黨員和群眾信任我,選我當黨支部書記,我必須給村裡帶來點新變化。”此后,她帶領鄉親們種大棚,第一季25個大棚種的西瓜獲利頗豐,現在擴成34個棚,裡面的菜椒生長正旺。

在陽信縣金陽街道王集西街村,記者見到了36歲的村委會主任張磊。2014年時,他發明了一套智能節水灌溉系統,曾有外地公司欲出價450萬元買斷,但被他謝絕:“發明這套系統是為父老鄉親省錢省力!”

最近幾年,張磊修路、修橋、疏通村內下水溝,還流轉土地搞牧場和農場,想先給鄉親們作示范。

最近,村北的鄉村振興大舞台啟用了,每天晚上連隔壁慶雲縣的鄉親們都來湊熱鬧。54歲的張士德忙完自家梨園的活兒,在路口跟記者聊了起來:“俺村在周邊算好村了,在整個街道辦也數得著。俺村的發展多虧了張磊。過去我那宅子一下雨就屯水,后來他把排水溝用磚砌了,沒有排不出的水,太省心了。”

張磊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入黨:“我想從村裡入黨,感覺意義不一樣,這裡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為了向黨組織靠攏,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張磊憋足一股勁。“今年年底,我的設想基本落地。依托採摘、民宿、垂釣、觀光等項目,讓鄉親們有盈利點,讓村庄有造血功能。我還想建一處村史館,講述紅色故事,讓孩子們感悟當年老渤海區抗戰的不朽精神。”

(責編:常雪梅、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