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董振堂:“一個堅決革命的同志”

張文良

2019年08月27日08:1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董振堂:“一個堅決革命的同志”

圖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 (資料圖片)

  8月2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他強調,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革命理想高於天,革命一切為人民。自1921年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人90多年一直不忘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無數革命先烈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其中就有這樣一位先烈,被毛澤東評價為“堅決革命的同志”。作為紅軍高級將領,他率部與六七倍於己的敵人浴血苦戰,直至壯烈犧牲,時年42歲。盡管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河西走廊,但是他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沒有為人民所忘記,他的英雄事跡至今令人感動欽佩。他的名字叫董振堂。

  不戀榮華富貴,一心向往光明

  董振堂,1895年出生於河北新河縣一個農民家庭。少年聰穎,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陸軍中學,1923年畢業於頗負盛名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后投身於馮玉祥的西北軍,因戰功顯赫,由排長逐級遞升至師長。1930年,中原大戰后被國民革命軍收編,任第26路軍第73旅旅長。

  1931年,董振堂被調到江西“剿共”。九一八事變后,反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思想日益傾向革命。同年12月14日和趙博生、季振同等率領第26路軍1.7萬余官兵舉行寧都起義,宣布加入紅軍,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當時紅一方面軍實際上隻有2.8萬余人,第26路軍1.7萬余人,比紅一方面軍一半兵力還要多。加之當時又處在第三次反“圍剿”后的關鍵時刻,這一前線起義對當時中國革命的意義十分重大。

  起義部隊被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除了對國民黨軍隊造成心理打擊外,也鼓舞了中央蘇區干部群眾的精神士氣。1.7萬余人,1個軍部、2個師部、6個旅部、11個整團,2萬余件輕重武器、8部電台以及大批裝備物資……中央蘇區主力紅軍力量得到極大加強,從3萬多人猛增到5萬人,2萬多件武器有力地改善了紅軍裝備,各種物資也使處境艱難的中央蘇區得到了及時補給。更為珍貴的是,起義部隊帶來的8部電台和40多名通信技術人員,使紅軍無線電通信事業實現了飛躍發展。

  后來,董振堂親筆撰寫了《寧暴經過》。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看清楚了國民黨的欺騙、壓迫、剝削,認清楚了唯有共產黨終能為工農勞苦群眾謀解放到底。”董振堂放著國民黨的高官不做,不貪戀隨手可享的富貴榮華,卻選擇了一條“吃苦受累”的艱辛之路,堅定追隨中國共產黨,誓將工農勞苦群眾解放到底,在這條人間正道上奔走向前。

  寧都起義后,董振堂帶頭撕掉了國民黨軍的帽花、胸章、領章,先后率部參加贛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戰役和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屢立戰功。曾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授予的紅旗勛章。作為土地革命時期標志最高榮譽的一種獎章,紅旗勛章所嘉獎的是為蘇維埃政權英勇奮斗而作出突出貢獻的紅軍指戰員。由此可見,董振堂為革命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和功績。

  1932年,董振堂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把多年積攢下來的3000塊銀元全部作為黨費上交。捐出這麼多錢的行為,在紅軍中傳開,也驚動了毛澤東。毛澤東親自找他談話,讓他給自己留些錢,給家裡也寄點。他說:“現在我當了紅軍,又入了黨,留著這些錢也沒有用了,我要把一切獻給黨,甚至連生命也獻給黨!”在毛澤東的百般勸說下,他才留下300塊銀元,其余全部作為了黨費。

  虔誠做殿軍,甘當鐵流后衛

  1934年10月初,國民黨軍隊推進到中央根據地的腹地。10月10日晚,中央紅軍開始實行戰略轉移。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也由瑞金出發,向集結地域開進。10月16日,各部隊在雩都河以北地區集結完畢。從17日開始,中央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共8.6萬余人,踏上戰略轉移的征途,開始了長征。董振堂所率紅5軍團擔任最艱苦的后衛任務。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的一仗,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中央紅軍苦戰五晝夜,最終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紅軍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中央紅軍在突破前三道封鎖線后,有6.4萬余人,而在渡過湘江后銳減至3.5萬人左右。

  當時,紅軍過湘江的戰略部署是這樣的:林彪率紅1軍團為左路,彭德懷率紅3軍團為右路,兩個軍團前頭開路﹔羅炳輝率紅9軍團在紅1軍團之后跟進,周昆率紅8軍團在紅3軍團之后跟進,兩個軍團掩護左右側翼的安全,軍委縱隊居中,董振堂率領紅5軍團殿后。

  經過湘江戰役,紅5軍團第34師全軍覆沒,師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均在戰斗中壯烈犧牲,師長陳樹湘受敵人追擊身負重傷,被俘后也英勇犧牲。作為紅軍后衛的紅5軍團,由兩個師1萬余人減少到一個師不足5000人。軍團長董振堂幾天幾夜沒有休息,親臨前沿陣地指揮戰斗。

  長征路上,董振堂親率紅5軍團殿后。面對敵人重兵圍堵、步步追擊,董振堂的壓力與艱難可想而知。1935年5月,在金沙江阻擊戰中,因缺乏渡船,為掩護兄弟部隊過江,軍委不得不一再命令第5軍團延長撤防日期。從3天3夜,到6天6夜,一直到9天9夜。不足5000人的紅5軍團,硬是把1萬多名敵人,死死地拖在陣地前。董振堂下令:“就是隻剩一個人也要守住陣地,沒有命令絕不撤離,保証主力安全過江。”

  在戰火的洗禮中,董振堂與他指揮的紅5軍團,逐步形成了善打防御戰、阻擊戰的作戰風格。多次完成阻擊國民黨軍的任務,為保障中央紅軍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戰功,紅5軍團因此榮膺“鐵流后衛”的光榮稱號。

  流血和犧牲就是為孩子的未來

  董振堂戎馬一生,歷經多次惡戰,一直隨軍戰斗,與家人分離。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軍會師后第5軍團改稱第5軍,董振堂任軍長。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后,紅5軍被編入西路軍,向寧夏、甘肅、新疆方向進發。1937年1月12日,董振堂率部在甘肅高台縣城與敵人浴血苦戰九晝夜,戰至最后一人一彈。最終,董振堂和30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

  董振堂是紅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之一。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派人到高台尋找他的遺骸,雖百般努力,終無所獲。他甚至連照片也隻留下了一張。當年,日本鬼子抄家,董振堂的侄子董光權偷偷地將叔叔的照片藏在董家老宅院的牆縫裡。新中國成立后,董光權回到老宅院,從殘垣斷壁的牆縫裡將照片找了出來。取出時,照片下面的三分之一已經霉爛,多半身像已變成了半身頭像。這張黑白半身照片,還是董振堂在西北軍時拍攝的。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董振堂唯一的原始照片。

  面對敵人,董振堂從來沒有退縮過﹔關於信仰,董振堂從來沒有動搖過﹔對於生死,董振堂早已置之度外。他從來不跟組織講條件,哪怕受了委屈,也毫無怨言。在第五次反“圍剿”時,由於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紅軍與敵人以堡壘戰對堡壘戰,遭遇慘敗。丟掉廣昌后,董振堂提出,不應該以紅軍血肉之軀去攻打敵人的碉堡,結果李德大怒,把失敗的責任推到董振堂和彭德懷等人的身上。

  也是在第五次反“圍剿”時,敵人玩起了“反間計”,在戰場上丟些材料,說董振堂要“反水”,拉隊伍重新回到國民黨陣營。關鍵時刻,董振堂仍然堅信我們黨,最終黨組織也証明了他的清白。

  我們一直在探尋董振堂入黨參加革命的初心。他一生革命,到底為了什麼?他將一生都獻給了革命事業,到底是否值得?也許,下面的這件小事就是對他光輝一生最好的詮釋。

  長征途中,紅軍四渡赤水、北上長江時,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的妻子陳慧清臨產。當時,中央縱隊正以急行軍的速度通過貴州境內的一個山口,陳慧清被抬到路邊的一個草棚。因為難產,她痛得在地上打滾,發出撕心裂肺的叫聲。她的身邊隻有幾個小戰士,連個醫護人員都沒有。別說手術,連最基本的消毒和藥品都沒有。

  董必武和修養連連長侯正焦急地守候在一邊。槍聲越來越近,董必武對警衛員說,“告訴董振堂,這裡生孩子,讓他把敵人頂住!”

  眼前的困難讓董振堂有些揪心,也讓這位素來精於指揮作戰的老兵難以抉擇。他明白,想擺脫敵人不難,但這兵荒馬亂的,原本就難以保証陳慧清母子平安。如果要確保母子平安,就必須延長戰斗,因為要是敵人的援兵趕到了,就會有更多的同志流血犧牲。

  考慮再三,董振堂咬緊牙關,下定決心。他立即找來39團團長吳克華,告訴他說,“生孩子要多長時間,你就給我頂多長時間!”吳克華堅定地點了點頭,重新投入到激戰之中。

  僅僅1公裡以外,董振堂與紅軍將士一起拼死作戰。眼看著頂不住了,董振堂拎著槍沖回來問:到底還有多少時間能把孩子生下來?可是,沒人能夠回答。於是,董振堂再次沖入陣地,大聲喊道:“你們一定要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來!”結果戰士們死守了兩個小時,硬是等陳慧清把孩子生了下來。

  孩子終於出生了,許多英勇的紅軍戰士卻倒了下去。部隊急於擺脫敵人,陳慧清也因身體虛弱而昏迷了過去。不久,陳慧清蘇醒后,知道了一切,心中無限酸楚和愧疚。

  戰斗結束后,一些目睹戰友流血犧牲的戰士對陳慧清頗有微詞,經過她身邊,都露出不友好的神情,甚至怒目而視。有人抱怨說,為了一個孩子讓一個團打阻擊不值得。董振堂聽到后大發雷霆。他說:“我們今天革命打仗,不就是為了他們的明天嗎!”

  董振堂一生追隨中國共產黨,初心不悔為革命,為了讓勞苦大眾擺脫困窘的生活,為了給孩子們創造美好的明天,他舍棄了外在的榮華富貴,離開家人,沒有給愛人和子女留存財富,義無反顧地走上革命道路,不懼艱險,戰死沙場。

  董振堂犧牲后,黨中央在陝西寶塔山下舉行了追悼會。在追悼會上,毛澤東曾深情地說:“他是一個好同志,是一個堅決革命的同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們的革命隊伍就是需要這樣的同志……”

  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追憶先烈,崇敬英雄,正應其時。董振堂對黨忠誠,他的精神和事跡永遠激勵后人奮勇向前,為黨和國家、為人民、為中華民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文良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責編:曹淼、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