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回望共和國孕育十個月

李炳銀

2019年08月28日08:1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回望共和國孕育十個月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令全世界矚目。這個誕生,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在當時以至現今的世界環境范圍內,都如同一個震天動地的驚雷,有如太陽自東方升起般明亮與輝煌。這是長久以來中華民族獨立期望的實現,是中國共產黨人經歷28年艱苦卓絕奮斗犧牲、堅定信仰和務實追求目標的實現。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任何一次誕生,都會經歷曲折艱辛的孕育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也是這樣。在矚目誕生輝煌的時刻,回顧這個孕育的過程,同樣有許多的發現、理解和啟發,會使人對這個輝煌的誕生認識得更加深刻和透徹。董偉的這部《誕生——共和國孕育的十個月》(以下簡稱《誕生》),用近似日記體的紀實手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十個月孕育期內生命歷程的仔細梳理描述,非常生動和條理清晰地表達了這次孕育和誕生的歷程,非常具有歷史書寫的意義,這些帶有靈與肉的生命記錄文字,這些牽系著大量獨特事件的敘述,絕非簡單的年譜式大事記可以比擬。

追尋中華人民共和國孕育的歷史,作者從其生命原生萌動時開始著手。董偉在《誕生》一書的“引子”中,簡潔地追溯到中國的鴉片戰爭、辛亥革命、民主革命、無產階級革命這樣的源頭,開始發現和找尋這個生命的生成開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最早就是從這裡孕育的。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使這樣的目標更加明確和自覺,並且在1931年,在江西瑞金有過建立共和國的理想雛形實踐。但更加切實可行地建立全新的人民國家的理想實踐,還是在1949年。

1949年1月,中國的歷史走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一向狂傲獨裁的國民黨政府蔣介石發表外強中干的求和《新年文告》,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則在《新年獻詞》裡宣布“將革命進行到底”。這兩種態度表明,中國的命運到了一個新的時刻,革命與反革命最后較量的日子到來了。此后,隨著已經勝利的遼沈戰役、北平解放,在西柏坡開始的新中國成立日程逐步具體地實施了。伴隨著中共中央機關由西柏坡轉進北平、國民黨拒絕和平談判、籌劃召開民主協商會議等步驟的進展和很多相關新中國成立的思想、行動內容的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呼之欲出。《誕生》在時序有致的敘述中,將很多共和國孕育過程中的事件和大量精彩細節故事,向讀者做了真實的講述。書中豐富的歷史內容,是共和國誕生背景的真實再現。董偉在作品裡以生動形象的描繪,使該書具有令人方便閱讀的力量。因此,《誕生》是共和國生命的激情簡潔的新聞號外,是對一個輝煌時刻瞬間捕捉和多方聚焦的展現,特別精簡而珍貴。

中華人民共和國孕育的十個月,是中國歷史發生劇烈改變和趨於穩定的十個月。在這個歷史時期內,發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命運故事實在太多,非常難以在有限的篇幅內展現和述說。可董偉精心地用這樣提綱挈領、大事典藏、關鍵緊扣、內情揭秘、沉浮互置的方式,竟然將這個很難實現的目標實現了。這需要在巨量閱讀把握過程中進行妥當取舍,這需要在敘述歷史進程中對故事走向、人物內心思想有深入的認識。正是因為作者的這種功夫和能力,《誕生》具有易知、易讀、易感的特點,並成為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輝煌瞬間給予真實激情呈現的智慧表達。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誕生》一書的面世,有益於人們回顧和感受國家生命歷史的內容。

歷史是一種已經成為事實的客觀存在。雖然面對這樣的存在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認識感受和結論,但誰都不能夠改變這種存在的客觀性。《誕生》一書這樣庄重嚴肅地走近歷史的態度,這樣努力接近歷史原本面貌的書寫,對於改變影響當下歷史言說中的各種現象,頗有積極作用。

(作者:李炳銀,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

(責編:曹淼、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