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琪奧
2019年08月29日08:29 來源:重慶日報
潼南區楊闇公烈士陵園,學生追思楊闇公烈士。(資料照片)首席記者 謝智強 通訊員 王正森 攝
渝中區望龍門二府衙70號(現19號)。此處不僅是楊闇公的舊居,也是中共重慶地委的成立地。記者 齊嵐森 攝
■“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這是楊闇公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楊闇公一生曾遭遇五次險難,但這些險難並沒有磨滅他的理想信念,反而讓他以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參與到革命斗爭中。
■“三三一”慘案發生后,家裡的人曾勸楊闇公暫避一下。楊闇公卻對親人們說:“敵人雖然十分殘酷,但我豈能顧及個人安危?”
“正是革命先烈拋頭顱、洒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與美好!”8月25日,位於渝中區望龍門二府衙70號(現19號)的楊闇公舊居,溫州游客劉聰結束參觀后在留言簿上寫道。
“二府衙的這棟小樓就是中共重慶地委的成立地。”渝中區黨史辦工作人員張濤介紹,目前正在舊居內舉行的“紅色旗幟 巴渝豐碑——紀念中共重慶地委成立九十周年圖片展”,用100余張珍貴的歷史圖片,全景式再現了重慶黨組織的由來與發展。
作為中共重慶地委的主要創建者之一,這棟小樓曾經的主人楊闇公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又是如何實踐“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的革命誓言的?
五次挫折,依然不放棄革命理想
位於潼南的楊闇公舊居,是一幢二進四重天井的四合院式木質建筑,有大小房間39間。面街的堂口原為鹽號和代辦郵務的鋪面,往裡是正房,中間為堂屋,門前懸挂對聯“耕讀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1898年,楊闇公就在這裡出生。”楊尚昆故裡管理處工作人員楊雪蘭介紹,楊闇公出生在一個封建大家庭,父親楊淮清開明進步,大哥楊劍秋、二哥楊衡石均為日本留學生,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堂兄楊寶民為川中著名的革命人士,參加過廣州黃花崗起義。受父親和兄長們的影響,楊闇公自小便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和革命意識。
8歲那年,正和同族子弟在私塾裡背誦古文的楊闇公,突然發現其中一人的大白扇上,密密麻麻地印著小字。他借來一看,怒不可遏,憤怒地將紙扇撕碎扔在地上,並說道:“國恥!國恥!簡直是莫大的國恥!”
原來,那扇面上竟印著帝國主義國家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一個不平等條約!顯然這是帝國主義國家借推銷洋貨來宣揚他們的侵略政策。楊闇公說,“扇子我照價賠償。但這種辱我中華民族的洋貨,今后大家決不能用!”
楊闇公曾對自己有一句評價:“我是舊社會的叛徒,新社會的催生者。”正是因為不願受封建禮教羈絆,楊闇公在族人眼中也是個“千翻客”(意為調皮不聽話的人)。
1912年,14歲的楊闇公提出,要走出雙江“進新學、增知識、廣見聞”。這當然受到封建族長的阻撓,楊闇公竟然在茶館中當眾剪掉了族長的辮子。
在家人的幫助下,19歲的楊闇公曾東渡日本並待了3年。楊尚昆同志曾在回憶錄中記敘:“四哥(楊闇公)告訴我,在日本3年,曾被警視廳抓過兩次:一次是因為和同學們組織讀書會,讀《經濟學》《社會主義神髓》(這些書都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雖然內容還很駁雜),被警視廳拘留,說是讀書會沒有經過學校許可,在他據理力爭后釋放了﹔第二次是國內爆發了五四運動,留日學生結隊到中國駐日公使館請願,被日本警視廳關押了8個月。他的這些驚險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
“‘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這是楊闇公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的寫照。”楊雪蘭說,楊闇公一生雖經歷了5次大險難,但這些險難並沒有磨滅他的理想信念,反而讓他以更加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參與到革命斗爭中。
三次請求,中共重慶地委在二府衙宣告成立
“除了是中共重慶地委的成立地,二府衙的這座二層小樓同樣也是楊闇公的舊居。而選擇在這裡成立中共重慶地委,同樣也和楊闇公有關。”張濤介紹。
據黨史資料記載,早在1925年舉行的中共四大上,就在關於組織問題決議案中明確提出了重慶等地“應努力開始黨的組織”的要求。1926年1月,隨著中共重慶支部、中共綦江支部的成立以及重慶團代黨工作的深入開展打下的組織基礎,讓中共重慶黨組織的建立水到渠成。
“其實早在重慶團代黨工作時期,當時重慶團地委的負責人楊闇公、童庸生等早期中共黨員就曾兩次向團中央請求,在重慶建立黨組織,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的請求沒有得到批准。”張濤說。
1926年1月,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楊闇公、童庸生在會議期間多次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商討在四川建立中共地方組織的問題。會議結束后,楊闇公又繞道上海,第三次向中共中央說明在四川建立黨組織的重要性和准備情況。這一次,中共中央批准了楊闇公等人的請求。
“回到重慶后,楊闇公、童庸生等人就開始秘密籌建中共重慶地委。”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科員黎余介紹,選擇在楊闇公住所舉行成立儀式,主要是考慮到在此議事比較方便,並且這幢兩層小樓的閣樓與周圍其他居民樓頂相連,便於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及時撤離。
1926年2月,中共重慶地委在二府衙正式宣告成立,並受中共中央委托,統一領導四川全省黨的工作。楊闇公被選舉為中共重慶地委書記,冉鈞負責組織,吳玉章負責宣傳(因吳玉章受中共中央指示留在國民黨中央工作,后改為鐘夢俠負責),楊闇公、冉鈞、吳玉章當選為中共重慶地委執行委員,程秉淵、李嘉仲為候補委員。
視死如歸,用生命實踐人生格言
1927年4月7日凌晨,渝中區二府衙70號,一陣低沉而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大門打開后,來者見四下無人,便從兜裡掏出一個小包裹交給開門人,一番耳語后匆匆離開。包裹裡有一枚戒指。見狀,屋中的老者頓時老淚縱橫,一旁的年輕女子當場暈倒在地……
“送包裹者是一名獄卒,戒指的主人就是楊闇公。就在一天前的4月6日,‘三三一’慘案后被捕的楊闇公在佛圖關被殘忍殺害。這名獄卒受其精神感召,冒死將楊闇公的遺物送交其家人。”張濤說,其實在被捕之前,楊闇公本是有機會逃脫的。
史料記載,“三三一”慘案發生后,楊闇公在同志的掩護下,跳牆逃脫,藏匿於通遠門外一戶農民家中,后成功轉移到江北。但就在第二天,面對同志們希望他繼續轉移的請求,楊闇公卻婉拒了同志的關心,毅然從江北回到城裡,聯絡同志,布置工作。家裡的人勸楊闇公暫避一下。他卻用深沉的語調對親人們說:“敵人雖然十分殘酷,但我豈能顧及個人安危?”言畢,楊闇公便抓緊時間投入到工作之中……
兩天后,楊闇公在“亞東”號輪船上不幸被捕。
“從被捕到犧牲的這幾天時間裡,楊闇公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他始終不渝地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拼搏的堅定信念。”黎余說,面對前來抓捕他的特務,他先是迅速把身邊隱藏的秘密文件吞咽下肚,又大聲怒斥前來抓捕的特務。被關進監獄后,楊闇公更是寧死不屈。當特務問他:“難道你不怕死嗎?”楊闇公憤怒地說:“隻有你們才怕死。你們也必然要死無葬身之地了。你們隻能砍下我的頭,可絕不能絲毫動搖我的信仰……”
“面對敵人的利誘和嚴刑,楊闇公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堅信共產主義事業一定會在全中國實現的!”黎余說。4月6日臨刑前,楊闇公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中國共產黨萬歲!”被敵人割舌、斷手、挖眼,最后身中三彈,壯烈犧牲於佛圖關。
“面對險境,楊闇公所表現出的大公無私、忘我工作、犧牲個人為群眾的無私奉獻精神無疑是值得我們當代黨員學習的。”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周勇表示,今天,我們就要像楊闇公那樣,全心全意地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努力為實現重慶的新跨越,開創重慶工作新局面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