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5日10:18 來源:北京日報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北平地下黨和軍管會北平市公安局,聯絡、策動和指揮國民黨保密局北平站站長徐宗堯以下舉行整建制起義,消除了原軍統特務潛伏組織對北平市的巨大危害,成為對開國大典的又一份獻禮。
國民黨政權在大陸覆滅前夕,由軍統局改頭換面的保密局也開始分崩離析,一部分人請長假脫離軍統組織,逃之夭夭,還有一部分人員看到大勢已去,決心脫離國民黨陣營,參加各地軍隊將領的起義。而起義分若干種情況,一類是隨所在地軍政大員起義,如保密局湖南站張嚴佛、劉人爵。一部分是被迫參加,如雲南站沈醉,被盧漢拘禁,被迫交出了組織人員名單、電台等。還有如周偉龍,在唐生明與中共的主動策劃下,欲集結交警總隊准備起義,不幸事情敗露被毛人鳳殺害。即便已宣布起義的如劉人爵等,也被保密局特務暗殺。還有就是主動聯系中共地下組織,單獨整建制的起義,如北平站徐宗堯,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 弓弦胡同裡的保密局北平站
徐宗堯是保密局北平站站長,北平站歷來受到戴笠、毛人鳳的重視,按保密局成立時報國防部核定編制,外勤站編制為三種,北平、上海、南京等為甲種站,編制160人。除站長、副站長外,有書記、助理書記、司書、情報編審、助編、譯電員、人事、總務、會計、交通、學運指導員、工運指導員、情報員等。還有局電訊處單配的電訊支台,下設組台,與保密局總台直接聯系,不受站長領導(沈醉:《保密局內幕》),由此可見甲種站的龐大。
北平站成立於1946年,軍統局改為保密局,原馬漢三籌備的軍統局華北辦事處組建成北平站,辦公地點原在板廠胡同,后搬至東城弓弦胡同,是幾個四合院組成的大院。歷任站長皆為資歷很老的軍統骨干,如馬漢三、黃天邁、文強、喬家才、王蒲臣等,設六科,有近10個組、站,還有電訊支台、潛伏組、特別站、交通支台等下屬單位。這些站長,為保密大多住在胡同裡,一般特務並不知道站長住址。
1948年冬,平津戰役基本結束。1949年1月22日上午10時,和平解放北平協定簽字。蔣介石在之前為穩定、拉攏傅作義,想盡了各種辦法,為保華北、北平,絞盡腦汁。特別是利用保密局控制傅作義,傅的副總司令兼警備司令陳繼承是軍統特務,掌握軍事、人事、警務、輿論,並控制嫡系部隊、北平行轅、保警總隊、華北“剿總”等。傅作義名義上掌控華北“剿總”60萬軍隊,但實際上黃埔系部隊他根本調動不了,隻有陳繼承可以調動。
傅作義數次與陳繼承發生沖突,並向蔣介石告狀,為安撫拉攏傅作義,蔣介石將中統和保密局控制的社會局長溫崇信、民政局長馬漢三調離。同時密令國防部次長兼保密局副局長鄭介民來北平,監視、督促傅作義固守平津,在東單、天壇監督修建機場,以運送兵員和物資。同時布置北平站實施暗殺計劃,以威懾為和平奔走的愛國人士。
保密局在北平所屬公開單位是軍隊系統的調查統計室,能動用的單位還有保定綏靖公署警備司令部、北平市警察局、“綏靖總隊”等。集團軍(戰區)、軍皆有保密局派出的調查室或情報處、參謀處、師聯絡參謀,軍以下還有諜報、政工人員。軍統一貫有“秘密領導公開,公開掩護秘密”的原則,秘密單位如北平站等地址不公開,也多隱藏於各胡同內,隻有門牌,無任何標識,便於遮人耳目。
1948年春,毛人鳳召集二處處長葉翔之及北平、山東、天津、南京特務頭目二十多人在南京開會,主要目的是鞏固華北治安,督促向解放區推進,刺探情報。保密局當時無法在解放區設立秘密電台,很希望將情報觸角深入到解放區。徐宗堯等十人受到蔣介石接見,蔣鼓勵他們深入解放區,並吸收解放區親友參加保密局。
1948年3月15日,國防部保密局冀遼熱察邊區特別站成立,站址設在北平地安門內東板橋14號,設人事、情報、會計、總務四個股,下設冀西組(河北涿縣),並派人潛入淶水縣解放區。后又成立冀東組(唐山),擬推進到遵化解放區,及津南組(天津市)、察北組(察哈爾張北縣)、平津組(天津市),共5個組。
特別站活動了9個月,僅搜集到幾百件不可靠的情報,電台也未進入解放區。解放軍發動遼西戰役,徐宗堯喪失信心,向毛人鳳建議后,不得不撤銷特別站。12月14日,特別站撤銷后第二天,毛人鳳任命徐宗堯任北平站站長,布置5個潛伏組。督察王蒲臣(毛人鳳的表兄弟、同鄉、同學)是原站長,除負責監視北平站工作外,還派特務段雲鵬炸何思源,其女兒死難,目的是威懾主張北平和談的進步人士。
華北“剿總”爆破大隊長杜長城是北平特別站站長,在北平近郊布雷,阻擋解放北平,並策劃准備爆破、毀滅城市。這個機構龐大,隱蔽在東城的一些胡同裡。和平解放前后,保密局系統一片混亂,特務們恐怕被瓮中捉鱉,在大勢已去、風聲鶴唳的形勢下,保密局將冀遼熱察邊區特別站新吸收的人員發放兩個月薪餉后遣散。
1949年1月20日,王蒲臣命令將弓弦胡同北平站所有1945年起的重要檔案(包括人事檔案)銷毀。
2 懷仁堂和緞庫胡同的關鍵會議
中南海內居仁堂是當時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長官傅作義的辦公地。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決定起義后,召集華北“剿總”機關人員及軍長以上將領在中南海懷仁堂開會,宣布北平城內國民黨守軍接受和平改編方案,開出城外聽候改編,包括保密局公開身份在部隊的人員,戰區調查室、集團軍調查室或情報處、副長官部二處、方面軍外事處、軍調查室或情報處、師聯絡參謀、部隊各級諜報參謀政工人員,可自由離去。
當場有黃埔系將領痛哭流涕,表示不願參加起義。按傅作義的要求,離去聽便,但不得帶走部隊。因而保密局在部隊的人員隨黃埔系將領走了一批,也有的在接受改編后登記領路費回家鄉。
1949年1月22日下午5時,傅作義又在懷仁堂召集保密局等秘密身份人員開會:宣布當日上午10時,和平協定簽字,希望停止活動,保証生命財產安全,願回南京可訂機票……會議很短,但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慌亂。
這次會議參加者有徐宗堯、警察局長楊清植、警備司令部稽查處長毛錫園、北平支台台長閻守仁、督察室督察王蒲臣等共十余人。
當時,王蒲臣將早已擬定的人員名單交給傅作義的秘書,而他似早已知道和平協定要簽字,但其他人並無心理准備。楊清植還問徐宗堯:“有無辦法?”看到大勢不好,楊決定第二天飛南京,通知當晚集合,次日早晨飛南京,約100人。
1月23日,北平的保密局各機構頭目基本南逃,北平站下屬各單位人員群龍無首,惶惶不可終日,氣氛淒涼緊張。
1月24日下午1點,聚集在南池子緞庫胡同北平支台的保密局人員爭論何去何從,互相爭辯,幾乎動武。北平交通支台台長跑到北平支台,大叫:“你們投降共產黨了!”支台長閻守仁打電話叫來徐宗堯講話,大意是蔣介石、毛人鳳不關心大家安全,至今未派飛機運人、電台,如繼續坐以待斃,死路一條。
大部分報務員,包括交通支台台長高呼:“擁護徐先生的說法!”22日會后,徐宗堯曾問閻守仁:“你為何接支台台長職?”閻答:“徐先生接任北平站,一定會有好辦法,所以我才接。”徐回答他:“我的好辦法是投誠共產黨,你封閉支台,停止發報、聯絡,造冊准備移交。”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后,徐宗堯才宣布軍統北平站起義,命令所有人員放下武器、交出電台。
3 隱蔽在胡同裡的據點、財物徹底移交
北平站的起義功勞,概括有如下幾點:
一、使北平和平解放未受影響,社會基本安定。
二、未如其它城市對政治犯進行屠殺。1月20日,北平看守所所長、法官,簽請釋放一百多名政治犯,徐宗堯予以批准,但不批准呈報的槍決三人。北平看守所是歸保密局管理的秘密監獄,地址位於今東城炮局胡同,是羈押中共地下人員的初審之處。
三、交出大批武器、電台、密碼本及一百多人的人員登記名單。隱蔽在南池子緞庫胡同的軍統局華北武器補給站,站長由徐宗堯兼任,其任務是向北平市各特務單位補給武器彈藥。同時該處為保密局北平支台收報台,發報台位於東單裱褙胡同觀象台。
四、由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保密局的調統室少將代主任馮賢年(秘密身份是北平站外勤聯絡專員),協助偵破王蒲臣布置的5個潛伏組。
五、上交軍統、保密局在北平歷年來購置建立的多處秘密據點和房產,包括屬於北平站管轄或直屬保密局領導的秘密據點,如王佐胡同、朝陽門內大街的北平電訊工作隊辦公處、府學胡同的“綏靖總隊第一大隊”隊部、石駙馬大街的“冀中策反組”及設在大茶葉胡同、月牙胡同、鐵獅子胡同等多處地點的華北“剿總”技術總隊等。
六、上交馬漢三貪污的大量珠寶、古玩文物。
保密局北平站的起義,徐宗堯起到了關鍵作用。徐宗堯是貧農出身,木廠學徒,后參加東北軍郭鬆齡部,前后17年,升到少將旅長、第一戰區河北游擊司令部少將高參,曾策反白鳳翔偽軍,白曾參加過西安事變捉蔣,受傷投日。白已與軍統有聯系,有兩個秘密電台,聯系人馮賢年。馮賢年介紹徐宗堯參加軍統,並威脅已暴露身份,如不參加必不利於己,徐隻好參加。可見當時徐宗堯參加軍統組織並非心甘情願。
白鳳翔后被日偽毒死,馮賢年上報蔣介石,蔣命徐宗堯去重慶見馮。后戴笠在西安又約見徐宗堯,任命他為軍統秘密單位五原辦事處少將直屬通訊員,負責敵后工作計劃,后成立后方平津特別組。1945年徐任河北省會保定市警察局長。
但抗戰勝利后,徐宗堯看到的種種腐敗現象令他憂慮、氣憤、迷茫,他自己后來寫的回憶文章談到主要是五個現象使他開始思索。
一、國民黨包括軍統局的接收大員劫收日偽財產竊為己有,“五子登科”(指票子、條子、車子、房子、女子)烏煙瘴氣。
二、在敵后工作時期已認識到中共在敵后的抗戰深得民心,而國民黨卻奉行“曲線救國”的方針。
三、東北“九·一八”不抵抗使他一直銘刻在心。
四、嫡系與雜牌,待遇不一樣,造成人心渙散。
五、毛澤東到重慶談判,更給他以極大震動,從此對內戰反共消極。
徐宗堯軍統7年外勤資歷,使他了解軍統內部派系的傾軋和勾心斗角,毛人鳳任命他出任北平站站長,無疑是當替死鬼,徐心裡是有抵觸和不滿的。他開始尋求出路,經多年好友池峰城(西北軍將領,三十軍軍長,參加徐州會戰、台兒庄會戰,曾痛殲板垣師團,后任保定警備司令,華北“剿總”中將參議)牽線,開始聯系中共。池峰城與中共有長期聯系,他的勤務兵小李即中共所派。軍統人員大多飛揚跋扈,但徐宗堯恰恰沉穩,所以池峰城對他有好感,並引導他與中共接觸,介紹他與中共城工部王博生建立聯系,王成為他們之間的聯絡員。王告誡徐不要暴露身份,積極聯絡,同時發展馮賢年和熱察邊區特別站站長李英(少將,與徐是東北軍老同事)。馮是老資格,與北方軍統人員皆有往來,消息靈通。徐宗堯第一步讓馮密查王蒲臣布置的潛伏組名單。
4 上交清冊,結局不同
1949年2月1日,在弓弦胡同4號,徐宗堯見到解放軍軍管會北京市公安局一處處長馮基平,交出了保密局北平站清冊。
2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命令徐宗堯在東板橋14號徐的住處成立“軍統人員登記處”,至22日已登記一百多人。由徐召集后帶往西城后馬廠胡同10號開會,當日將起義人員送往清河農場訓練大隊。
這次登記工作具體指導是北平市公安局二處偵訊科長任元,中間聯系人是中共黨員李士貴。徐宗堯率領保密局北平站起義,中共北平地下黨城工部毫無疑問做了大量縝密工作,其中必然有若干無名英雄付出了艱巨、復雜的指導、配合。可惜,英雄的事跡沒有完整留存,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今天,我們僅知道還有一位中共地下黨員鄭熙也參與了北平站起義的聯系工作。這就証明沒有中共地下黨和北平市公安局的全盤領導,北平站起義不可能順利進行並成功。
保密局北平站的起義比較順利,事實上徐宗堯早就開始接觸中共,他接手北平站也是准備向中共獻禮,起義有准備、有目的,並非臨時動議,這在保密局的區站起義中是唯一的一例。
保密局北平站起義,隻在徐宗堯的管轄范圍,即只是他所領導的保密局北平站,其他如中統等特務機構並不能干預。故此,當時第二區、第四區公安分局據北平市軍管會《關於北平市國民黨特務分子登記實施辦法》,設立特務分子登記處,開始對特務予以登記。徐宗堯北平站起義對其他特務系統的人員無疑有較大的影響。至1949年底,第二區分局登記特務、黨團骨干(國民黨黨團由中統控制)275人,第四區分局登記652人,前來登記的人員實行控制、教育、改造和利用。對不肯登記繼續搞破壞的特務則予以堅決鎮壓。2月15日,北平市公安局逮捕國民黨中將張蔭梧,破獲他所組織的“華北敵后游擊策動委員會”暴動陰謀,於四存中學據點起獲電台、各類武器彈藥。21日,第二區分局偵破“國防部二廳華北督導組潛伏案”,捕獲特務4人。“國防部二廳”也是保密局控制的公開單位。
北平站起義人員的結局不一:起義的一百多人並非全部自願參加勞動、學習改造。在當時混亂情況下,和平解放以后,各種人心理開始產生變化,進入改造學校后,表現並不相同。有的人,如徐宗堯是認真學習,真心向善,毫無保留,后安排適當工作,從1962年起任北京第三、四、五屆政協委員。
有的本身投誠就有條件,如潛伏組韓北辰,2月3日向北平市公安局交出電台、密碼本前,談條件要保証安全、要職務,受到徐宗堯斥責后不得已才交出。再如馮賢年,最早受徐策動,積極參加起義,對偵破潛伏組貢獻很大(無馮賢年很難獲取潛伏名單)。他是老資格,上下皆熟,人脈很廣,在清河農場勞動改造時,聽聞朝鮮戰爭爆發,又動搖起來,后悔起義。因他在華北地區特務系統中關系多,社會關系也廣,開始陰謀串聯改造中的舊部下暴動,計劃劫奪看守、警衛武器,沖出去上太行山打游擊,被偵破,1951年被鎮壓。這是很令人惋惜的,同時也說明保密局人員的改造是一個艱巨的過程,並不是僅僅起義了,就完全轉變投向革命陣營了。
轉瞬之間,七十年如白駒過隙,當年的這些胡同街道,有的經城市改建已完全消失了,有的仍然基本保持著原貌。看到這些遺跡,我們仍然難忘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貢獻,領導北平站起義的中共北平地下黨和投向光明的人!(朱小平)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