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羅銀青與《八月桂花遍地開》

胡遵遠 孫戎

2019年09月06日08:4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羅銀青與《八月桂花遍地開》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張燈又結彩呀,張燈又結彩呀,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這首《八月桂花遍地開》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誕生於大別山區的革命歷史歌曲,最初是為了慶祝蘇維埃成立而創作的。由於曲調優美、歌詞生動,這首歌很快就在豫東南革命根據地傳開了。后來,伴隨著紅軍的足跡傳遍了大江南北。它是以大別山民歌《八段錦》為曲調、依曲填詞而成的,詞作者就是羅銀青。

羅銀青(1894年-1952年),安徽省金寨縣(原屬河南省商城縣)南部斑竹園鎮沙堰大西沖人。羅銀青自幼聰明好學,甚得師長喜愛,后隨叔父羅師源攻讀私塾十余載。1926年,他到武漢與從事工運的共產黨員李梯雲一起,鼓動工人罷工。1927年春,他進入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夏秋之際結業后回鄉參加農運工作,並在沙堰洪覺庵大廟辦起了改良私塾,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工作。1928年冬,黨組織安排他在小河王氏祠辦學,他一面教書,一面在校內外發展黨員,壯大當地黨的隊伍。1929年5月,立夏節起義勝利后,為了興盛蘇區教育,黨組織指派他到果子園佛堂坳模范小學任校長。他擅長寫詩作歌,出口成章,是當地群眾眼中的大才子。

1929年的農歷八月,金寨西部地區的區鄉蘇維埃政權紛紛建立,人民群眾歡欣鼓舞,張燈結彩,熱烈慶祝自己的政府誕生。為了更好地宣傳教育和引導群眾,表達勞苦群眾翻身得解放和慶祝蘇維埃成立時的喜悅心情,時任商城縣委領導班子成員、紅三十二師黨委書記李梯雲和紅三十二師政治部主任漆禹源、縣委委員漆先棣等人研究決定,創作一首歌唱蘇維埃和紅軍的歌,在一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上演唱。后來,創作歌曲的任務交給了少共縣委書記徐乾。徐乾與少共縣委組織部長漆先棣、宣傳部長漆先平商量,讓佛堂坳模范小學校長、共產黨員羅銀青編寫。

羅銀青接到任務時,正好剛剛參加了鄉蘇維埃成立慶祝大會。當時,正值金秋時節,到處桂花盛開,香氣四溢,沁人心脾,鄉蘇維埃成立大會上人民群眾的歡樂情景仍在腦海中浮現,羅銀青觸景生情,心潮澎湃,才思涌動,哼著當地民歌《八段錦》的曲調,填寫了名為《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歌詞,寫好后他立即送交給李梯雲審閱。定稿后,由模范小學女教師陳覺民負責教唱,並編舞,教16名學生以打花棍的形式表演。

在斑竹園長嶺崗舉行的第一區蘇維埃成立大會上,《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歌舞表演十分成功,贏得觀眾熱烈掌聲。李梯雲當場對模范小學進行了嘉獎,並把教唱這首歌作為大會的一項內容。羅銀青把提前油印好的歌單分發給參會人員,並當場進行了教唱。會后,少共縣委將歌單發給各團支部、各鄉蘇維埃,讓大家一起學唱。自此,這首革命歌曲便在豫東南革命根據地流傳開來。

1931年2月,隨著根據地鞏固和革命發展的需要,羅銀青被調到赤南縣蘇維埃所在地、中共豫東南道委駐地湯家匯鎮,同何復舟同志一起,共辦赤南縣《紅日報》和石印館,羅銀青先后擔任報社編輯主任和石印館的謄寫主任等職。這期間,羅銀青名聲逐漸壯大,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著名文人。

1932年9月,鄂豫皖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國民黨陳繼承等部向湯家匯發動進攻。當時,身負重傷的羅銀青正在湯家匯醫院治療養傷。隨著戰斗越來越激烈,傷病員日益增加,醫院無力幫傷員轉移。羅銀青在心裡告訴自己:寧願身死荒山野谷,也不能落入敵手。於是,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他忍著傷痛,拖著病體離開醫院,躲進深山,藏在一個隱蔽的石洞裡。后來,幸遇一位蔡姓老人相助,才幸免一死。

敵人知道羅銀青在黨內的威望,到處張貼布告,懸賞五百大洋捉拿他。時隔不久,因偽保長羅宗勝向敵人告密,羅銀青被捕。在獄中,敵人對羅銀青嚴刑拷問,要他交出黨的地下組織人員名單,並要他寫出“自白書”。但任憑敵人使出各種伎倆,羅銀青始終寧死不屈、大義凜然,寫下了氣壯山河的《敢死文》,表白了自己的為人和志向:“針邪戒惡,筆下無情,今日敢作刀尖鬼﹔信守道義,固行共產,永世難將心性移……”惱羞成怒的敵人,咬牙切齒地放出狠話:“羅銀青這個共產黨員非殺不可!”

當地老百姓和進步人士,聽說敵人要殺害羅銀青,紛紛想辦法營救,后由鄉保長出面保出了羅銀青。羅銀青出獄后,有些“好心人”紛紛來勸他:“紅軍大部隊已經走了,你現在是孤掌難鳴,以后最好慢開口、少動筆……”

羅銀青聽后笑著回答:“寧填溝壑,不辱斯文!”

因在獄中備受敵人摧殘,羅銀青身體孱弱,后以教私塾蒙館為生。但他從未向苦難低頭,也從未放下手中的筆。他的革命意志始終沒有消退,革命之火始終在他心頭燃燒。在各個歷史時期,他都撰寫了大量的歌頌黨、歌頌人民、歌頌革命的詩文,以此與反動勢力抗爭,抒發自己祈盼光明的心情。除了《八月桂花遍地開》外,羅銀青還創作了《兵變歌》《窮人調》《小放牛》《婦女歌》等數十首歌詞,大都配以民間曲調,在當地廣為流傳。

1952年,羅銀青身患重病,時任華北空軍政治委員的漆遠渥自北京回故鄉探親,得知老師羅銀青病重,想去看望,可假期隻剩一天,路程遙遠,交通不便,隻好寫信慰問:“銀卿先生:先生該健康,家中人均致意!我近來自北京回故鄉省親,因為時間很短,不能親來拜望先生,深感抱歉,特來函問好……”信寫好后,漆遠渥特請家人步行送到羅銀青家中,並隨信帶去30元錢。羅銀青看到過去的學生現為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的漆遠渥寫給自己的信,眼含熱淚,十分激動,在病榻上寫道:

老邁徒悲志力衰,頻年憤憤總徘徊。

身處污泥防自染,腹藏攸思盼雲開。

山河改貌歌千曲,書信傳來笑滿腮。

英才濟濟黨陶鑄,桃李春風亦快哉。

不久后,病痛奪走了羅銀青的生命。他雖然未能看到“山河改貌歌千曲”的社會主義光輝前景,但他對黨的赤膽忠心、對革命事業的矢志不渝,連同他的《八月桂花遍地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革命人,為共產主義偉大事業不懈奮斗。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