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跨越時空的精神豐碑

——方志敏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李曉亮

2019年09月16日13:34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跨越時空的精神豐碑

方志敏烈士陵園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郊的梅嶺山麓,青鬆翠柏環繞之間,順山勢建有11層共157級花崗岩台階,象征著方志敏為共產主義奮斗的11個春秋和任贛東北特區蘇維埃主席至犧牲時的1570個日日夜夜,烈士墓就靜靜安臥在第9個平台上,墓碑上鐫刻著毛澤東親自題寫的7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方志敏烈士之墓”,墓前的大理石碑正中刻有烈士的簡歷,碑文如下:

方志敏烈士,江西省弋陽縣漆工鎮湖塘村人,生於一九00年。志敏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江西黨的組織的創始人之一,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者,歷任縣委書記、特委書記、省委書記、軍區司令員、紅十軍政委、閩浙皖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團委員、黨中央委員。一九三四年,紅七軍團和紅十軍團合編為北上抗日先遣隊,志敏同志任抗日先遣隊總司令。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志敏同志不幸被俘入獄,在獄中堅貞不屈,寫出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名著,於一九三五年八月六日在南昌英勇就義,表現了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和英雄氣概。志敏同志的一生,是共產主義者的戰斗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方志敏烈士永垂不朽!

                                                   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員會

                                                       江西省人民委員會

                                                            一九六五年

(一)

方志敏是我黨我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杰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受到黨的歷代領導人高度肯定。1964年,毛澤東親自為方志敏烈士題寫墓碑,稱贊方志敏是“有勇氣、有志氣而且是很有才華的共產黨人,他死的偉大,我很懷念他”。鄧小平為《方志敏文集》題寫過書名,江澤民贊嘆他有“何等堅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革命情操”,胡錦濤贊譽他是“我們黨的驕傲,人民的驕傲”。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讀過方志敏在獄中寫下的《清貧》,說每次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2019年5月到江西考察,當講到江西傳頌的革命先烈英雄故事時,第一個說起的就是方志敏犧牲前留下的錚錚誓言。方志敏之所以讓人感動難忘,不僅因為他曾擔任黨的領導人、為革命事業立下過汗馬功勞,還因為他的精神境界、文韜武略、崇高品德都堪為表率、使人敬服。

(二)

碑文雖然隻有簡潔明了的300多個字,但是它主題鮮明、脈絡清晰、內容豐富,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一是真實再現了方志敏的成長戰斗歷程。碑文開頭就點明了方志敏的立身之本——贛鄱紅土地上的優秀兒女,接著用朴素的語言,按照時間順序簡述了方志敏參加革命后的歷任職務,能夠從中窺見他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功績。二是突出彰顯了方志敏的英雄壯舉和崇高品質。方志敏在中央蘇區反“圍剿”失敗的情況下,於1934年11月18日臨危受命北上抗日,3個月時間轉戰南北,以萬余將士吸引調動國民黨重兵20余萬,大小戰斗數百次,堪稱英勇善戰。不幸被俘后,碑文用“堅貞不屈”4個字高度概括了他在獄中抗爭直至以身殉志的歷程,還專門記述了他的兩篇傳世著作:《可愛的中國》《清貧》,進一步凸顯了他對祖國母親的摯愛深情和堅守“清貧”的崇高品德。三是深情抒發了對方志敏的尊崇敬仰和緬懷追思。碑文的最后,對方志敏為國為民、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一生作出高度的評價,總結詮釋了方志敏的不朽功勛與歷史地位、初心使命與崇高信仰,充分肯定了他的光輝業績、英雄壯舉、崇高品格和精神境界,鼓舞后來者繼承和發揚方志敏烈士的精神,不懈奮斗、繼續前行。

(三)

今年是方志敏誕辰120周年,我們敬讀碑文,就要立足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征程,重新認識和解讀方志敏精神,使烈士的浩然正氣和崇高品格不斷綻放出新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跨越時空、永世長存。

“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方志敏是紅土地上農民的兒子,他了解農民、同情農民,走上革命道路后,逐步樹立了共產主義信仰,從此他的一切乃至生命都奉獻給了偉大的革命事業,不懼艱難、不畏犧牲、無怨無悔。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的血腥屠殺,年輕的中國共產黨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抉擇關口,但他毫無悲觀失望的情緒,隻身回鄉發動群眾進行武裝暴動,憑著“兩條半槍”鬧革命,建立老、新紅十軍兩支地方主力紅軍,創建了橫跨四省的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讓人尤為敬佩的是,即便在被俘入獄后,他仍在為革命事業嘔心瀝血,把“十余年斗爭的經驗,特別是這次失敗的血的教訓”,用筆寫出來貢獻給黨,“算我臨死前的一滴努力”,6個月的時間寫下16篇計14萬余字文稿,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永存,方志敏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他旺盛革命斗志的精神源泉。今天,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們學習方志敏,就是要學習他百折不撓、至死不悔的信念追求,面對“考驗”和“危險”,不因理想遙遠而放棄前行、不因道路崎嶇而終止征程,始終銘記烈士遺願、牢記入黨初心,保持對共產主義的永恆追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黨要我做什麼事,雖死不辭”。在方志敏眼中,共產黨是一個極其尊貴的名詞,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他生命中最可值得紀念的事情!他顧全大局,在贛東北革命根據地根基尚不穩固,經濟困難時,響應號召上交1000多兩黃金,節衣縮食為中央提供資助﹔中央蘇區反“圍剿”軍情危急需要支援時,他把親手創建的紅十軍調撥支援中央,部隊有情緒,還深入細致地做好說服和動員工作﹔他不懼犧牲,明知前路凶險,依然奉命率領抗日先遣隊北上,與7倍於己的敵軍血戰於懷玉山區,奮戰突圍后又為接應戰友率隊返回,不幸被捕﹔他堅貞不屈,在獄中面對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乃至蔣介石相繼勸降、誘以高官厚祿,他都視若糞土、斷然拒絕,最終從容就義。方志敏的一生,就是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使命的一曲英雄贊歌,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對黨“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真實寫照。我們學習方志敏,就是要學習他對黨忠誠的那種絕對和純粹,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始終聽黨指揮、對黨忠誠,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做到個體服從整體、局部服從全局、小我服從大我,做新時代改革偉業的堅定支持者和模范踐行者。

“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方志敏在創建根據地、進行革命斗爭的過程中,展現出驚人的創造力量。他善於從失敗中總結教訓,通過對大革命失敗的反省,總結出革命必須堅持武裝斗爭的道理,開創了先依靠農民武裝再建立正式紅軍的根據地建設模式,被毛澤東稱贊為“方志敏式”根據地﹔他實事求是、敢於創新,首次提出了“出敵不意,攻其不備,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十六字方針,獨創了農民革命團、發明了地雷戰、首創了蘇區股份制,創造了一整套建黨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他具有超前的思維和前瞻的眼光,在獄中寫下的《可愛的中國》,懷著對祖國母親的無限眷戀和對未來的計劃憧憬繪制出新中國的建設藍圖,種種設想今天都已一一實現。我們處在嶄新的時代,沒有現成的、成熟的模板可供復制參考,要像方志敏那樣,站上全局和發展的高度,眺望星辰大海、思考未來遠景,勇於打破陳規、敢於創造,始終保持一種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態,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謀劃新發展,才能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局面。

“苦算什麼,愈苦愈要干,愈苦我越快樂”。方志敏參加革命斗爭歲月正是形勢最嚴峻、斗爭最艱苦的年代,為了革命,他鞠躬盡瘁,二十幾歲就患了肺病,經常吐血,但他仍然是“干而復病,病好復干”,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事業中去。他經常廢寢忘食地工作,曾豪邁地說:“勝利的喜悅,簡直使人忘記一切疲勞和辛苦,就是幾天不吃飯也沒有什麼要緊。”他在敵人對根據地全面封鎖的極端困苦條件下,一邊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一邊想方設法解決農民購買農具、日用品物資匱乏、婚姻、小孩上學、白區遷入群眾安置、老弱病殘救濟等民生問題,“使群眾生活日漸向上”。他作為黨和軍隊的領袖,“經手的款項有數百萬元之多”,但都“一點一滴用之於革命事業”。第二次反“圍剿”時繳獲20多萬銀元、2000多兩黃金,卻依然和普通戰士一樣,每天隻有4分錢菜金、兜裡沒有一塊銅板。不幸被俘時,敵人對他從頭搜到腳,除了一支鋼筆和一塊舊懷表,什麼也沒有找到。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是靠無數像方志敏一樣的革命先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干出來的,更要靠我們無數后繼者一鍬一鎬、一磚一瓦去建設發展。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們絕不能忘了來時的路,必須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艱苦朴素、奮勇拼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系江西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