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走進鄂豫皖蘇區首府——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2019年09月19日09:3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9月16日下午,正在河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信陽市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靈,並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腳步,一起走進那段崢嶸歲月,重溫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大別忠魂 嶺嶺豐碑

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區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大別山區犧牲了近100萬人,按照鼎盛時期鄂豫皖根據地的350萬人計算,每3到4人中就有1人獻出了寶貴生命。在這近100萬革命烈士中,留下姓名的隻有130351人,其中湖北省犧牲59317人,河南省犧牲31748人,安徽省犧牲39286人。僅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新縣,就有5.5萬人為革命獻身,留下姓名的隻有11057人。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大別山軍民浴血奮戰,前仆后繼,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動人詩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先后爆發了黃麻起義、商南起義、六霍起義等100多次工農武裝起義,逐步創建了以新集(今河南省新縣縣城)為首府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以新集為首府的鄂豫皖蘇區達到鼎盛時期。根據地面積擴展到4萬平方公裡,人口350萬,主力紅軍45000余人,地方武裝20余萬,建立了3個市和27個縣級蘇維埃政權,成為黨在長江以北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根據地,也是僅次於中央蘇區的全國第二大根據地。

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紅二十八軍艱苦轉戰45個縣,牽制國民黨17萬正規軍,有力支援了紅軍的長征,鄂豫皖邊游擊區成為南方八省中面積最大的游擊區,使紅旗始終高高飄揚在大別山上。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五師在這裡開辟了抗日戰場,創建了豫鄂邊抗日根據地,面積曾擴展到9萬平方公裡,人口1300萬,成為我黨在中原孤懸敵后的獨立戰略區。1946年6月,中原部隊從這裡實施中原突圍,揭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

1947年,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部署,劉鄧大軍在陳粟、陳謝大軍的配合下,於8月7日,揮師南征,千裡躍進大別山,建立了以大別山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實現了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偉大歷史轉折。

無數仁人志士在大別山區洒下了熱血、留下了奮斗的足跡。在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內,建有紀念鄂豫皖蘇區為革命犧牲的13萬余英雄兒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建於1957年,碑身呈五邊形結構,碑高13.1米,碑身正北面為朱德的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星火燎原 蘇區形成

1921年到1931年期間,大別山區在黨的領導下創建了鄂豫皖蘇區。

1926年秋,新縣第一個秘密黨小組在箭廠河鄉竹林村野外小山丘上的一棵大鬆樹下建立。黨員吳煥先、石生財、佔以賢、吳先籌、肖崇善等人,經常在這片樹林裡集會、活動。次年2月,吳煥先等人又在這棵大鬆樹下挂起黨旗,成立了原箭廠河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吳煥先任支部書記,先后接納了兩批農民骨干分子入黨。

吳煥先(1907—1935),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四角曹門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開始在家鄉發展黨的組織,開展農民運動,建立了新縣第一個黨支部。他曾任中共黃安縣委書記、紅四軍十二師政治部主任等職。1934年,他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政委,與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率部開始長征。1935年8月21日,吳煥先在甘肅省涇川縣四坡村掩護大部隊渡河時,與敵人激戰,身中七彈,壯烈犧牲。吳煥先被稱為紅二十五軍軍魂,在革命斗爭中,他有六位親人犧牲。

大別山“江姐”晏春山的英勇事跡同樣令人感佩。晏春山(1893—1935),河南省新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積極協助革命軍建立柴山保根據地,帶領潘灣一帶農民參加“白沙關暴動”,后擔任光山縣弦南區四鄉蘇維埃婦女主席,組織婦女擁軍支前,曾一次就送30多個青年參加紅軍。1935年5月,她不幸被捕。敵人給她灌辣椒水、上壓杆、釘竹簽、燒烙鐵,她始終不屈服,后來敵人逼她帶路去尋找紅軍游擊隊,途中她高呼口號,跳下懸崖,壯烈犧牲。

在大別山區犧牲的烈士中,有一位名叫蔡申熙(1906—1932),湖南省醴陵縣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鄂豫皖蘇區參加指揮了第一至四次反“圍剿”作戰,是一位功勛卓著的軍事家,並為紅軍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1932年10月,在兩河口戰斗中,蔡申熙身負重傷。妻子曾廣瀾得知消息后趕到他的身邊,他看到妻子一直在悲痛地流淚,於是勸說道:“別難過,革命總會有犧牲的。你要永遠跟黨走,堅持下去。”不久,蔡申熙英勇犧牲。

為民施政 蓬勃發展

鄂豫皖分局、省委成立后,根據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醫療各項建設蓬勃發展,得到了群眾的擁護。

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內,有一份保存完整的書寫在青磚牆上的土地法令草案。這是1931年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頒布的《土地法令草案》。1932年初,法案傳到鄂豫皖根據地,紫雲區二鄉(今新縣箭廠河鄉方灣村)蘇維埃政府主席派秘書方思歸用毛筆把全文寫在了一面青磚牆上。農民們看到后十分雀躍,相互傳誦。在革命戰爭時期,群眾想方設法地保護它,用黃泥和稻草將其糊蓋,才得以保存。

1929年農歷八月,光山縣蘇維埃政府在新縣大朱家成立,這是鄂豫邊區的第一個工農民主政權,各地軍隊和群眾代表紛紛前來參加慶祝大會。一時間,大朱家稻場上紅旗飄揚、鑼鼓喧天,群眾載歌載舞。稻場旁有棵桂花樹,飄著花香,《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據大別山民歌《小小鯉魚壓紅鰓》的曲調編唱出來的,很快唱遍了大別山區,傳唱至全中國。

浴血奮戰 紅旗不倒

在蔣介石下令對根據地進行清剿,提出“血洗大別山”的口號,並在根據地實行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后,大別山區黨的領導一直在堅持,紅軍的斗爭一直在堅持,人民群眾對黨的擁護一直在堅持。

在殘酷的斗爭中,蘇區產生了黨政軍合一、靈活機動、使敵人難以對付的武裝工作便衣隊。便衣隊是鄂豫皖蘇區的一大創舉,一般由5-10人組成,他們熟悉民情、敵情、地形,扎根於群眾之中,擔負著為紅軍籌糧籌款、搜集情報、掩護紅軍傷病員等任務,被群眾稱為“流動的蘇維埃政府”。便衣隊處處為群眾著想,因而也得到了群眾的真心擁護。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便衣隊得到了保存和發展。到1937年春,鄂豫皖邊區的便衣隊發展到82個,共600余人,遍布鄂、豫、皖三省22個縣,成為黨和紅軍聯系群眾的橋梁。

在長期斗爭中,紅軍與人民群眾結成魚水般的軍民關系,群眾為了掩護紅軍傷病員,創造性地發明了多種以夾牆為掩護養傷的辦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箭廠河鄉的段沖夾牆。它建在房屋密集的村庄中間,門用幾塊土坯壘好或用衣櫃擋住,這樣傷病員就可以在夾牆裡安心養傷了。原福州軍區政委詹化雨將軍當年是手槍團團長,負傷后就是藏在夾牆裡,經群眾精心護理,傷愈后歸隊。

顧全大局 勇於犧牲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革命先輩依靠著大別山進行了英勇斗爭。

1946年冬天,中原地區遇到罕見的大風雪,敵人封鎖了所有的村庄、道路,企圖利用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困阻我方游擊隊。而我方游擊隊則採用倒穿草鞋或拖著鬆樹枝掃平腳印等方法,防止敵人搜山時發現游擊隊員的蹤跡,與敵人艱難周旋。

被稱為是大別山“紅旗不倒”標志性人物的劉名榜,從參加革命到全國解放,一直戰斗在大別山長達20多年。由於他的卓越貢獻,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他,並稱他是“堅持大別山斗爭的一面旗幟”。根據毛主席的指示,1958年八一電影制片廠以他為原型拍攝了電影《五更寒》,再現了劉名榜帶領游擊隊在大別山堅持斗爭的故事。

1947年8月7日,劉鄧大軍揮師南征,以銳不可當之勢沖過隴海路,跨越黃泛區,強渡沙河、汝河、淮河,8月底勝利到達大別山區,完成了千裡躍進的戰略任務。

劉鄧大軍克服重重困難,依靠大別山人民,創建了大別山根據地,使解放戰爭從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但同時,我方也付出了巨大代價。進入大別山時的12萬大軍,半年后轉出大別山時不足6萬人。正是無數革命先輩英勇無畏的犧牲,才換來了一次次勝利,才有了今日美好幸福的生活。(記者 焦翊丹)

(責編:王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