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改造我們的學習到全黨來一個大學習

管筱璞

2019年09月26日07:5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從改造我們的學習到全黨來一個大學習

延安時期,八路軍指戰員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理論。(資料圖片)

2019年春節期間,讀者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閱讀大廳內看書學習。

新華社發(陳曉根 攝)

“我主張將我們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了題為《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

“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毛澤東開宗明義點出了中國共產黨所提倡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一篇《改造我們的學習》,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人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

“三邊有三寶:食鹽、皮毛和甘草。”運鹽賣鹽、用鹽交換外貨是陝甘寧邊區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為了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1941年5月,邊區政府作出動員邊區人民運銷六十萬馱食鹽的決定。個別干部心懷疑慮,認為用牲口長途運鹽得不償失,工作進展遲滯。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了解運鹽情況,以便制定相應政策,毛澤東讓西北局的同志寫一份關於運鹽的調查報告。8月13日,在邊區政府工作的高克林找到剛從定邊縣鹽池運鹽歸來的城關區副區長魯忠才等三人,了解他們帶隊運鹽的具體情況。經過算賬,他們發現:一隻能馱150斤鹽的毛驢,運一趟可賺115元﹔好驢賺得多,弱驢賺得少。這一結論証明邊區政府的運鹽計劃、估計、辦法是完全正確的。

高克林根據記錄整理了運鹽過程、沿途困難、經驗教訓等七方面情況,形成調查報告,送往延安。毛澤東看到這份不足3000字的報告后高度評價:“我們需要的是這類東西,而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夸夸其談’,而不是那些黨八股。”他將其定名為《魯忠才長征記》,並附上按語交《解放日報》發表。

從延安時期開始,全黨學習風氣的大改變,大大提升了黨員干部理論水平和基本素質,推動黨達到空前的統一和團結。

隨著全國革命的勝利,黨的主要任務轉變為全面管理和領導建設新國家。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強調:面臨新的任務和考驗,全黨必須努力和善於學習,“如果我們在生產工作上無知,不能很快地學會生產工作,不能使生產事業盡可能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獲得確實的成績”,“那我們就不能維持政權,我們就會站不住腳,我們就會要失敗”。

在每一個重大轉折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一次學習,又極大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實現大發展大進步。

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發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同時刊發評論員文章《偉大轉變和重新學習》:“四個現代化,是一場根本改變我國經濟和技術落后面貌的偉大革命。這場大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變目前落后的生產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筑,改變社會結構,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的管理方式,改變人們的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而這一切,對我們來說,完全是新東西,需要重新學習。”

學什麼?文章提出,在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同時,廣大黨員干部還需要抓經濟理論、科學技術和管理三方面的學習。

1994年,蘇州城東還是一片遍布茭白、菱藕的水窪地。當年2月26日,中國和新加坡簽署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這裡成為學習借鑒新加坡經驗的試驗田。

從填進第一方土、打下第一根樁起,園區就開始向新加坡虛心取經。4月20日,蘇州向新加坡派出首批10名學員,學習城市規劃管理。與此同時,中新兩國的規劃專家組劃著小船在園區實地勘察。在新加坡專家建議下,園區整體平均墊高95厘米,達到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汛標准。1999年,蘇州城普降大雨,唯一沒有被淹的就是園區。今天,在園區規劃展示館陳列著兩張規劃圖,一張是1994年編制園區總體規劃時設計師手繪的金雞湖遠景圖,一張是2014年園區建成后的實景圖。兩者相似度高達90%,詮釋了什麼叫“一張藍圖繪到底”。

園區管委會原副主任潘雲官回憶這段歷史,用了“革命”二字:學習帶來了一場思想觀念革命。從管理衙門到服務窗口的地位轉變,從管理者到服務員的角色轉變,園區摒棄政府部門朝南坐的積弊,從幫助投資者獲得滿意的回報出發,打造符合國際商務活動的通行規則。2018年,在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中,蘇州工業園區位列全國第一。

在革命中學習革命,在建設中學習建設,在改革中學習改革,在開放中學習開放,學習在我們黨發展壯大的重要歷史關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進入新時代,中國處在“富起來”向“強起來”發展的關鍵階段,隻有始終保持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加強學習的緊迫感,才能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始終成為最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及其常態化制度化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中央一鼓作氣抓教育,推動全黨學習不斷深入、形成常態。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十九大閉幕后第三天,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號召:“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全黨來一個大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隨著一滴水落下激起層層漣漪,手機屏幕上一句古訓映入眼帘——2019年初,這個叫“學習強國”的學習平台“火”了,超過1.3億用戶主動學習、積極打卡。

打開“學習強國”客戶端,既有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活動的報道與解讀,也有圍繞中國夢、中國精神等數十個主題的總書記論述摘編,還有中央最新重要會議和文件精神解讀。這裡,是學習交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園地。

開國大典的禮炮為什麼要鳴放28響?上海解放初期為什麼會發生“米棉之戰”?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如何制定的?通過“視聽學習”板塊收錄的《開國大典》《新中國1949》等紀錄片,這些問題全能找到答案。央視正在熱播的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也在“學習強國”同步更新。

這是一個慕課平台,集納來自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和高校的近200種課程,涵蓋了政治經濟、理工農醫、人文哲學等領域。“國圖公開課”中,《怎樣認識故宮》《絲綢之路與絲路之綢》《玩出來的智慧——人類思維的三次飛躍》最受歡迎。“每日金句”“每日評論”“每日科技名詞”等欄目,內容短小精煉,便於用戶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搬到線上,“學習強國”讓學習有組織、有管理、有指導、有服務,更多樣、更個性、更智能、更便捷。

“我們好多同志總以為隻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就算盡了我們對黨的全部責任,這種想法是很不全面的。”陳雲在《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一文中指出,“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讀書,不把工作和學習聯系起來,工作的意義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斷改進。”

今天,學習正在成為共產黨人的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好學才能上進。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我們黨之所以能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學習是一個重要原因。越是關鍵節點,越強調加強學習,這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強大的政治優勢。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新時代,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以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凝聚起全民族奮進向上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責編:吳兆飛、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