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前
2019年09月26日08:11 來源:人民政協報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為一顆五角星、齒輪和麥穗、四面紅旗和緞帶、中國地圖和地球、“1949”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成的圖案。
其中,一顆五角星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齒輪和麥穗表示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和緞帶表示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的大團結大聯合﹔中國地圖和地球表示全國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1949”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分別為誕生時間、名稱。
2019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年,政協會徽作為人民政協的象征和標志,也已經使用了70年。
張仃、周令釗設計政協會徽
政協會徽是由張仃、周令釗兩位先生設計的,是新中國最早的標志。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成立並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選出毛澤東等21人組成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新政協成立各項籌備工作隨即開展起來。關於定制會議紀念章、會徽等事項,1949年7月2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常務委員會副秘書長齊燕銘召開秘書長辦公室第五次工作會議,決定將會徽設計工作交給文娛布置科科長和中南海俱樂部主任鐘靈同志負責,會議明確會徽的含義為:“無產階級所領導的以工農為基礎的民主階層大團結”。
在鐘靈同志的直接組織下,新政協會徽圖案選定了由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張仃教授、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周令釗教授(新中國成立后,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合並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的由紅星、齒輪、嘉禾、紅旗和中國地圖等構成的圖稿。張仃、周令釗在其所設計的新政協會徽圖稿上所作的說明為:“1.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2.齒輪、嘉禾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3.四面紅旗表示四個階級大聯合﹔4.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7月20日。”張仃時年32歲,周令釗30歲,兩人還承擔了有關新中國成立的其他美術設計工作。
張仃和周令釗設計的新政協會徽圖稿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的重視和認可。7月25日,在綜合草案之二、之三形成的新政協會徽草案之四上,周恩來同志批示:“燕銘:主席贊成此草案,隻請將天藍色稍淡點或即用此色亦無不可,望即以此圖樣送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傳觀通過。”會徽設計圖稿在傳觀時,朱德同志在會徽圖案的說明稿上批示:“這個好(稍橢圓一點)”。
新政協會徽圖稿獲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傳觀通過后,有關會徽的各項制作工作隨即進行。1949年7月26日,鐘靈同志在張仃和周令釗的會徽設計說明稿上寫道:“已通過,擬請張仃同志繪出黑圖以便制鋅版燙金用……”7月28日,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庶務處處長周子健同志寫信給張仃同志:“以下工作請於近三日費神設計:(一)大會紀念冊燙金封面(式樣大小已由鐘靈同志設計好,只是封面的版樣設計)。(二)會場大燈、日光燈管排列形式。(三)會徽黑圖及縮制之大小(要考慮到紀念冊用,代表証用及信封信箋便條上各種用途)。(四)紀念章制法說明及大小。”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會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大會會場首次懸挂了會徽,同時,在懷仁堂大門和中南海新華門也懸挂了會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們的代表証上也印制了會徽。
政協會徽在使用中逐漸規范
1963年12月,人民日報轉來一封群眾來信,指出政協會徽中的中國地圖與當時現行的地圖不一致之處。收到來信后,政協秘書處請國家測繪總局和地圖出版社研究,提出圖樣以供參考選用。政協秘書處按照修改后的圖樣要求重新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和“政協會徽復制圖樣”,於1965年8月,將新的會徽圖案和制作尺寸,函告了政協各省、市、自治區委員會。通知中說:“各級政協在懸挂政協會徽(不要求一律懸挂)時,均請以此圖為准。”同時,還修改了大會會場上懸挂的會徽。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人民政協也結束了長達10年的停頓狀態。隨著人民政協工作的不斷恢復和發展,各地政協紛紛詢問:今后開會,挂不挂領袖像?如果不挂領袖像,是挂政協會徽還是挂國徽?對此,中央並沒有明文規定。但政協秘書處了解到,1980年2月中央舉行十一屆五中全會時,沒有挂領袖像﹔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也沒有挂領袖像,而挂了國徽。1980年4月,在政協秘書處寫給劉寧一副秘書長並劉瀾濤秘書長的報告中提出:“根據這個新情況,我們認為政協今后開會,也應該仿照執行,可不挂領袖像而挂會徽。”“我們政協全國委員會舉行大會時在主席台上懸挂會徽,將來政協修建大門時也可考慮挂會徽。”並建議“各地政協開會時如何辦,請他們自己決定,我們不做統一規定,但可以懸挂會徽。”1980年8月28日至9月12日召開五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時,政協秘書處重新制作並在會場懸挂了政協會徽。
與此同時,地方政協還建議全國政協對懸挂會徽、機關名稱牌匾、印章尺度等作出規定。對此,1981年1月,全國政協辦公廳印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關於縣級以上各級地方委員會懸挂會徽、牌子和印章尺度的規定》,第一次明確提出:“中國人民政協縣級以上各級地方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常務委員會議的會場和委員會所在地懸挂會徽的問題,不作統一規定,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懸挂會徽,會徽應懸挂在會場和機關正門上方正中處。”關於會徽的大小,也有明確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懸挂的會徽直徑為80公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委員會懸挂的會徽,直徑為60公分。會場懸挂的會徽的尺度,根據需要確定。”同時,印發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和“政協會徽復制圖樣”,會徽說明為:“(一)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二)齒輪、嘉禾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三)四面紅旗表示四個階級大聯合。(四)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
2011年12月,針對有關反映政協會徽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樣式不統一、要素不完整、制作不規范的問題,全國政協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使用樣式的通知》,要求:“一、政協會徽要嚴格按照《政協會徽圖樣》制作。二、政協會徽不得用於商標、廣告,日常生活的陳設布置,私人慶吊活動,以及其他與政協活動無關的場合。三、各級政協組織要嚴格對照《政協會徽圖樣》,對使用政協會徽的各種場合、報紙書刊、電子音像制品、門戶網站等進行檢查、糾正,確保政協會徽使用樣式的規范”,並隨通知印發了《政協會徽圖樣》。此次印發的《政協會徽圖樣》第一次明確會徽的具體色值,去掉了會徽的四條說明。
周令釗對政協會徽圖案的再審視
因人民大會堂大禮堂召開政協全體會議時懸挂的政協會徽已使用30多年,破損嚴重,無法修復,2016年9月,全國政協辦公廳開始重新制作人民大會堂大禮堂召開政協全體會議時懸挂的政協會徽,具體設計和監制工作交由中央美術學院承擔。
中央美術學院組成了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領銜的設計團隊,由2008年奧運會獎牌設計者杭海教授具體負責,工作內容為設計會徽立體模型,規范會徽圖案中的各項構成,編制符合當前工藝水平的政協會徽制作規范和技術標准。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團隊根據全國政協1965年、1981年、2011年印發的政協會徽圖樣,重新繪制了政協會徽圖案,對會徽中的紅星、齒輪、麥穗、紅旗、文字等構成,在線條、顏色、對稱等方面進行了優化、調整。2016年11月,中央美術學院和全國政協辦公廳秘書局有關工作人員就此工作專程拜訪了會徽的設計者之一周令釗老先生。周老先生時年97歲,身體健康、頭腦清晰,對中央美術學院重新繪制的政協會徽圖案一共提出5條建議:一是會徽緞帶的邊沿應該由白色改為紅色﹔二是會徽中的四面紅旗應該有飄動感,上邊沿應有一定的弧度﹔三是會徽的下部外輪廓的金線應該加粗,表現出會徽的整體性﹔四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字體沿用原來的字體,顏色應該用黑色,與會徽上部齒輪深藍色相呼應,字體可稍微加粗﹔五是中國地圖與紅旗太接近,要有一定的留白。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團隊高度重視周令釗老先生的意見,除“會徽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字體顏色應該用黑色”的建議未採納外,基本吸納了周令釗老先生的意見,形成了新的規范的政協會徽圖案。與以前圖案相比,規范后的會徽圖案有兩處明顯變化:一是會徽緞帶邊緣轉折處的白底變成紅底﹔二是會徽下部外輪廓線由細變粗,與會徽上部外輪廓線保持一致。從整體視覺效果而言,會徽圖案更加飽滿、庄重。據此圖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了會徽立體模型,於2017年9月經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十六次秘書長會議審議通過。
新時代政協會徽的進一步完善
2018年3月15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修訂后的政協章程首次寫入會徽一章,共三條,對會徽的構成、含義作了表述,對會徽的使用提出原則要求。這是新時代根據統一戰線內部構成和人民政協性質任務的發展變化,對會徽構成的含義所作的與時俱進的修改,以政協章程的形式規定下來,有利於維護會徽的尊嚴,增強會徽使用的規范性和嚴肅性。
為做好新修訂章程的落實工作,2018年4月,全國政協辦公廳秘書局起草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制作和使用規定》,在吸納了政協歷史上對會徽和會徽圖案使用的有關要求和規定、總結了會徽近70年的使用實踐的基礎上,對會徽和會徽圖案的使用加以全面規范。同時,編制了符合當前工藝技術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制作規范》,作為《使用規定》的附件。《會徽制作規范》明確了會徽圖案的顏色、表現形式、單色使用、特殊工藝印刷,首次提出會徽的立體制作的技術標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制作和使用規定》於2018年6月經十三屆全國政協第四次秘書長會議審議通過並印發各省(市、區)政協委員會。
回顧政協會徽的歷史,無論是設計之初所提出的“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齒輪、嘉禾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表示四個階級大聯合﹔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還是新時代的“一顆五角星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齒輪和麥穗表示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和緞帶表示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的大團結大聯合﹔中國地圖和地球表示全國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新內涵,都始終表明,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堅持大團結大聯合、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礡力量始終是人民政協的初心所在、使命所在。
(作者系全國政協辦公廳干部)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