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聆聽文物中的紅色故事

2019年09月27日07:5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聆聽文物中的紅色故事

圖為“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錦幛(國家一級文物)。

圖為吳煥先用過的懷表(國家一級文物)。

圖為陳波的黨証(國家二級文物)。

鄂豫皖蘇區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領導創建的根據地之一,誕生了多支紅軍主力,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了解鄂豫皖蘇區的革命歷史——

“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錦幛

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裡珍藏著一面抗戰時期“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錦幛,上有3000多人的簽名。錦幛是用兩塊紅色平板布縫制的,長4米,寬1.5米,幛面上縫著用黃平布剪成的標語“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錦幛上款為“紀念七一、七七獻給中國共產黨山東省濟寧市委員會”,下款為“濟寧市第三區全體市民鞠躬”,字體均為隸書。另在幛面上有用毛筆豎排楷書山東濟寧市民3357個名字。原本錦幛上縫有一枚直徑約0.9米的不規則大五角星,后該五角星被共產黨員張世全取走。

這是濟寧市民為紀念“七一”“七七”獻給濟寧市委的錦幛。1941年,山東濟寧3357位市民為紀念建黨20周年和七七事變4周年,聯合在“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錦幛上簽名,當時正值國民黨發動反共高潮,濟寧處於國統區,斗爭形勢非常嚴峻,黨組織指派河南新縣籍共產黨員張世全將此錦幛送回家鄉——鄂豫皖根據地收藏。

張世亮是張世全的弟弟,新縣一位普通農民。張世全在隨紅四方面軍西征后,一直杳無音信。1941年9月的一天夜晚,勞累一天的張世亮剛剛睡下,外面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將他驚醒,原來是久未謀面的哥哥張世全回來了。與張世全一起的還有兩個人,進門后,張世全連水也顧不上喝,就對張世亮說:“老二,我這次回來主要是為了送一樣東西給你保管。”說著,張世全拿出一面錦幛,並且鄭重地叮囑:“這面錦幛很重要,你千萬不能丟。若是丟了,不光咱們有生命危險,錦幛上還有3000多人的名字,他們都將命在旦夕。我相信革命一定能成功,等革命勝利了我再來取。現在我把上面的五角星摘下來帶走,萬一我遭遇不幸,日后有人拿著這顆五角星來,你才可以把錦幛交給他。”說完這番話,張世全放下錦幛,便匆匆離開了。誰想這一別,竟是他們兄弟二人的永別。

張世全走后,張世亮當即找了一件衣服將錦幛仔細包好,藏進后山一個洞裡。過了幾天,張世亮怕山洞不安全,他又連夜將錦幛取回家,在家裡灶口挖了一個三尺多深的坑,在坑裡放了一隻小凳子,將錦幛包起來放在凳子上,為了防潮,又在凳子下墊上一層干石灰,再用柴草蓋在錦幛上,最后用干土把坑口填好。隔一段時間,張世亮就檢查一下錦幛是否受潮。就這樣,錦幛一直被完好保存了幾十年,直到1984年張世亮病重,才把這件事告訴兒子,並將錦幛捐獻給新縣政府。

這面錦幛上的“永遠跟著共產黨走”的誓言,充分表明了濟寧市民和張世全等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抗日戰爭一定會勝利!革命一定會成功!

吳煥先用過的懷表

這是紅25軍軍長吳煥先用過的懷表,直徑5厘米,圓形,鋼質,黑色表盤,它是吳煥先指揮郭家河戰斗時用來計時的。

吳煥先(1907年—1935年),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四角曹門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開始在家鄉發展黨的組織,開展農民運動,建立了鄂豫邊中心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他曾任中共黃安縣委書記、紅4軍12師政治部主任等職。1934年,他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政委,與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率部開始長征。1935年8月21日,吳煥先在甘肅涇川四坡村戰斗中英勇犧牲。

1933年3月初,中共鄂豫皖省委總結經驗,認為根據地和紅軍的元氣已初步恢復。為徹底粉碎敵人的大規模劃區“清剿”,以保衛和發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策應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決定向敵人大舉反擊。

1933年3月4日,國民黨第35師103旅205團、104旅207團進佔光山縣南部的郭家河村(現河南新縣郭家河鄉),接替第89師的布防任務。鄂豫皖省委和紅25軍首長分析了情況,認為敵軍剛到郭家河,人地生疏,立足未穩,戰斗力較弱,並且紅25軍經過一段時間休整、補充,士氣旺盛,此外郭家河是我黨的老根據地,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據此,鄂豫皖省委和紅25軍首長果斷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戰機,集中全軍力量殲滅敵人。

按照作戰部署,紅25軍連夜集結到光山縣新集(現新縣縣城)以南一帶,第74師和軍特務營負責進攻郭家河的敵軍,第75師負責阻擊可能由新集出擊的敵軍援兵。3月5日晚,紅25軍軍長吳煥先為戰士們做戰前動員,號召全軍指戰員英勇對敵,打好全軍集中兵力作戰的第一仗。當晚,吳煥先將自己隨身攜帶的懷表交給光山縣委委員陸漢清,讓其速到郭家河灣店村聯系弦南區獨立團、地方武裝和當地群眾,准備3月6日拂曉向敵軍發起進攻。地方武裝以此表計時,3月6日拂曉,以合圍之勢准時向郭家河東南羊人岩警戒的一個營發起猛烈攻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敵軍被全部殲滅。郭家河一戰,為紅25軍重建后的首次大捷。

這隻懷表在打贏郭家河戰斗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當地軍民稱其為“勝利的表”。戰后,吳煥先將懷表交由陸漢清保存。

國民黨發動第五次“圍剿”時,國共戰爭進入白熱化。陸漢清將懷表托付給大姐陸華清,並告訴她:“這塊‘勝利的表’一定要保存好,將來是要重見光明的。”1936年,陸漢清因叛徒告密被捕,后英勇就義。1969年12月,陸華清將懷表交給灣店村文物保護小組負責人、共產黨員張愛華收藏,2000年7月,張愛華將懷表捐獻給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一張血染的黨証

這是一張特殊的黨証,上面沾滿血漬,它的主人就是開國將帥中13位獨臂將軍之一的陳波。黨証布制,長方形,中上方印有兩顆五角星、列寧和斯大林頭像及黨証字樣,下方印有一個寬11.5厘米、高10厘米的長方形表格,欄內寫有持証人的姓名、參軍入黨時間、頒發單位及頒發時間等。

這張黨証是1934年由川陝蘇區黨組織頒發給優秀共產黨員的,當時共頒發了2000張,但新中國成立后僅保存下這一張。2010年,陳波將軍之子陳鐵生將黨証捐獻給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陳波,原名陳漢清,河南省新縣人。1929年春,20歲的陳波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他調任紅四方面軍參謀處書記(即參謀),后被選為紅四方面軍參謀處黨支部書記兼黨小組組長。

1934年10月,在川陝蘇區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紅四方面軍黨組織為激勵廣大黨員奮勇對敵,決定給優秀黨員簽發黨証,這也是黨組織對黨員的一次全面考核。在支部會上,宣傳委員徐向前說:“我們的支部書記陳漢清同志工作積極,作戰勇敢,同意發給黨証。”就這樣,陳波和其他幾位黨員領到了首批黨証。陳波十分珍惜這份榮譽,他特地縫制了一個小皮囊系在腰帶上,專門放置黨証和黨費。

1941年3月的一天,時任八路軍前總特務團副團長的陳波向戰士們介紹完滾雷的使用方法后,帶頭進行滾雷試驗,他命令大家后退300米,然后抱起西瓜大的滾雷向山丘走去,這時團長歐治富攔住他:“這是新制的,有危險,我來吧!”陳波搖搖頭,說:“你是一團之長,還是我來吧!”陳波待大家進入安全區后,開始按雷、擦火,隻聽“嘣”的一聲,試驗的滾雷突然爆炸,陳波當即倒在血泊中。經過搶救,身負重傷的陳波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但僅剩一隻胳膊和兩條無法彎曲的殘腿。蘇醒后的陳波,第一時間用僅剩的右手摸了摸腰帶,然后焦急地問護士:“我的小皮囊呢?”護士不明其意,陳波解釋說:“我腰帶上的。”護士將他的血衣翻遍,終於找到被鮮血浸透的小皮囊,裡面的黨証已被染紅。

負傷后的陳波雖然不能像從前那樣沖鋒陷陣,但他並不氣餒,決心要為黨做更多的工作。由於從小家境貧寒,從沒進過校門的陳波在參軍前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次養傷的時間成為他學習文化的極好時機,一本《論持久戰》既是政治和軍事的教科書,又是文化讀本。失去左手,他便用木尺壓平書本﹔沒有老師,醫生護士就是教員。

半年后,陳波“畢業了”,並成為一所“榮譽軍人”學校的校長。從此,他帶領30多名殘疾軍人在河北的一個小山村養傷治病、練文習武。在這裡,陳波學會了爬山、騎馬和單臂射擊。1944年,隨著日軍侵略日益加劇,黨中央命令陳波等人轉移到延安養傷。陳波等人在沒有部隊護送的情況下,憑借智慧英勇對敵,一次次闖過敵人的封鎖線,最終順利到達延安。延安的老戰友見到陳波后,激動不已:“面對那麼多鬼子的圍追堵截,你們創造了奇跡。”

抗戰勝利前夕,蔣介石為搶奪東北的抗戰果實,向東北大肆增兵,我黨緊急組建了“赴東北工作干部團”(東干團)支援東北。陳波當即向上級提出參加“東干團”的請求,領導似乎故意考驗他,走到院子裡,指著一匹烈馬說:“上馬兜一圈,不從馬上摔下來,就讓你去。”陳波接過缰繩,右手一按馬背,稍一縱身便躍上去,10多分鐘后他騎馬回到了原地……就這樣,陳波成了“東干團”的一名成員。日軍投降時,按照黨的指示,陳波接到看管日軍一個軍用倉庫的任務,他隻身一人日夜守衛,既防火防盜又要防備敵人突襲。后來,支援東北的359旅官兵趕到,正當戰士為槍支彈藥和軍需物資而愁眉不展時,陳波揮動著右手:“這裡有。”我軍官兵不僅得到了充足的物資,更從這名身殘志堅的共產黨人身上得到了莫大的激勵。

多少次,行軍作戰的汗水把黨証浸透﹔多少次,沿途的風雪奇寒把黨証上的汗水又凝成冰凌。陳波懷揣這張黨証,沖鋒陷陣,勇闖難關。

這張黨証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見証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轉變,也見証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黨的一片赤誠忠心。

(本文由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提供,河南省新縣紀委監委岳鋒、孫立建整理)

(責編:吳兆飛、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