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重慶談判:毛澤東彌天大勇赴渝州

匡麗娜

2019年10月14日14:20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重慶談判:毛澤東彌天大勇赴渝州

毛澤東飛赴重慶談判時在延安機場。(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

開欄語

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近代以來,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史進程中,大批革命先輩和仁人志士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戰斗足跡,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給重慶留下一座彌足珍貴的“紅色富礦”,也為新時代重慶的更大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歷史文化支撐。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和革命精神,本報自今日起推出“講紅色故事、講革命精神”全媒體報道,講述革命先輩和仁人志士在重慶的紅色故事,塑造重慶城市精神,凝聚重慶發展共識,激發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1945年10月8日,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重慶談判即將結束。毛澤東、周恩來在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大禮堂出席歡送晚宴,氣氛熱烈。晚宴后,張治中邀請毛澤東觀看文藝演出。

當晚8點,演出漸入高潮。突然,一位身材魁梧、形色匆匆的中年男子步入劇場,向中共首席談判代表周恩來附耳低語:下午6點左右,辦事處秘書李少石從沙坪壩回紅岩村途中,遭遇“刺殺”,送醫院搶救無效,不幸遇難。

周恩來聽后不覺一震,李少石是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的女婿,其外形從側面看,與周恩來有幾分相似。這件事是否是針對他策劃的?有沒有政治背景?它是否意味著國民黨高層對國共關系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毛澤東是否能夠順利地離開重慶返回延安?一連串的問號,涌上周恩來的心頭。

為了避免驚動毛澤東,周恩來立即沉著地離開會場,找到負責治安警衛的國民黨憲兵司令張鎮,向他提出嚴正質問和抗議。

如果做出最大讓步還不行,就“准備坐班房”

“重慶談判還要從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說起。”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征研一處主任科員高大紅說。

1945年8月10日,日本即將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到重慶。此時,蔣介石先下手為強,作出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一連給毛澤東發了三次電報,邀請毛澤東赴重慶進行談判。

高大紅介紹,蔣介石這三封電報,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是蔣介石擺下了一場“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的鴻門宴。毛澤東如果不來,蔣介石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把“不要和平”、挑起內戰的罪名扣到共產黨和毛澤東身上。來了,又無異於深入龍潭虎穴。

面對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共中央政治局接連召開會議進行討論。

為了國內和平、民主、團結的實現,毛澤東毅然決定,接受蔣介石的邀請,深入虎穴!他認為“去,這樣可以取得全部主動權。要充分估計到蔣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簽字之手在我。”“由於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外國的干預四個條件,這次去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與此同時,毛澤東也做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如果做出最大讓步還不行,就“准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裡辦點事。”

毛澤東的發言一錘定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時決定,由周恩來、王若飛陪同毛澤東前往重慶進行談判。作為一名有著深謀遠慮的戰略家,毛澤東鄭重地向中央建議,他離開延安期間,由劉少奇代理黨中央主席職務﹔中共中央書記處增補陳雲、彭真為候補書記,以便在毛澤東、周恩來都不在的情況下,書記處還能正常運轉、高效決策,指揮全黨繼續奮斗。

歷經四十多天的艱苦談判,國共雙方基本達成協議

1945年8月28日下午3點36分,毛澤東、周恩來一行乘坐的476650號軍用飛機在重慶九龍坡機場著陸。頭戴灰色拿破侖帽、身著中山裝的毛澤東第一個走出機艙,並向在場的人們揮手致意。

這是一件轟動國內外的大事,使許多人真正認清了中國共產黨謀求和平的真誠願望,受到輿論的熱烈贊譽。詩人柳亞子賦詩,稱頌毛澤東的這一行動是“彌天大勇”。

重慶談判的過程十分艱難曲折。歷經40多天的艱苦談判,國共雙方基本達成協議,准備簽署《雙十協定》。然而就在協議簽署的前兩天,為毛澤東舉行歡送宴會時,發生了李少石遇害事件。

10月9日,案情基本查清,這是一次交通事故引發的偶然事件,並沒有復雜政治背景。10月11日下午,毛澤東安全返回延安。

“從近年新發現的史料來看,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的心情可謂波瀾起伏,他也的確曾經考慮過趁談判之機扣押毛澤東的方案。”高大紅稱,在1945年9月27日的日記中,蔣介石寫到:“如此罪大惡極之禍首,……如不加審治,何以對我為抗戰而死軍民在天之靈耶?”但經過反復權衡掂量,直到10月6日蔣介石才放棄了這個打算。

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曾經詢問老朋友章士釗對時局的看法,章士釗在毛澤東手心裡輕輕地寫了八個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具有正義感的中國人,也默默地關心著毛澤東。比如,在國民政府行政院工作的錢劍夫,聽說毛澤東在桂園會客的間隙,喜歡走出桂園大門,在警戒范圍之外散步。他敏銳地意識到,國民黨內部各派系對重慶談判的態度並不一致,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下,毛澤東的這一舉動十分危險,他立刻請朋友帶給毛澤東一個字條:“晨風加厲,白露為霜﹔伏莽堪虞,為國珍重。”毛澤東看到字條后,立刻會意,再未輕易走出桂園大門。

重慶談判是人民力量的一次勝利

重慶談判是人民力量的一次勝利。國民黨當局表示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同意結束國民黨的“訓政”,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也廣泛會見各界知名人士,開展多層次的統戰工作,展現出中國共產黨領袖的風採,有力地推動了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運動,為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人心。

高大紅說,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毛澤東為了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深入虎穴、以身犯險,體現了革命領袖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體現了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的大智大勇。這一切,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激勵我們走向更加光輝的未來。

(責編:常雪梅、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