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劉伯承:意志如鋼的“軍神”

2019年11月04日14:20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劉伯承:意志如鋼的“軍神”

“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一代名將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關羽的意志力讓人驚嘆。

“《三國演義》畢竟是文學作品,難免有虛構的成分。然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劉伯承元帥,卻在重慶留下了一段比‘刮骨療毒’更加驚人的真實故事,並因此被譽為‘軍神’。”近日,劉伯承同志紀念館管理處文物科科長付世權向我們講述了劉帥“軍神”稱號的來歷。

不幸受傷的川軍將領

時光回溯到1915年12月底,袁世凱公然宣布復辟帝制。為保衛辛亥革命成果,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號召全國人民起來斗爭。

1916年初,劉伯承奉孫中山之命回到四川,組織武裝起義。“當年3月20日,為響應雲南護國軍入川,劉伯承指揮川東護國軍第四支隊在豐都與北洋軍閥部隊激戰。敵軍人數是護國軍數倍,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付世權介紹,劉伯承奮勇當先,親臨第一線指揮。不幸的是,在攻打城門時,遭到敵人瘋狂射擊,劉伯承連中兩彈,一顆擦過顱頂,另一顆擊中右側太陽穴,從右眼眶飛出,劉伯承當即昏倒在地。

當劉伯承從昏迷中蘇醒,發現自己躺在死人堆裡。他感到身體難以動彈,又閉上了眼。好在天黑之后,幾位護國軍士兵在亂尸中找到了他,將他抬進城裡郵局內休息,又敷了些草藥,對他進行了簡單救治。

當時,重慶北洋軍閥當局在各地張貼榜文,懸賞捉拿劉伯承。劉伯承在涪陵隱蔽了一個多月。后來,等到對革命黨人的清查逐漸鬆弛下來后,他才秘密來到重慶治療,藏匿在王爾常兄弟家,但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由於早期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劉伯承的眼傷日益惡化,如果不盡快動手術剔除眼眶內的腐肉,后果難以想象。

拒絕麻醉,震驚醫生

軍閥對革命黨人的清查逐漸鬆弛下來后,劉伯承才決定開始尋找醫生治療眼傷。經過多方打聽,劉伯承在重慶臨江門找到一家私人診所。當時診所裡的沃克大夫是一位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軍醫,經驗豐富,尤其擅長外科手術。但這位醫生很有個性,遇到傷病員畏痛呼喊,便十分鄙夷,甚至冷嘲熱諷,讓人下不了台。

經過仔細檢查,沃克大夫發現劉伯承的傷勢十分嚴重。而眼眶這個位置,由於內部的血管、神經都非常復雜,手術中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意外。沃克大夫經過深思熟慮,慎重地提出了手術方案:先去除腐肉,施行全身麻醉,做好輸血、輸氧等急救准備﹔等眼部傷口愈合后,再安裝假眼。

手術前一天下午,沃克大夫來到劉伯承面前,對他進行手術前的最后檢查。檢查完畢后,劉伯承突然問道:“打了麻醉藥,以后對大腦神經功能是否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聽到這個問題,沃克大夫愣了一下。看到沃克大夫這樣的反應,劉伯承也陷入了沉默,過了好一會兒,他抬起頭對沃克大夫說,自己以后還要工作,這次手術就不用麻醉了。

聽了劉伯承的要求,沃克大夫大吃一驚,連聲嚷道:“啊!不行!絕對不行!不麻醉?簡直是異想天開!這種手術我是不敢做的。萬一發生了意外怎麼辦?我的診所以后還開不開?”

見醫生不肯冒險,劉伯承再次堅定而懇切地說道:“沃克大夫,請您放心好了。不管發生什麼意外,我不會要您承擔任何責任。”

沃克大夫仍然連連聳肩,搖頭說道:“真的嗎?真叫人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即使我敢做,你也受不了!”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劉伯承的三弟劉叔禹前來探望他。看到三弟進來后,劉伯承忙喊道:“老三,你來得正好!你記住,這次沃克大夫給我做眼睛手術,是我一再要求不用麻醉的。不管發生什麼事,全部由我本人負責,與沃克大夫沒有任何關系。”劉叔禹點頭答應了。沃克大夫想了一想,做出了讓步:“劉先生,不全身麻醉,就局部麻醉吧。不然,你會痛得受不了的。”

面對沃克大夫的退讓,劉伯承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無奈之下,沃克大夫隻好把劉叔禹叫出去,向他強調使用麻藥的必要性。但當劉叔禹回到病房,向劉伯承轉達沃克大夫的觀點時,劉伯承依然堅持己見,堅持不用麻藥。

面對固執的大哥,劉叔禹嘆了口氣,走出門外,對沃克大夫原原本本地轉達了劉伯承的要求。聽到劉叔禹的話后,沃克大夫長嘆一口氣,答應了劉伯承的請求。

72刀見証“軍神”的誕生

翌日,劉伯承來到了手術室。面對這個固執的病人,沃克大夫苦笑著說:“我從歐洲到亞洲,為白種人、黃種人做過成百上千例手術,像劉先生這樣手術不用麻醉的,我還從來沒遇到過。”

聽到沃克大夫的話,劉伯承擺了擺手,坦然地說:“沃克大夫,那就請你在我這個中國人身上做一次試驗吧。”說完這句話,劉伯承便躺上了手術台,准備迎接手術。

手術的第一步是清除腐肉。沃克大夫在他眼部劃了一刀,劉伯承猛然震動了一下,不由得狠狠地咬住了手帕,捏著床單的手上暴起了青筋。

“可以嗎?”沃克大夫擔心地問。面對沃克大夫的關心,劉伯承微笑了一下,鎮定地說:“可以,你繼續吧!”

聽到劉伯承的回答,沃克大夫繼續投入到手術之中。隨著手術的進行,沃克醫生的額頭沁出了又細又密的汗珠,劉伯承則緊緊地咬著手帕,捏緊床單,一聲不吭,渾身汗如雨下。

三個小時后,這台手術才宣告完成。不知是疲勞還是緊張,沃克大夫覺得自己差點虛脫了。但他依然不忘對劉伯承說:“劉先生,我真擔心你會暈死過去。”

劉伯承帶著疲憊的微笑說:“怎麼會呢?我一直在數你下了多少刀呢。”

沃克大夫驚呆了:“是嗎?多少刀?”

“72刀。”

聽完劉伯承的話,沃克大夫失聲叫道:“上帝啊!您哪裡是人,分明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當時在手術現場陪伴的王爾常先生后來寫下關於劉伯承元帥的回憶文章,對劉帥的英雄氣概嘆服不已:“昔華佗之療關羽也,服以全身麻醉之麻沸散,僅施刀於臂耳。將軍兩次療傷,余皆親侍左右,目睹其沉雄堅毅,令西醫瞠目,非超關羽千百倍乎?”

后來,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劉伯承的眼傷痊愈了。由於已經和沃克大夫成為了朋友,劉伯承在離開前也把自己的身份告知了沃克大夫。從此,沃克大夫一有機會,便會向人提起這次難忘的經歷,他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這個劉伯承,不僅是個標准的軍人,而且簡直可以說是個‘軍神’!”(記者 黃琪奧 通訊員 丁穎)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