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偉人家風

汪建新

2019年12月26日08: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汪建新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長期從事黨的干部教育事業,尤其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與研究。

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6周年,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領悟毛澤東的家風家教思想在我們黨內具有的重要典型示范意義,從毛澤東和家風有關的詩詞作品中,感悟和解讀他的偉人家風。

嚴父慈母恩難忘

毛澤東深受母親文七妹的影響。他曾說:母親對我的影響很大,她待人忠厚、和善、賢良、勤勞節儉。他還說:我小的時候,媽媽就常常教育我“夾緊尾巴做人”,這句話很對,我也時常對同志們講。

毛澤東自幼孝敬母親。1918年,文七妹得了淋巴腺炎。8月初,毛澤東匆匆回鄉探望在外婆家養病的母親。毛澤東曾給舅舅文玉瑞和文玉欽寫了一封家書,表達不能跟前服侍盡孝的酸楚。1919年春,弟弟澤民和澤覃護送母親到長沙看病,毛澤東再忙也盡力抽時間陪護母親,還特意帶母親去照了一張合影。

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不幸病逝。噩耗傳來,毛澤東立即趕回韶山。他跪守在慈母靈前,揮淚寫下了一生中最長的一首詩《四言詩.祭母文》。這是一篇念頌母親的絕唱。毛澤東將自己的痛苦、悲傷、思念、悔恨、感恩之心表達得淋漓盡致。寫好《祭母文》后,他意猶未盡,又寫了兩副挽聯。第一副挽聯為:“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洒淚多。”第二副挽聯為:“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需補﹔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后來,毛澤東在給好友鄒蘊真的信中,對母親的高尚品德仍念念不忘。他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人的人。而母親屬於可以損己利人的人。

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勤勞節儉,精明能干。但性格剛烈,脾氣暴躁。毛澤東反對父親的專制行為,有時會頂撞他,但不能由此推斷毛澤東不喜歡父親,他對父親的尊敬和孝順是很深沉的。他從父親的持家立業中,深深體會到農民的艱辛。父親的嚴格要求,使毛澤東學會吃苦耐勞,這讓他終生受益。

1910年秋天,毛澤東離開韶山去湘鄉縣城就讀東山高等小學堂。臨行前,他抄錄了一首詩留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毛澤東把原詩中的“男兒”改成“孩兒”,兒子在父親面前永遠長不大﹔他把“死不還”改成“誓不還”,中國人都忌諱“死”這個字,毛澤東很在乎父親的感受。僅從這兩個字的改動,就能感受到毛澤東對父親的孝順。毛澤東借此抒發雄心壯志,也對父親鄭重承諾:你讓我求學,我一定發奮努力,學有所成,不負厚望。

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毛澤東與楊開慧伉儷情深,為她寫過三首詩。1920年冬婚后不久,他為楊開慧填了第一首詞《虞美人.枕上》:“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上闋以一個“愁”字入手,表達思念之深切﹔下闋以一個“淚”字收筆,寫出思念之苦澀。這是毛澤東詩詞中唯一一首純粹屬於婉約格調的作品。

楊開慧是個賢妻良母,但她同時又是中共第二個女黨員,身兼秘書、機要、文印、聯絡、總務等革命工作。她感情細膩,渴望得到丈夫的關愛,而毛澤東則認為兒女情長會削弱革命意志,希望楊開慧不要過分依賴他,於是抄寫了元稹的《菟絲》給楊開慧。詩中一句寫道:“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這讓楊開慧感到委屈。

1923年底,毛澤東奉中央通知,要前往廣州參加國民黨的“一大”。臨行前,他滿懷深情寫了《賀新郎.別友》。全詞圍繞著一個“別”字展開,充滿了離情別緒。“知誤會前番書語”一句,指毛澤東抄贈元稹的《菟絲》那件事,毛澤東很坦誠地進行了自我檢討,夫妻矛盾很快就煙消雲散。“算人間知己吾和汝”,是他對楊開慧的深沉撫慰。“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使命感促使毛澤東從個人的情感中掙脫出來,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革命斗爭的洪流中去。“眼角眉梢都似恨”“憑割斷愁絲恨縷”,用了兩個“恨”字,愛之深,恨之切。全詞始發於情,而終歸於理,剛健中含柔情,婉約中寓豪放,使兒女情長得到升華。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壯烈犧牲。毛澤東得知這一消息,肝腸寸斷,仰天長嘆:“開慧之死,百身莫贖。”1957年5月,毛澤東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毛澤東的追思超越了個人私情,升華到了更高更廣更宏偉的境界。“我失驕楊君失柳”,章士釗曾經請教毛澤東,“驕楊”兩個字怎麼理解?毛澤東說:女子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

1963年9月1日,毛岸青和邵華請求毛澤東抄寫《蝶戀花.答李淑一》給他們留念,毛澤東提筆寫成“我失楊花君失柳”。兩人提醒:“不是‘驕楊’嗎?”毛澤東答道:稱“楊花”也很貼切。稱“驕楊”,是共和國領袖對一個革命烈士的頌揚,這是於公而言﹔“楊花”屬於夫妻之間的昵稱,這是丈夫對妻子的愛戀。毛岸青、邵華感慨道:“稱‘驕楊’表達了爸爸對媽媽的贊美,稱‘楊花’又表達出爸爸對媽媽的親近之情。”

舔犢未必不豪杰

毛澤東對子女要求很嚴格,強調“吃苦、求知、進步、向上”。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鮮戰場壯烈犧牲,毛澤東得知噩耗時,凝望著窗外已經蕭條的樹枝,低吟起庾信的《枯樹賦》:“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1960年11月25日下午,毛澤東在一株鬆樹下,低聲唱出京劇《李陵碑》中楊繼業的幾句唱詞:“金烏墜玉兔升黃昏時候,盼嬌兒不由人珠淚雙流﹔七郎兒回雁門搬兵求救,為什麼此一去不見回頭?”這一天是岸英犧牲10周年紀念日。

1954年,毛澤東送兒媳劉思齊去莫斯科大學深造。劉思齊很孤獨,經常生病,后轉回北京大學俄語系學習。1959年8月6日,毛澤東又給生病的劉思齊寫信,抄錄了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的詩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毛澤東寫道:“這是李白的幾句詩。你愁悶時可以看點古典文學,可起消愁破悶的作用。”1962年2月,劉思齊和楊茂之結婚,改名劉鬆林。毛澤東把新作《卜算子.詠梅》抄給他們作為賀禮,勉勵他們要樂觀向上、積極生活。

1959年,邵華考進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史專業,毛澤東經常和她談史論詩。在談到曹操父子時,毛澤東對她說:“我喜歡曹操的詩。曹操的詩詞,直抒胸臆,豁達瀟洒,應當學習。”1962年6月3日,得知邵華身體不好,情緒低落,毛澤東給邵華寫信,勸她:“要好生養病,立志奔前程,女兒氣要少些,加一點男兒氣,為社會做一番事業。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讀。”

1954年暑假,毛澤東讓江青帶李敏、李訥去北戴河度假。毛澤東寫信給李敏她們,說:“北戴河、秦皇島、山海關一帶是曹孟德(操)到過的地方。他不僅是政治家,也是詩人。他的碣石詩是有名的,媽媽那裡有古詩選本,可請媽媽教你們讀。”不久,毛澤東來到北戴河,帶著李敏和李訥下海游泳。暢游之余,寫下了大氣磅礡的《浪淘沙.北戴河》。李敏后來回憶道:“爸爸提及曹操,提及《觀滄海》,除了想提高我的中文水平外,還是希望我能從詩中受到啟發和教益。”

1958年1月,李訥住院手術,術后傷口感染,高燒不退。2月3日,毛澤東給李訥寫信,鼓勵她:“害病嚴重時,心旌搖搖,悲觀襲來,信心動蕩。這是意志不堅決,我也常常如此。病情好轉,心情也好轉,世界觀又改觀了,豁然開朗。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鍛煉意志。你以為如何?”毛澤東還抄錄了唐代詩人王昌齡《從軍行》的詩句來勉勵她:為你的事,我尚未睡。現在我想睡了,心情舒暢了。詩一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誓不還。這裡有意志,知道嗎?

1963年初,李訥給父親寫信,剖析自己的思想狀況,還談到讀《庄子.秋水》的感想。庄子在《秋水》篇中敘述了一個妄自尊大的河伯的故事,李訥讀后觸動很大。毛澤東立即給她回信,寫道:你痛苦、憂傷,是極好事,從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憂傷,表示你認真想事,爭上游、鼓干勁,一定可以轉到翹尾巴、自以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動權就到了你的手裡了。……讀了秋水篇,好,你不會再做河伯了,為你祝賀! 

原載:《中國婦女》2019年第12期

(責編:趙晶、劉圓圓)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