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軍由弱變強的關鍵因素

李曉巧

2020年01月06日08:18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紅軍由弱變強的關鍵因素

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沒有紅軍就沒有工農革命根據地,也就無法完成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事業。回首歷史,紅軍能發揮如此作用的關鍵因素在於,一手抓武裝斗爭,一手緊抓政治教育。
  1928年10月,在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決議中,毛澤東指出,至於此刻的紅軍,也是由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和接受過工農群眾影響的國民革命軍中分化出來的。他還一針見血地揭示出軍閥軍隊與紅軍的本質區別,那些毫未經過民主的政治訓練、毫未接受過工農影響的軍隊,例如閻錫山、張作霖的軍隊,此時便決然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紅軍的成分來。
  沒有政治訓練,沒有政治教育,就沒有真正的紅軍。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在寫給黨中央的《井岡山的斗爭》報告中特別提出,經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承擔革命斗爭的常識,斗爭再艱苦也不出怨言,同時也強調,因黨的支部建在連上,負責督促士兵委員會進行政治訓練、指導民運工作的黨代表以及黨代表制度不能廢除,並且他還請求中央和省委派同志來充實黨代表隊伍,加強對紅軍的政治訓練。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深入分析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紅軍的建設經驗,批判了各種錯誤思想,堅持以無產階級思想來建設人民的軍隊,並針對當時紅軍中忙於打仗而政治教育缺乏的問題,明確指出“紅軍黨內最迫切的問題,要算是教育的問題……因此,有計劃地進行黨內教育,糾正過去之無計劃的聽其自然的狀態,是黨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大會決議案中明確提出“黨內教育問題”,從意義、材料、方法上對在紅軍中開展干部、黨員教育進行了系統闡述、部署,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體系也相當完善。
  在開展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結合當時實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識字的同志閱讀黨報、政治簡報,組織編輯各種教育同志的小冊子,開展政治教育訓練班,有組織地分配看書。對不識字黨員,讀書報給他聽,個別談話,開展批評會、政治討論會等等,同時也把黨的小組會、支部大會和支部委、組聯席會這“三會”作為黨內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古田會議決議中還著重提出了“適當地分配黨員參加實際工作”,將經過充分政治教育培養的黨員充實到紅軍戰斗部隊的各個層面、崗位,這也是“黨指揮槍”的一個貫徹落實。
  黨充分考慮到對紅軍中青年黨員的政治教育,從組織架構上進行了設置。為計劃對青年黨員的教育,計劃爭取青年工農群眾的方法,並指導青年工作會議,前委及縱委裡各設立五人之青年工作委員會,支隊委及支委則各設一個青年委員。
  對紅軍中非黨員骨干的政治教育也毫不放鬆,以“活動分子會議”“聯席會議”的形式進行常態化教育。注重加強對紅軍普通士兵的政治訓練。決議要求“很藝術地編制課本,作對士兵的訓練材料”,是指要把政治分析及紅軍的任務與計劃、三條紀律建設的理由、怎樣做群眾工作、革命故事、革命歌曲、識字運動等19個項目“很藝術”地結合實際,編輯成紅軍士兵喜聞樂見、容易理解接受的政治訓練材料形式,以達到實際效果。士兵的訓練方法有上政治課、早晚點名說話、集合講話、個別談話、游藝、改良待遇等,可謂詳盡周到。
  古田會議之后,政治建軍的原則已經確立。1930年1月,針對之前“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以及紅軍中出現的懷疑和悲觀情緒,毛澤東撰寫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通信,不僅進一步回答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問題,而且找到了中國革命在城市中被強大敵人所擊敗,無法以城市為中心取得全國性勝利的規律,提出了“以鄉村為中心”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光輝思想。
  為了充分教育紅四軍全體黨員和全軍干部,毛澤東決定把這封通信以公開形式印發全軍學習,對全軍進行政治教育,這對其后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發揮了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從思想上解開了當時紅軍中出現的一些“心結”,也標志著毛澤東關於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理論至此基本形成。
  政治教育對改造起義部隊也發揮了巨大作用。1931年12月24日,發生了著名的寧都兵暴,國民黨第26路軍1.7萬多人舉行了起義,隨即被改編為紅軍第五軍團,但由於這支部隊是由上級將領組織兵變起義的,大部分起義官兵在奔往蘇區的路上還不知實情,他們不了解起義的意義,不了解蘇區的情況。當時部隊的情況很復雜,軍心不穩。緊急關頭,紅軍軍委下令,要以紅軍的精神來教育改造這支部隊,毛澤東親自部署,指示被派往紅五軍團做政治委員的肖勁光按照古田會議決議精神,建立黨的領導,全面加強起義部隊的政治思想教育。盡管改造紅五軍團困難重重,險情迭出,但經過兩個多月的集中整編、改造和政治思想教育,紅五軍團成長為一支新型的可以信賴的人民軍隊,成為一支為革命作出巨大功勛的紅色勁旅。
  綜合黨史來看,紅軍時期形成的政治教育、政治學習的優良傳統無論是其初創時期,還是在瑞金時期、長征路上、延安邊區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一直在黨的歷史上閃耀著燦爛光芒,是人民軍隊由弱變強的關鍵因素之一。
  (摘自2017年第24期《群眾》)

(責編:高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