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遵義解放及人民政權的建立

周遠德
2020年02月28日08:52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小字號
原標題:遵義解放及人民政權的建立

1949年7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前委決定五兵團進軍西南解放貴州,解放軍各部以勢如破竹之勢快速挺進黔北。得到消息后,遵義地區各縣人民群眾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紛紛行動起來,策反國民黨軍政要員,搜集國民黨軍布防情況,積極開展護校、護廠等斗爭,嚴防敵特破壞,以實際行動迎接解放的到來。

解放軍迅速解放遵義地區

從1949年11月3日起,二野各部分三路先后向駐貴州的國民黨軍發起攻擊。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國民黨各級政權和軍隊頃刻間土崩瓦解,紛紛潰散。

11月12日,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十七軍四十九師解放余慶縣城。19日,二野三兵團第十軍二十八師由黔東北德江縣進入鳳岡縣境,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和當地進步人士的配合下,迅速解放了鳳岡縣城。同一天,二十八師一部挺進湄潭縣境,在中共湄潭縣工委的配合下,從湄潭永興和天城塘分兩路入城,湄潭縣城宣告解放。21日,二十八師八十四團和部分師直屬隊組成的先遣隊,由遵義曙光社成員、川黔邊區縱隊交通員為向導,進抵遵義縣城,遵義城獲得解放﹔三十師在中共綏陽特支黨員和曙光社綏陽支部成員等的配合下,解放了綏陽縣城。11月23日,三十師又從綏陽縣沿川黔公路追擊敵人,並解放了桐梓縣城。

11月27日,二十八師進抵仁懷縣境,中共仁懷支部成員和地方開明人士組織群眾夾道歡迎解放軍進入縣城。兩天后,二十八師在中共習水縣臨委成員等人的迎接與配合下,解放赤水縣城。赤水解放后,二十八師隨即開赴四川。

當時,遵義北面的正安、道真、務川3縣,由於山高林密,交通閉塞,仍有少量殘存的國民黨潰軍活動。遵義解放后,中共黨組織立即聯絡、組織開明人士開展和平解放工作。12月中旬,陳彬率軍事代表團,赴正安、道真、務川3縣處理國民黨潰軍問題,不久,國民黨潰軍1200多人起義投誠,3縣正式宣告解放。

人民政權迅速建立

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快速發展,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進攻逐步轉向戰略決戰。1948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從華北、華東、東北、西北、中原五大老解放區抽調干部,隨軍前進,到新解放的地區,建立人民政權、開展工作。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組成西進支隊。這支隊伍由原冀魯豫解放區南下的全體成員、江西贛東工委地下黨和皖、浙、贛游擊隊抽調的干部,以及在贛東北新吸收的青年知識分子組成。從1949年11月6日起,西進支隊以大隊為單位,從芷江分批徒步向貴州進發,入黔后分赴各地區進行建政和接管工作。11月底,中共貴陽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中共銅仁、鎮遠、遵義、獨山、安順地委及專署、軍分區均先后在當地正式宣布建立。

接管遵義地區的是西進支隊二大隊,共1400人,編為9個中隊,於9月27日下午開始向貴州進發。五兵團黨委和新組建的中共貴州省委聯席會議決定,中共遵義地委領導班子由6人組成,陳璞如任地委書記兼軍分區第一政委,李蘇波任遵義專署專員,海燕任組織部長,苗春亭任宣傳部長,李公儉任社會部長,李程任遵義軍分區司令員。在芷江,遵義地委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在組織上和思想上為接管遵義做准備。

二大隊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派往各地的人員,既是工作隊員,又是戰斗隊員。他們於11月24日全部抵達遵義,26日,成立了遵義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出軍代表全面接管遵義市,並於當月完成了遵義市、遵義縣、桐梓、綏陽、鳳岡、湄潭等幾個中心縣(市)和余慶縣的接管工作。

在仁懷、習水、赤水3縣,解放軍部隊離開后,由當地中共黨組織聯合愛國進步人士組成“人民臨時辦事處”“治安委員會”等機構,並建立人民武裝維護社會秩序。不久,中共遵義地委組成“遵義軍分區獨立大隊”進駐仁懷縣城,並於1950年1月18日正式宣布成立中共仁懷縣委和仁懷縣人民政府。2月,從桐梓到來的軍政代表團進駐習水縣縣城官渡,與解放軍一三九團共同組建中共習水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與此同時,由一三九團派出警衛連和工作組到達赤水縣城,正式成立中共赤水縣委和赤水縣人民政府。成都戰役結束后,解放軍一三六團於1950年2月進駐正安、道真、務川3縣,組織成立了縣委、縣政府。至此,遵義全區12個縣、市全部建立起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在各縣(市)委(工委)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區、鄉(鎮)的接管和建政工作也迅速開展起來,全專區104個區(鎮)、274個鄉(鎮)建立了人民政府或區(鄉、鎮)公所。

取得剿匪、清匪斗爭的決定性勝利

1948年4月,節節敗退的國民黨當局拋出所謂“反共應變計劃”,妄圖阻止解放軍的前進腳步和人民政權的建立,但到1949年底,在強大的解放軍面前,龜縮潛伏在黔北地區的國民黨軍政匪特未敢輕舉妄動。隨著解放軍大部隊入川作戰,反動勢力認為有機可乘,於是組成100多股的土匪武裝,糾集當地的封建反動勢力,組織武裝暴亂,妄圖破壞新生的人民政權。

1950年1月14日,貴州省政府主席、五兵團司令員楊勇參加成都會戰回貴陽途經遵義縣刀靶水時,遭土匪伏擊。十六軍軍長尹先炳由川返黔隨同70多輛汽車路過鬆坎時,也遭土匪襲擊。1950年元宵節晚上,遵義專區專員李蘇波等在回老城路過湘江河跳蹬時,遇土匪打黑槍。土匪日漸猖獗,已嚴重威脅到新生的人民政權,道真、務川、正安、習水、余慶等縣的接管干部被迫撤離縣城。針對這一情況,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十六軍一三六團、一三九團等部隊,奉命於1950年2月初返回遵義開展剿匪行動。為了統一領導和指揮,十六軍軍部和軍分區合並,實行領導一元化、部隊地方化的領導體制。

按照“軍事清剿,政治瓦解,發動群眾”三結合方針和“寬大與鎮壓相結合”“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一場大規模的群眾性剿匪斗爭在遵義地區迅速開展。解放軍各部發動群眾,在短時間內基本掌握土匪活動規律,集中優勢兵力,用兩個多月的時間窮追猛打,相繼取得了習水官店、遵義鬆林等地戰斗的勝利,到五六月,處於遵義中心區的大股匪基本上被消滅。

此后,解放軍各部組織集團軍作戰,在尚有土匪聚集的遵義地區邊沿結合部,進行合圍清剿。到6月上旬至7月下旬,遵義剿匪指揮部配合省軍區組織的東集團剿匪指揮部,開展了在瓮安、余慶、湄潭等地的大合圍,消滅土匪3000多人,勝利收復了余慶縣城﹔7月,遵義剿匪指揮部調整兵力,配合省軍區組織的西集團剿匪指揮部,開展金沙大合圍,殲滅土匪5000余人。

除配合省軍區行動外,遵義剿匪指揮部也開展了幾次作戰,消滅了大量敵人,並將殘敵壓縮到務川、道真、正安3縣等邊緣山區。9月下旬,遵義軍分區配合川東軍區又組織了黔東北大合圍,至11月5日,再殲土匪3500余人,收復了一度失守的正安、道真、務川和沿河、德江等縣,同時組織便衣隊、武工隊,在當地群眾的配合下,積極開展捕捉匪首的行動。到11月下旬,遵義專區大股武裝土匪基本上被消滅,罪大惡極的匪首也紛紛落網,剿匪斗爭基本上取得了勝利。

從1951年1月至6月,遵義剿匪指揮部由合圍剿匪轉而開展群眾性清匪,在遵義地區組織6個指揮部,分成6個片區,進行梳篦式大清剿。在清匪地域,人民群眾村村設卡、路路設哨,各“飛行隊”、武工隊不停地穿插巡回,張開天羅地網緝拿潛逃土匪。清剿開始不久,“川黔邊反共救國軍”總司令、原國民黨遵義專員盧杰等匪首落網被擒,“反共救國軍黔北游擊縱隊”司令雷三、匪首楊鳴崗等被擊斃,就連逃至省外的40多名匪首也被緝拿歸案。

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我剿匪部隊並沒有鬆懈,在民兵和群眾的配合下持續開展斗爭,在1952年至1953年期間,終於將個別極端狡猾的匪首及其同伙或擊斃或抓獲,至此,剿匪、清匪斗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據統計,歷時3年的剿匪、清匪斗爭行動共消滅武裝股匪114股,殲滅、擊潰匪徒56360余人,繳獲六跂炮23門,迫擊炮3門,輕重機槍160挺,各種槍支17382支,擲彈筒7具,土炮145門,各種炮彈600余發、子彈19500余發,手榴彈10094枚,電台3部,電話總機1台,電話機31部。

(作者系貴州省遵義市政協學習與文史委主任)

(責編:呂騰龍、謝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