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一軍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胡遵遠

2020年03月12日08:11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紅一軍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1930年初,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大別山區的鄂豫皖邊區已經先后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三十一師、三十二師、三十三師3支紅軍隊伍,創建了鄂豫邊、豫東南、皖西3塊革命根據地。其中豫東南和皖西兩塊蘇區已緊密相連。隨著這一地區整體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實現鄂豫皖邊區革命根據地黨和紅軍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迅速提上日程。

  鄂豫皖三省黨組織的共同心願

  在多年的鄂豫皖邊區的革命斗爭中,鄂豫皖邊區三省的中共黨組織和紅軍早已自發地協作聯動,並收到了顯著的成效,為建立統一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為鞏固勝利果實,實現進一步發展,鄂豫皖三省中共黨組織強烈希望在鄂豫皖邊區建立統一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完成整個大別山區工農武裝割據的戰略構想。

  對此,身處鄂豫皖邊區的中共中央巡視員也給出了肯定的意見。巡視員郭述申在給中央的報告中表示,鄂東北特委在與豫東南特委召開的聯席會議上,提議召集皖西北特委召開“三特委”聯席會議、組建聯合辦事處﹔豫東南特委贊同召集“三特委”會議,討論“三特委”橫向關系上的所有問題。中共中央巡視員曹壯父也向黨中央反映:建議把湖北的黃安、麻城,河南的商城、光山,安徽的六安等縣聯絡起來,建立鄂豫皖邊界特別區,以利於創造整個大別山區的武裝割據。此后,中共中央巡視員何玉琳再次提請中央確立實現大別山工農武裝割據的戰略構想。而鄂東北特委又向中央提出了“建立鄂豫皖特委”的建議……

  周恩來等聽取形勢匯報

  1930年1月底,中共中央巡視員郭述申趕到上海,向中央匯報鄂豫皖邊區的革命形勢。

  當時,中共中央機關秘密設在上海法租界霞飛路。2月的一天,在霞飛路一幢二層小樓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組織部長、軍委書記周恩來召集會議,聽取郭述申等人的匯報,研究這一重要戰略區域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周恩來得知大別山區已有3支紅軍隊伍、開創了3塊革命根據地的情況后,非常高興。他認為,大別山坐落在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現在,這裡的3支紅軍隊伍分別開創了3塊革命根據地,有了良好的開端和基礎。雖然這3支紅軍隊伍都是按照紅十一軍的番號命名的,但是沒有軍部,並分屬3省黨組織的領導,沒有形成統一的指揮,不利於紅軍主力集中作戰和協同作戰,不利於整體作用的發揮。如果將這3塊革命根據地統一起來、將這3支紅軍隊伍合為一體,統一黨的領導、統一組織指揮,形成統一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不僅對鄂豫皖3省、而且對全國,不僅對當前、而且對未來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黨中央迅速做出決定

  根據鄂豫皖邊區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和當時的有利時機,中共中央當機立斷、迅速做出了一系列關於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決定,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接連發出4封指示信。

  2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給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六安中心縣委的指示信,決定將湖北省的黃安、麻城、黃陂、孝感、羅田、應山(后又決定增加黃岡、安陸),河南省的商城、光山、固始、潢川(后又決定增加羅山),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壽縣、颍上、合肥等縣劃為鄂豫皖邊特別區,建立鄂豫皖邊特委,統一領導鄂豫皖邊區的革命斗爭。

  3月17日,中共中央發出給湖北省委的指示信,決定由郭述申、何玉琳、王平章、徐朋人等9人組成鄂豫皖邊特委,郭述申為書記。

  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給鄂豫皖邊特委並轉紅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的指示信,決定將這三個師合編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並明確提出其軍事工作任務和策略路線。

  3月22日,中共中央再次發出給鄂豫皖邊特委的指示信,進一步明確了鄂豫皖邊特委所面臨的形勢與任務、策略路線和工作方針,並對鄂豫皖邊特區的直轄范圍做出補充規定。

  中央對派往鄂豫皖邊區工作的同志是經過認真挑選的,他們都是在鄂豫皖邊區工作過或家在大別山的同志。許繼慎擔任紅一軍軍長,曹大駿擔任紅一軍前敵委員會書記、紅一軍政治委員,熊受暄擔任紅一軍政治部主任。

  期間,周恩來召集即將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工作的同志開會,反復叮囑他們到鄂豫皖邊區后,要迅速貫徹落實中央的指示精神,開辟新的局面。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1930年3月20日,先期到達湖北黃安縣的中共中央巡視員曹大駿,在箭場河主持召開鄂豫皖邊區黨代表大會,傳達中央的指示,宣布成立中共鄂豫皖邊特別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郭述申為書記。至此,實現了黨對鄂豫邊、豫東南和皖西3塊革命根據地的集中統一領導。

  4月10日,中共鄂豫皖邊特委書記郭述申離開信陽到達黃安縣境后,當即主持召開鄂豫皖邊特委和紅軍領導干部會議,傳達中央關於組建紅一軍及其軍事工作的指示,宣布成立紅一軍前敵委員會,曹大駿任書記,並討論通過了紅軍改編的決議。

  根據中央的指示,湖北省委、鄂豫皖邊特委和紅一軍的工作關系是,紅一軍成立前敵委員會,是紅一軍的最高領導機構,直接隸屬中央軍委。前委與省委、特委發生意見分歧時報黨中央決定。中央沒有指示之前,前委有權自決。在工作關系上,前委書記和特委書記相互參加對方的會議,以便於協調和相互配合。

  會后,按照中央的指示,隨即組成了紅一軍軍部,許繼慎任軍長,曹大駿任政治委員,徐向前任副軍長,熊受暄任政治部主任。軍部下設政治部、參謀處、軍需處、軍械局和直屬醫院、教導隊。在箭場河的紅三十一師首先改編為紅一軍第一師,徐向前兼任師長,戴克敏任政治委員(隨后由李榮桂繼任),下轄5個大隊,共800余人。

  當時,紅三十二師、三十三師仍在商南和皖西開展活動。為了完成改編任務,盡快執行中央關於集中紅軍向外發展的要求,紅一軍前委決定,由副軍長徐向前率領第一師留在鄂東北伺機向平漢線南段出擊,由軍長許繼慎和政治委員曹大駿率軍部前往商南、皖西繼續完成紅軍改編任務。

  5月中旬,曹大駿、許繼慎率紅一軍軍部到達商南南溪與從皖西返回的紅三十二師會合后,曹大駿主持召開會議,宣布中央決定,將紅三十二師改編為紅一軍第二師,師長漆德瑋,政治委員王培吾,下轄4個團,共600多人﹔另以紅三十二師一部和當地游擊隊共300多人組成紅一軍獨立旅,旅長廖業麒。旅部駐金寨湯家匯,奉軍部命令留守豫東南根據地。曹大駿、許繼慎率軍部和第二師東進皖西與紅三十三師會合,繼續完成改編任務。

  5月23日,紅一軍前委召開六安中心縣委和紅一軍第二師、紅三十三師師委聯席會議,決定以第二師一部與紅三十三師合編為紅一軍第三師,周維炯任師長,姜鏡堂任政治委員,肖方任副師長,下設兩個團,共300多人。

  至此,大別山區的3支紅軍統一改編紅一軍,實現了鄂豫皖邊區紅軍隊伍的統一指揮。

  此時的紅一軍下轄3個師1個旅,其中2個師、1個旅由在金寨組建的紅軍的隊伍和革命武裝組成,並在金寨境內完成改編。

  6月20日,河南省光山縣王家灣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鄂豫皖邊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來自鄂東北、豫東南、皖西的蘇維埃代表和平漢路工人代表200多人,首次聚集在一起共商統一發展大計。與會代表按照大會的議程討論了政治報告、擴大紅軍和地方武裝、開展土地革命等重要問題,並通過了相應決議。大會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了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甘元景為主席。

  中共鄂豫皖邊特委、紅一軍和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的相繼建立,標志著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形成,這是革命的星火在大別山燎原的結果,使鄂豫皖三省黨組織共創整個大別山區域工農武裝割據的夙願變成了現實。自此,鄂豫皖邊區的革命斗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作者系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政協文史文化和學習委員會主任)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