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白求恩戰勝傳染病肺結核

李雪英

2020年03月12日08:13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白求恩戰勝傳染病肺結核

  2020年是白求恩誕辰130周年。

  白求恩在中國雖然家喻戶曉,但鮮為人知的是,他曾經患上過極為嚴重的傳染病———肺結核,在鬼門關裡走了一遭。

  然而,也正是這次患病,使白求恩勇敢嘗試新療法,痊愈后致力研究並成為外科專家,成為社會化醫療的倡導者,最后加入了加拿大共產黨。這些故事,是他來到中國支援中國人民抗戰的前奏。

  少年立志學醫有成

  白求恩家族的祖先是法國胡格諾教徒,在美洲被稱為清教徒,16世紀中葉從法國北部移居蘇格蘭,18世紀遷移到加拿大。白求恩的祖父叫亨利·諾爾曼·白求恩,是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三一醫學院的創辦人之一,有名的外科醫生。受祖父的影響,白求恩少年立志,決心要成為像祖父一樣的外科醫生。

  中學畢業后,白求恩進入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學醫。他1909年秋入學,1916年12月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在他求學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年8月,英國對德宣戰,英屬自治領地加拿大跟著卷入。這一年9月8日,白求恩在魁北克省的瓦爾卡蒂亞應征入伍,在多倫多是第十個入伍的人。戰事慘烈,5萬多名加拿大士兵陣亡。白求恩在加拿大第二戰地醫療救護團服役,曾前往法國前線任擔架兵,曾在比利時西北部的第二次伊普雷戰斗中左腿負傷,傷愈后繼續服役,戰爭結束回加拿大繼續完成學業。

  大學畢業后,白求恩在加拿大行醫,也曾在軍隊擔任上尉軍醫。1921年10月,白求恩赴愛丁堡皇家醫院參加皇家外科醫學會考試,次年2月5日被錄取為會員,隨后任西倫敦醫院外科醫師。在西倫敦醫院期間,白求恩結識了愛丁堡一名法官的女兒弗朗西絲·坎貝爾·彭尼小姐。1923年8月13日,他與弗朗西絲結婚,去英國海峽群島度蜜月。他們赴瑞士、意大利、法國、奧地利、德國旅行6個月,在各國觀摩歐洲外科名醫的示范手術。1924年初,他們返回加拿大,后來去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城梅奧診所進修神經外科。1924年秋,白求恩遷居美國密執安州底特律市,12月初在該市開業行醫。

  肺部感染勇戰病魔

  1926年夏,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白求恩患上了傳染病——肺結核。這年10月,他返回家鄉,去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的卡利多療養院治療。12月18日,轉入美國紐約州薩蘭納克湖畔阿迪龍達克山的特魯多療養院。1927年5月底,他感覺病情有所好轉,就返回底特律行醫,后因病情惡化,不得不又回到特魯多療養院。

  這段時間,白求恩經受了百般折磨,在1927年11月創作了9幅壁畫《一個肺結核患者的歷程》,預測自己將死於結核病。在這些畫作裡,白求恩把肺結核病菌的來源描繪成一種類似蝙蝠的動物。

  出生前的部分,他把子宮畫成一個黑暗的洞窟,嬰兒已經受到結核杆菌的襲擊。病菌用一種紅色的飛龍目動物來代表,這是一種史前爬行動物,長著長長的嘴巴、尖利的牙齒和蝙蝠似的翅膀。他感嘆地配上了這樣的詩句:“哦,新來者,我們的主人公,胚胎之時即遇險,結核蝙蝠如血染,一何凶殘。”

  后來,他畫出這樣的畫面:“置身都城的峽谷,繁花魅人似錦,卻敵不過結核菌蝙蝠的雲翳霧障——穢氣中,層層陰影,他已漸漸病入膏肓。”“痼疾吞噬其生命,咳嗽,啐痰,形容枯槁……”

  在最后一組壁畫中,把自己畫成在死亡天使的懷抱中,並配上這樣的詩:“親愛的死神啊,你這仁慈無比的天使,讓我在你溫柔的懷抱裡,與世長辭。天上的繁星明亮,烈日早已無光,我演完小小的一幕,無聊的戲劇就此收場。”

  但是,白求恩並沒有屈服於病魔。他是一個醫生,在住院期間,他積極配合治療,還廣泛閱讀有關醫學書刊。有一次,他偶然讀到約翰·亞歷山大的《肺結核外科療法》,這給了他很大啟發。作者約翰·亞歷山大是著名胸外科醫生,其中詳細介紹了這位大夫首創的“人工氣胸療法”。

  人工氣胸療法具有一定危險性,因為需要人為地切開胸腔造成氣胸,大氣壓肺回縮,體積縮小,肺內結核球內的膿液和物質就會排出並愈合,等到愈合得差不多了,再把氣體抽出來,把胸腔合上。在白求恩那個年代,有效的抗結核藥物還沒有研制出來,這種危險做法一度被各國採用。

  他找到特魯多療養院的醫生們,要求進行這種治療。醫生們告知“這種療法不成熟,很危險”,但是他不怕危險,執意一試。1927年10月27日,在他本人要求下,試用帶有一定危險性的人工氣胸療法,最終在兩個月時間裡通過這種不成熟的療法奇跡般痊愈。

  1927年12月10日,白求恩痊愈出院。白求恩將改寫后的《使徒信條》作為聖誕賀卡,寫道:“我信健康的身體從病體復活,以及肺結核患者得永久照顧而長生。”他回顧這段與病魔斗爭的經歷,感慨萬千地說:“恐懼是幸福最大的破壞者,而多數恐懼是毫無根據的。可以說,人靠希望才能活著。不要失望,要心情愉快和保持平靜,遵循法則,把游戲進行到底。”

  由於自己身患肺結核,白求恩不知道自己能否康復,就在他接受人工氣胸療法時,與妻子弗朗西絲離了婚。病愈后與弗朗西絲復婚。來中國之前,白求恩到蒙特利爾探望弗朗西絲。臨終前他立下遺囑,請求國際援華委員照顧她。

  北美名醫致力科研

  這次患病,使得白求恩致力於研究肺結核感染。病愈之后,白求恩立即去美國紐約州雷溪州立早期結核病醫院進修。3個月之后,他返回加拿大,在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出任維多利亞皇家醫院外科主任、北美著名外科醫師愛德華·阿奇博爾德大夫的第一助理,在這裡工作到1932年秋。他在加拿大、美國醫學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如:《氣泵與人工氣胸一起的新組合》《呼吁肺結核患者盡早實施壓縮治療》《關於肺部螺旋體病的細菌診斷》等等,成為北美名聞遐邇的名醫。1932年5月,白求恩去美國底特律市赫曼·基弗醫院臨時主持胸外科部,同年當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並擔任學會五人理事會理事。1935年1月,白求恩回到蒙特利爾市,在北卡第維爾新成立的聖心醫院出任胸外科主任。

  為了更好地治療疾病,白求恩成為一位發明家。他醫療實踐過程中,他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研制和革新了一些外科器械,如:肩胛骨提升器和牽開器、長肋骨剪或肋骨剪和肋骨剝離器。其中最大的儀器是在白求恩的指導和直接監督下,由蒙特利爾聖心醫院的工人制作。一家公司購買了白求恩大夫的專利,生產出以“白求恩”命名的醫療器械:白求恩胸腔注氣器械“護士的朋友”和白求恩肺部止血帶等等。

  心系人民呼吁改革

  患上肺結核病,讓白求恩對於社會醫療制度產生了深刻的思考,他說:“窮人有窮人的肺結核,富人有富人的肺結核,富人復原而窮人死亡。”1934年,白求恩在蒙特利爾市加拿大進步協會發表講演,主張由政府資助結核病防治工作。他在蒙市郊區自設門診室,每周六下午為貧困患者免費治療。1935年8月,去蘇聯列寧格勒參加國際生理學大會期間,白求恩參觀了醫院、療養院,研究了蘇聯防治肺結核的措施。回國之后,他在蒙市“蘇聯之友”協會舉辦的集會上發表訪蘇觀感,希望借鑒蘇聯的醫療制度,還發起成立蒙特利爾人民保健會,任會長。該會主要宗旨為改善人民醫療衛生條件,參加者有醫生、護士、社會工作者百余人。

  從此,他多次在加拿大、美國的醫學大會上大力宣傳社會化醫療。他說:“政府應該把保護人民健康看作是它對公民應盡的主要義務和責任。讓我們來重新規定醫務界的道德標准———不是作為醫生之間職業上的一種成規,而是作為醫務界和人民之間的基本道德和正義准則。”1936年4月17日,白求恩在蒙特利爾內外科學會舉辦的討論會上發表了講演《從醫療事業中清除私利》。7至8月,安大略省議會選舉前夕,他向候選人、魁北克省總督及醫學界、宗教界發表蒙特利爾人民保健會宣言,建議實行社會化醫療。他向政府提出了一個為全體人民提供有計劃的醫療服務的全面的、完整的方案。

  從思考社會化醫療出發,白求恩進一步確立了自己的信仰。1935年11月,白求恩加入加拿大共產黨。為了信仰,1936年10月他奔赴西班牙,擔任加拿大醫療隊隊長。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白求恩設計了一個流動輸血隊,直接去前線救治傷員,使傷員死亡率大為降低,有些戰區降低了75%之多。

  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之后,1937年8月,白求恩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薩蒙灣演講中,表示願赴中國支援抗日戰爭。10月,他去美國與援華委員會、和平民主同盟商談並籌備援華問題,以兩組織捐贈款項購買醫療用品。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加美醫療隊自溫哥華啟程,乘“亞洲女皇號”輪船取道香港赴中國。他給妻子弗朗西絲寫信說:“西班牙和中國都是同一戰場中的一部分。我現在到中國去,因為我覺得那兒是需要最迫切的地方﹔那兒是我最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1938年1月下旬,白求恩抵香港。宋慶齡回憶道:“白大夫的來華是我們發起並且盡力向他提供了所需要物品的。”這一年,宋慶齡在香港成立保衛中國同盟,呼吁國際和平人士援助中國,紐約國際援華委員會是配合保盟進行工作的組織之一。1939年8月15日,白求恩給友人寫信說:“你們能否讓援華委員會寄來錢……也許他們應該給在香港的保衛中國同盟寄去1000美元。”然而,就在他寫這封信之后不久,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不幸逝世,從此長眠於中國大地。

  白求恩深深愛著中國人民。他說:“還說什麼不懂感情的中國人!在這裡我找到了最富於人性的同志們。他們遭遇過殘酷,可是懂得什麼是仁慈﹔他們嘗受過苦痛,可是知道怎麼笑﹔他們受過無窮的苦難,可是依舊保持他們的耐性、樂觀精神和靜謐的智慧。我已經愛上他們了﹔我知道他們也愛我。”

  (作者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社教部主任)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