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千秋凜然英雄氣

——盧德銘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楊西河

2020年04月03日08:24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千秋凜然英雄氣

  盧德銘烈士陵園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山口岩村,與武功山相對,同袁水河為鄰,青鬆翠柏環繞之間,盧德銘烈士墓坐落於此。紀念碑分碑體和基座兩部分,碑高七米,上塑盧德銘全身像,寓意為烈士犧牲於1927年。碑身正面鐫刻著楊得志題寫的8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盧德銘烈士紀念碑”,背面大理石上刻著烈士的生平簡歷。碑文如下:
  盧德銘,四川省自貢市雙石鋪獅子灣人,生於一九零五年六月九日。一九二四年春投筆從戎,由孫中山先生薦入黃埔軍校第二期輜重兵隊學習,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以英勇聰慧嶄露頭角,擢升為軍校學生軍偵探隊長。北伐戰爭開始后,調任葉挺獨立團二營四連連長,后任營長,七十三團參謀長。戰斗中,身先士卒,智勇雙全,取攸縣,克平江,攻武昌,浴血汀泗、賀勝二橋,所部勇冠三軍,戰功卓著。一九二七年初,受中共中央軍委的重托,出任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團長。一九二七年秋,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盧德銘任起義軍總指揮。當秋收起義部隊嚴重受挫的關鍵時刻,他堅決擁護毛澤東揮師羅霄、開辟紅色根據地之主張。九月二十日,毛澤東、盧德銘等率部從瀏陽文家市向井岡山進軍,途經萍鄉市桐木、小枧。二十五日晨,行軍至蘆溪山口岩,不期遇敵,鏖戰猝起。盧德銘臨危不驚,指揮若定,迅速奪得高地狙擊敵人,當他掩護部隊轉移進山時,所乘白馬經開闊地為敵注目,不幸中彈犧牲,年僅二十三歲,從此,他的忠骸長臥在江西的紅土地上。
  盧德銘烈士為國捐軀,英年早逝,其浩然正氣與江河共在,與星月同輝,萍鄉人民素仰烈士英靈,每當清明以降,趨而拜謁憑吊,懷其功業,繼其遺志,揚其精神。一九八七年秋,萍鄉市人民政府修建烈士紀念碑,以燭后世,以勵來者,此亦吾桑梓之殊榮。
  盧德銘烈士永垂不朽!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碑文500余字,傾注了人們對烈士的深切緬懷,凸現出“紀念英烈,激勵后人”的建碑主題,讀之令人肅然起敬。
  崇尚英雄,就要像盧德銘那樣“以身許國、沖鋒在前”
  面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軍閥連年混戰,盧德銘從小身懷報國之志,決心學習軍事,以武力打倒列強和軍閥。他於1924年毅然投身黃埔軍校參加革命,在毛澤東、葉挺等共產黨員的影響和教育下,當年加入了黨組織。1925年2月,黃埔軍校東征,盧德銘任學生軍偵探隊長,率60人參加戰斗,數次化裝潛入叛軍陳炯明軍偵察情報,提供了大量情報信息。1926年革命軍北伐,盧德銘隨葉挺獨立團進發,迭戰迭勝,戰功卓著。
  1927年,隨著北伐戰爭的節節勝利,國民黨內的反動勢力開始背叛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徹底失敗。8月初,盧德銘毅然率部從武漢開往江西,准備參加南昌起義,途中得悉起義部隊南下,隨即率部到修水同平瀏農軍會合。不久去武漢向中央報告工作后,即趕回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任起義部隊總指揮。在文家市參加毛澤東主持黨的前敵委員會討論部隊進軍方向問題時,完全贊成毛澤東提出的部隊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的正確主張。
  9月25日,部隊在山口岩遭敵伏擊的危急關頭,盧德銘挺身而出,親自帶領一個連的兵力奪下白泥坳山頭,英勇阻擊敵人,掩護部隊轉移。敵人佔領了白泥坳制高點,向撤退部隊發起猛烈射擊。盧德銘被流彈擊中胸部,犧牲在山口岩豬百丘田岸下。戰斗結束后,英雄的遺體由當地農民周仁榜掩埋在他家屋后小土坎茶樹下。
  當毛澤東聽說盧德銘犧牲時,悲痛萬分,忍不住仰天長嘆:“還我盧德銘!”並感慨地說道:“給3個師也不換!”由此可見盧德銘在他心中的地位,正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今天我們崇尚英雄,就是要從英雄精神中汲取優秀品質和基因營養,危急關頭舍生取義彰顯忠誠,以實際行動許國挺身,沖鋒在前,踐行使命。
  銘記英雄,就要像盧德銘那樣“赤膽忠心、戰斗不止”
  1926年5月,葉挺率領的獨立團作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先頭部隊,出兵湖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6月2日在攻佔攸縣的戰斗中,盧德銘雖然沒有得到上級的命令,但他主動掌握戰機,率領全連乘勝追擊敵人。對這種作戰的機動靈活性,葉挺稱贊不已,他常說:“戰功是大家努力得來的,我們的每次戰斗,都是得力於你們。比如攸縣的佔領,就是第4連連長盧德銘在指揮我,而不是我在指揮他。”這是對盧德銘極高的贊譽。之后,在攻克醴陵、平江的戰斗中,盧德銘帶領第四連繞到敵人背后,向敵人薄弱環節襲擊,對敵造成夾攻之勢,使守敵大部被殲。特別是攻打天險汀泗橋和賀勝橋的關鍵戰役中,盧德銘身先士卒,指揮果斷,立下了赫赫戰功。孫中山在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生畢業典禮上稱贊說:“革命需要大批有為青年,大家要以盧德銘為楷模。”
  將近40年后的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在茨坪同江西省委負責人交談時,感慨地說:“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一個很好的同志,有智慧,能吃苦,在文家市決定進軍路線的會上,就是他有力地支持我的提議,退入萍鄉向羅霄山脈轉移,蘆溪一戰犧牲了。”並高度評價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員,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
  學習英雄,就要像盧德銘那樣“堅守初心、顧全大局”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今天我們敬讀碑文,就是學習盧德銘不怕困難、一心報國的獻身精神﹔就是要傳承英雄血脈,在感悟不變的初心和使命中砥礪前行。
  盧德銘在秋收起義受挫,起義部隊意見不統一的關鍵時刻,他毅然決然支持毛澤東的意見,這種顧全大局、堅持真理的崇高精神,源於他對革命與理想的赤膽忠誠,對使命與責任的敢於擔當,對形勢與任務的正確判斷,正是我們在和平年代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精神源泉。
  以革命烈士生平為碑文這種特殊的紀念方式,既是敬仰之情的真實表達,更是以史明志的充分體現。盧德銘烈士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一個鮮明坐標,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思想感情,砥礪著理想信仰和使命擔當,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繼續創造新的偉大業績。
  (作者系江西省蘆溪縣委常委、縣人民武裝部政委)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