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榮
2020年04月09日08:1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劉仁堪(1895-1929)江西蓮花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9月,他隨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曾任紅四軍軍委委員、中共蓮花臨時縣委農工部部長、蓮花縣工農兵政府主席、中共蓮花縣委書記等職,1929年5月因叛徒出賣被捕。他在獄中受盡凌辱,但始終堅貞不屈,於1929年5月19日英勇就義,臨行前用腳蘸鮮血書寫就“革命成功萬歲”六個大字。
大革命時期
在家鄉領導農運和黨建工作
大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湖南工農運動蓬勃開展。當時身處長沙的劉仁堪迅速投身到革命,並在長沙結識了郭亮等工人運動領導人。當時,長沙各行各業都組織了工會,工會領導人中不少是共產黨員。劉仁堪自覺投身到工人運動中,並成為基層骨干分子,革命信念更加堅定。1925年,在長沙碼頭的一個倉庫裡,劉仁堪由郭亮介紹,面對黨旗庄嚴宣下“永遠跟黨走、永不叛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錚錚誓言,光榮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6年春,受中共黨組織的派遣,劉仁堪回到蓮花縣,立即設法與當地的黨組織取得聯系,並以教私塾和行醫為掩護,開展反帝愛國宣傳工作和農民運動。
當時的蓮花地處偏僻,封建勢力頑固。劉仁堪不畏強暴,不畏風險,經常在土豪劣紳的圍攻中挺身而出,為貧苦農民說話,受到群眾的擁戴。為了教育廣大貧苦工農反對封建剝削,劉仁堪引進長沙進步學生團體上演“文明戲”的方式,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文明戲”劇本《寄生虫》《橫無理》,並在中秋節前后在家鄉浯塘戲台上演出,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在劉仁堪等的領導下,浯塘一帶的農會工作迅速開展起來。1927年春,蓮花全縣各區均成立了農民協會,會員達3萬余人。不久,劉仁堪被組織上調到縣城,擔任清鄉委員會負責人,領導農會干部清算土豪劣紳的不義之財。
1927年3月底,在朱繩武、劉仁堪等人的努力下,中共蓮花縣第一次黨員會議在坊樓召開。會議主要討論了“擴大組織,領導群眾開展革命運動”等問題,並決定將中共蓮花小組改為中共蓮花支部,由朱繩武任書記兼組織委員、陳競進任宣傳委員、劉仁堪任農運委員、顏清珍任婦女委員,中共蓮花支部下設縣城、新城、桃嶺三個黨小組。劉仁堪負責桃嶺黨小組。
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
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蓮花。在國民黨軍隊的支持下,被打倒的反動豪紳從組織“難民團”竄回蓮花縣城,瘋狂鎮壓革命。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劉仁堪立刻和朱繩武等商議,決定帶領蓮花廣大黨員群眾開展武裝斗爭,反擊敵人。1927年9月18日,劉仁堪等參與農民軍攻打蓮花縣城的武裝斗爭,由於敵我懸殊,斗爭失敗,劉仁堪等遷往山區,堅持斗爭。
敵人為了扑滅火種,出動靖衛隊日夜下鄉騷擾,並四處強貼通告,懸賞通緝劉仁堪等人。劉仁堪等在群眾的掩護下,開展游擊戰爭,採取機動靈活的方式,不斷給予敵人打擊。
1927年9月25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一舉攻克蓮花縣城,砸開牢房解救被關押的革命群眾90多人,並開倉濟民,取得文家市會師秋暴以來的第一個勝仗。劉仁堪聞訊與同志們連夜趕赴縣城,與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會合。當天,毛澤東下榻城南賓興館。次日,毛澤東在此召開了蓮花黨組織負責人會議。會議上,毛澤東根據當時的情況,決定引兵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為了進一步了解關於井岡山方面的情況,毛澤東特意邀請劉仁堪、李偉、朱義祖等中共蓮花縣黨組織負責同志到會上介紹情況。會議結束后,由於劉仁堪對井岡山一帶情況比較熟悉,被毛澤東要求為起義部隊做向導。
1927年9月26日,由劉仁堪等帶路,秋收起義部隊出發,一路進至蓮花縣三板橋鄉。在這裡,毛澤東與劉仁堪共同查看地圖,研究確定進軍井岡山的路線。
劉仁堪等隨毛澤東上井岡山后,被組織上安排到礱市龍江書院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學習。通過學習,劉仁堪革命理論和軍事知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此后指揮武裝革命斗爭打下了堅實基礎。
1927年11月初,劉仁堪、朱亦岳代表蓮花黨組織參加了毛澤東在井岡山茅坪村的象山庵主持召開寧岡、永新、蓮花三縣原黨組織負責人的聯席會議,並向毛澤東匯報了蓮花黨組織的工作情況。參加會議的還有永新縣的王懷、劉真、劉作述、賀敏學、朱昌偕、賀子珍,寧岡縣的龍超清、袁文才、劉輝霄。毛澤東在聽取各縣黨組織的情況匯報后,要求各縣迅速重建黨的組織,努力開展斗爭,開辟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
返回蓮花領導武裝斗爭
1928年2月,劉仁堪受組織派遣,秘密回到蓮花,與當時縣黨組織負責人朱亦岳等人,在神泉鄉大灣村的獅形坳召開黨員大會,會議有20余人參加。會議傳達了三縣聯席會議精神,成立了中共蓮花特別支部(設在瑤坊鄉龍上村),以朱亦岳為書記,陳競進為副書記,朱義祖為組織委員,劉仁堪為宣傳委員。會議還決定拿出賀國慶保存的一支槍成立赤衛隊,進行武裝斗爭。1928年4月,中共蓮花臨時縣委成立,劉仁堪任農工部部長。由於劉仁堪的不懈努力,群眾很快被重新組織起來,當地的基層組織得以恢復,黨員人數迅速增加。6月26日,紅四軍二十九團開進蓮花。劉仁堪聞訊后,立即發動黨員群眾推翻反動地方政權,籌建蘇維埃政府,並組織迎接紅軍。
6月30日,蓮花縣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在縣城萬壽宮召開。會上,宣布成立了蓮花縣蘇維埃政府,劉仁堪被選為第一任縣蘇維埃政府主席。同日,在蓮花南門大洲上舉行了慶祝蓮花縣工農兵政府成立大會。劉仁堪到會並講話。他說:“同志們,以前我們貧苦工農沒有吃,沒有穿,受剝削、受壓迫,今天我們成立了工農兵政府,自己掌了權,打土豪、分田地,以后還要搞社會主義,日子越過越好。大家努力干吧!”
蓮花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在蘇維埃主席劉仁堪的領導下,各區各地紅色政權紛紛建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蓮花蘇區景象。
1928年9月,湘贛邊界局勢突然惡化,蓮花縣城被敵人再次佔領,縣委及蘇維埃政府被迫遷往山區堅持斗爭。11月,蓮花縣委書記朱亦岳調離蓮花,劉仁堪接任縣委書記。在嚴酷的斗爭環境裡,劉仁堪緊緊依靠黨員和革命群眾,與敵斗智斗勇,逐步恢復了各區的紅色政權,並通過游擊戰術不斷打擊敵人,迫使敵人退出蘇區。
1929年1月4日,中共井岡山前委在寧岡柏露村召開了紅四軍、紅五軍軍委、湘贛邊界黨團特委及寧岡、永新、遂川、蓮花縣委、茶陵特別區委負責同志參加的聯席會議。會議由毛澤東主持。劉仁堪作為蓮花黨組織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先傳達了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討論和通過了毛澤東同志代表前委寫給中央的報告即《井岡山的斗爭》﹔然后著重討論了如何粉碎敵人第三次軍事“會剿”的兵力部署。會議通過激烈的討論和分析,認為:在目前大敵壓境的情況下,不能單純地消極防守,必須採取積極主動的對策打擊敵人,同時為了解決根據地的經濟困難,決定採取“圍魏救趙”的方針,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突破敵人的包圍,轉到敵后,拖住敵人的尾巴盤旋作戰以解井岡山根據地之危,紅五軍、紅四軍三十二團和蓮花、遂川、酃縣的赤衛隊留守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堅持斗爭﹔茶陵、永新、寧岡三縣赤衛隊堅守九隴山軍事根據地。
英勇就義
柏露會議后,劉仁堪趕回蓮花,秘密前往各地召集黨員傳達會議精神,並組織力量配合井岡山的反“會剿”斗爭。由於當時形勢緊張,各地黨組織均轉入地下活動,很難集中一處。因此,劉仁堪採取巡視工作的辦法。5月上旬的一天,劉仁堪與縣委婦女部長顏清珍等來到南村坳背村,見天色已晚,就在荷塘鄉坳背村寧志昌家中歇腳。不料被叛徒發現告密,保安團連夜趕到坳背村,劉仁堪和顏清珍等人不幸落入了敵人魔掌。
國民黨蓮花縣長聽說抓住了中共蓮花縣委書記劉仁堪,親自審訊,親自為其鬆綁,許諾隻要劉仁堪交出共產黨內部機密,可保全家平安,並委以重任。但劉仁堪對鄒的勸說嗤之以鼻。敵人對他施以酷刑,百般折磨,但劉仁堪咬緊牙關、沒有吐露一個字。
1929年5月19日,敵人將劉仁堪押到縣城南門大洲上,准備將他處以死刑。消息傳開以后,周圍的群眾紛紛趕來。敵人怕出意外,沿途派重兵看守。劉仁堪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便高聲喊話,揭露反動派的罪惡,宣傳革命必定勝利的道理,並高呼“工農紅軍是一定會打回來的”。凶殘的敵人割去了劉仁堪的舌頭,鮮血流到地上。劉仁堪不能講話,便用腳趾蘸著鮮血在地上寫下了“革命成功萬歲”六個鮮紅的大字,以鮮血和生命踐行了入黨誓言。
劉仁堪英勇就義后,中共蓮花縣委為他題寫了“仁為革命有功,堪作烈士永存”的挽聯。
(作者系江西省萍鄉市政協文化文史學習委員會主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