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潔
2020年04月23日08:16 來源:人民政協報
1937年12月,朱瑞奉上級指示,創建華北軍政干部訓練所,招收進步青年,傳授游擊戰爭和統一戰線知識。1938年2月,華北軍政干部訓練所(后改名八路軍晉東南軍政干部學校)遷至陵川縣。華北軍政干部訓練所在陵川期間共培訓了400余名學員,很多學員被分配在太南、豫北及陵川戰斗和工作,為創建太南和晉豫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訓練所話劇組和陵川縣游擊支隊宣傳隊組成聯合抗日流動劇團,經常在周圍村庄演出抗日劇目,演唱抗戰救亡歌曲,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為了進一步開展抗戰宣傳,朱瑞又在陵川縣成立了縣兒童抗日宣傳隊,隊員年齡在11歲至14歲之間。1938年4月下旬,八路軍收復晉城,聯合抗日流動劇團來到晉城演出,駐在晉城東關崇實中學(今晉城一中)。不久,陵川縣兒童抗日宣傳隊也到達晉城,與聯合流動劇團會合。朱瑞熱情接待了聯合抗日流動劇團和陵川縣兒童抗日宣傳隊,並饒有興致地在火神廟、崇實中學禮堂觀看他們的演出。演出結束后,朱瑞以十分肯定的語氣表揚縣兒童抗日宣傳隊“演得很成功”,並勉勵小演員們“把文藝當作武器,用革命文藝來教育人民,打擊敵人”。他還把10多塊銀元親手贈給了兒童宣傳隊,作為隊裡的活動經費。接著,朱瑞在崇實中學觀看了聯合抗日流動劇團的演出,表揚劇團演得好,劇本創作也好,但也指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多樣化。
為了加強演出的宣傳效果,朱瑞決定將上述兩個團體合並成一個劇團,並給這個劇團命名為太行山劇團(全稱為第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晉冀豫邊區太行山劇團)。
1938年5月初,太行山劇團成立大會在晉城崇實中學召開。朱瑞親臨會場,並發表了祝賀致辭。他說:“‘五四’作為太行山劇團成立的日子,是要繼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革命傳統。太行山劇團的命名是很有意義的,意味著劇團應該像太行山一樣雄偉堅強,永遠和太行山軍民一起戰斗在太行山上。要為軍隊演出,要為人民群眾演出,宣傳動員一切力量起來抗日,爭取最后的勝利!”劇團由中共晉冀豫區黨委(對外稱八路軍一二九師編輯部)領導,趙洛方任團長,阮章競任藝術指導員。
太行山劇團剛成立時條件很簡陋,但在朱瑞的直接關懷下很快發展和完善起來。朱瑞從部隊借來騾子給劇團使用,還特意申請給劇團配發了軍裝和槍支彈藥,把部隊繳獲的綢緞布匹撥給劇團布置舞台,又為大家購買了汽燈、鑼鼓、腳踏風琴等設備。
朱瑞十分關心劇團的業務建設,曾多次教導演員們為了抗戰多演戲、演好戲,要苦練基本功,還特別鼓勵他們多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在朱瑞的教導下,太行山劇團成員,結合抗戰形勢和宣傳需要,排演了大量話劇、歌劇、歌舞劇、活報劇、街頭劇、秧歌劇以及京劇、晉劇,這些劇目中既有古往今來廣為流傳的劇目,也有劇團成員根據當時當地現實生活,自己創作的新劇,在根據地巡回演出期間深受各界歡迎。為了加強舞美效果,朱瑞特意從八路軍總部的火星劇社借調來舞蹈專家羅文英,指導劇團舞蹈演員進行跳舞基礎專業訓練。由於劇團的小演員刻苦排練,一批舞蹈很快就搬上了舞台。到9月底,劇團演出的戲劇、歌曲、舞蹈等節目可演十幾個小時,連續演出三個晚上不重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