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08:21 來源:海南日報
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塘內村的吳克之將軍故居。 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
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塘內村,有一間低矮的民房。這間屋子曾經的主人,就是瓊崖縱隊第一副司令吳克之。他戎馬一生,指揮的戰斗幾乎屢戰屢勝,因此被稱為“常勝將軍”
美德戰斗拔敵據點
美德村坐落在文昌經大致坡至海口的公路旁。當年,日軍在這裡建立了據點,與潭牛據點、瓊山大致坡據點遙相呼應,形成三角圈,監視瓊崖特委和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的活動。
1941年7月,吳克之和馬白山率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一、第二支隊,計劃採取伏擊打援的戰術,拔除日軍美德據點。
7月4日清晨,日軍從潭牛乘車前往美德據點,途中起了疑心,便提前下了車,沿著路旁的樹林,小心翼翼前行,並迂回到了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埋伏部隊的后面,發起突然襲擊。
一時間,槍聲大作。吳克之急令一個中隊前往增援,不一會兒,美德方向也響起了槍聲。吳克之當機立斷,趁大致坡據點敵人尚未出動之際,除留下少量部隊警戒大致坡據點日軍外,命令其余部隊前往坑尾村,佔據高地。
隨后,美德據點日軍也趕到了坑尾村,此時,高地已被瓊崖抗日獨立總隊佔領。美德據點日軍向我軍把守的高地一次次發起沖擊。吳克之沉著冷靜,指揮部隊把敵人壓制於窪地中,同時命令部分隊伍包抄敵人左側。此時,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六中隊也從美德方向趕來,加入戰斗。前后夾擊下,日軍倉皇退兵,途中被殲滅。另一方面,潭牛至美德據點之間的敵人也吃了敗仗。
這是瓊崖抗日獨立總隊與日軍交戰以來規模較大的一次戰斗,共殲敵數十人,繳獲九二式重機槍1挺、輕機槍2挺、長短槍數十支,還有大批子彈和其他戰利品。
這次的勝利大大打擊了日軍的士氣,美德據點的日軍迫於威懾,也撤走了,瓊文抗日根據地的一顆“大釘子”拔掉了。
除此之外,吳克之指揮的瓊山縣永興墟奇襲日軍、海口長村橋襲擊、文昌縣東北戰斗、大坡戰斗、大水戰斗和瓊山縣永標山誘襲戰、永龍公路伏擊戰、大橋截擊日軍車、少年連奇襲澄邁縣才坡日軍據點等戰斗,也幾乎是屢戰屢勝,他所領導的支隊因此被譽為“常勝支隊”。
開辟儒萬山抗日根據地
日軍在瓊文根據地受到沉重打擊后,開始進行報復性“掃蕩”。隨后,吳克之奉命率支隊主力向西轉移,在瓊山縣二區和澄邁縣的三區結合地帶創建儒萬山根據地。
儒萬山是溝通瓊文地區和瓊西地區的紐帶。當地人為了耕作,將地裡的火山岩石塊挖起來,疊成圍牆,形成天然的防御工事,易守難攻。
然而,儒萬山內有多股土匪勢力,想要進山,吳克之必須先解決這一難題。吳克之通過地方黨政組織協同斡旋,向對方曉以大義,雙方定下了團結抗日、互不侵犯的協議,使我軍不費一槍一彈便進駐了儒萬山腹地。
之后,日軍曾多次派兵進犯儒萬山根據地。
有一次,日軍出動900多人圍攻儒萬山根據地。天剛亮,日軍的2架飛機就在一支隊駐地上空不停地盤旋,然后又飛回海口。吳克之當即覺得不對頭,立即命令部隊加強警戒,在各路口加派崗哨,嚴防日軍偷襲。
果然,過了不久,從海口方向又飛來4架敵機,朝著一支隊駐地俯沖投彈,部分草寮被炸塌起火,地面敵軍也向根據地密集掃射。吳克之命令戰士們分散開,利用茂密的大樹和火山石壘成的牆壁隱蔽好,對敵人的挑舋不予理睬。敵機見一支隊不予還擊,更加肆無忌憚,索性低空飛行,幾乎貼在了樹梢上,還不停地輪番掃射,氣焰囂張。部分官兵沉不住氣了,叫嚷著要沖出去跟日軍拼個你死我活。
吳克之十分鎮靜。他推斷,日軍此舉乃是想利用武器兵力的優勢,把第一支隊主力從深山老林裡激出來,以徹底消滅一支隊。吳克之將自己的判斷告知干部,他說:“敵人的炸彈、炮彈我們都不用怕,炸彈隻能炸破幾塊石頭,地面敵人的密集火力隻能射破一些大石頭。我們的戰士個個熟悉地形,隻要與敵人周旋幾回,勝利就是我們的。”
聽完吳克之的分析,干部們茅塞頓開,趕緊把吳克之的指示傳達給每一個戰士,大隊以中隊為作戰單位,中隊以小隊、班為單位,分散為多路與敵周旋,有效地殺傷了敵人,減少了傷亡。
幾次戰斗下來,日軍暈頭轉向,吃了大虧,便再也不敢進犯儒萬山了。
行兵布陣顯大將之風
吳克之有個習慣:總將一副繳獲的日軍望遠鏡挂在身上,文件袋、左輪槍和軍用地圖從不離身,一旦逮住點空閑時間就看地圖。
每回部隊行軍到達駐地后,不管有多疲勞,吳克之都要先察看地形,徹底搞清楚哪裡有高坡、哪裡有深溝、哪裡有小路、哪裡可隱蔽,並在心裡暗自推演,如有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部隊應當如何防御、如何撤退。
有一天傍晚,吳克之率領部隊到一個村庄宿營。不料,日軍在天黑后包圍了村庄,並用密集的火力將村口的通道徹底封死,試圖將吳克之的部隊圍困住。當時,戰士們眼看情況緊急,紛紛要求立刻沖出去,殺出一條血路。然而,吳克之在組織好防御后,卻命令戰士們立刻躺倒睡下,養精蓄銳,靜候時機。
到了下半夜,吳克之起身說:“准備突圍。”在吳克之的指揮下,部隊利用其事先觀察好的最有利地形,悄悄地在日軍眼皮底下成功突圍。
吳克之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瓊崖革命。
在美德戰斗中,吳克之的愛人黃梅香同志和大隊長符乙權同志被敵人的槍火擊中犧牲,在巨大悲痛的沖擊下,吳克之努力克制住了情緒,繼續冷靜地指揮戰斗,帶領部隊奮勇殺敵,摧毀了日軍的美德據點。
離休后,吳克之盡管遠在北京,但心系海南,晚年仍帶病回到海南參加《瓊崖縱隊史》編纂的座談會,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會后還繼續通過電話、書信,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
1985年,吳克之病逝於北京。中共總參防化部委員會稱其為“海南人民的優秀兒子、我黨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我軍優秀的指揮員”,並評價稱:“吳克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海口4月26日訊 習霽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