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劉少奇敵后辦學記

劉靜

2020年05月11日08:56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劉少奇敵后辦學記

  從1940年到1942年,劉少奇在敵后抗日根據地物資極度匱乏、教學場地極其簡陋、工作任務異常繁重的情況下,仍舊想盡一切辦法,創建了抗大分校和華中局黨校等,並親自為學員上課。劉少奇在領導黨員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提出了許多關於黨員教育的重要思想理論,為黨的建設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實踐依據。
  創建抗大第五分校並兼任政委
  1940年2月20日,劉少奇向中央建議,在華中應立即成立抗日軍政大學分校或新四軍干部學校,吸收投奔新四軍的大批青年學生。11月,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成立后,在劉少奇的指導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干部學校、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干部學校、新四軍皖東干部學校等,在鹽城合並組建抗大第五分校,校址設在海陸中學,劉少奇兼任政委,陳毅兼任校長,張雲逸任副校長,謝祥鈞任教育長。分校編為5個大隊和1個機炮連,全校干工、學員共3000多人。組建當日,在海陸中學大操場上舉行了分校成立大會和第一期開學典禮,劉少奇出席了大會並講話。他說:“抗日軍政大學是為部隊培養骨干的,你們都是各部隊選送的優秀干部和老戰士,畢業后就是一名大學生了,就是部隊的基層領導和骨干了,你們學習很重要,任務也是很艱巨的。希望大家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盡快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軍事技術水平,為打敗日本侵略者而英勇奮斗!”
  五個大隊的學習重點各有不同,一、二大隊為軍事隊,三大隊為政治隊,四、五大隊是為部隊培養文化、宣傳、文藝骨干。劉少奇在抗大五分校分別為學員作了三次《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演講,並把《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印成小冊子發給黨小組,星期六黨日活動時組織黨員學習討論。星期六早上,大隊一般都要進行會操,劉少奇經常參加,有時還親自進行講評。
  抗大的生活異常艱苦,劉少奇和學員過著一樣的生活,穿一件深灰色的舊棉布短大衣,經常同陳毅等來到學生宿舍噓寒問暖,促膝談心。皖南事變后,鹽城一度作為新四軍的軍部和抗大第五分校所在地,曾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和封鎖,這給抗大學員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為了躲開敵人飛機的襲擊,校部干脆給每人發一張小板凳,白天跑到城外的亂墳堆裡上課。當時劉少奇給學員講授黨的性質和任務,數九嚴寒,劉少奇衣著單薄,站在刺骨的寒風中講課,語調堅定有力、神態鎮定自若,使學員們很受感動和鼓舞。
  皖南事變發生的第二天早晨,劉少奇來到操場向抗大學員宣告這個消息。他說:“敵人可能要干擾和破壞我們的學習,我們就更要意志堅定,抓緊時間刻苦學習,完成黨交給的光榮任務。”這堅強有力的話語,讓學員精神振奮。
  1941年1月11日,北風怒吼,寒冷異常。日軍突然出動了15架飛機,對鹽城進行狂轟濫炸,抗大宿舍被炸成了一堆瓦礫。當天晚上,校部召開緊急會議,劉少奇在會上作了政治動員。他氣憤地說:“國民黨反動派不抗日,制造皖南事變,打我們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幫了鬼子的忙。鹽城是新四軍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將成為敵人的主要襲擊目標。因此,一方面,我們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立足於打﹔另一方面,又要爭取和平、爭取團結、一致對外。”會場上群情激憤、熱血沸騰,劉少奇揮著右手,冷靜而沉著地說:“你們有頑強的革命斗志和英勇殺敵的精神,這是很可貴的。但干革命要講究戰略和策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20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中國革命要取得最后的勝利,必須要依靠三大法寶,這就是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武裝斗爭和統一戰線,這三個法寶缺一個也不行。”接著,劉少奇對三大法寶的意義和重要性作了詳細的、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師生們受到很大的教育。
  抗大五分校訓練和培養了數以萬計的軍事、政治干部,適應了抗日武裝不斷發展壯大的需要,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創建華中局黨校並兼任校長
  皖南事變后,針對蔣介石頑固派的罪惡陰謀,黨中央採取了針鋒相對、堅決反擊的方針,一方面揭露皖南事變的真相,另一方面重建新四軍軍部,新四軍各部隊也進行了整編。
  1941年4月下旬,劉少奇提議在鹽城創辦華中局黨校,著重培訓華中部隊團以上和地方縣以上的干部,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劉少奇親自兼任校長,彭康兼任副校長,溫仰春任教育長。黨校設兩個隊,第一隊的學員為團、縣以上干部,第二隊的學員主要是青年知識分子。劉少奇明確指示,黨校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校,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干部。根據這個辦學方針,黨校設置的主要課程有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共黨史。劉少奇常到黨校授課,主要講授黨史、形勢、戰略策略、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等課程。
  隨著黨內思想斗爭的發展,特別是總結皖南事變經驗教訓中,有些地區和部門產生了一些偏向。1941年7月2日至3日,劉少奇在華中局黨校連續作了兩天講演,全面總結黨內斗爭的歷史經驗,闡述進行黨內斗爭的正確原則和方法。他明確地提出黨內斗爭的性質“主要的是思想斗爭,它的內容是思想原則上的分歧與對立”。他指出黨內思想斗爭應該適當開展的原則,並深有感觸地說:“同志們首先要了解,黨內斗爭是一件最嚴重最負責的事,絕不可以草率從事,我們必須以最嚴肅最負責的態度來進行……”這篇演講稿傳到延安后,在《解放日報》全文發表。毛澤東親自寫了編者按,指出:“這是劉少奇同志於一九四一年七月二日在華中局黨校的演講,理論地又實際地解決了關於黨內斗爭這個重大問題,為每個同志所必讀。現當整風學習開展與深入的期間,特為發表,望全黨同志注意研讀。”
  7月,日軍向鹽城地區發動大規模“掃蕩”后,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在同日軍“兜圈子”中轉移到阜寧縣。華中局黨校也隨著遷到阜寧縣西南的偏僻水鄉汪朱集。10月,第二期培訓班開學,這期學員仍是軍隊團以上干部和地方縣以上干部,共200多人。
  為了有更多的時間了解學員的思想和學習狀況,劉少奇索性搬到黨校,和學員在群眾家裡同吃同住,共同生活了一個多月。劉少奇經常通宵達旦地備課,雖然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但仍堅持講課。劉少奇沒有其他個人愛好,隻保持著每天上下午在街上散步的習慣,其余時間都在緊張地工作。
  在這一個月中,劉少奇先后講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戰爭和戰略問題》《人為什麼犯錯誤》《反對黨內各種不良傾向》《民主精神與官僚主義》《論黨員在組織上和紀律上的修養》等近20個題目。
  他的報告深受學員和干部的歡迎,不僅黨校學員聽,華中局機關和新四軍的干部也都去聽。那時的黨校,沒有課堂,沒有禮堂,更沒有擴音設備。劉少奇授課時,新搭成的大草棚裡坐滿了學員,各地來的負責同志隻能坐在草棚外邊場子上,場子上也坐得滿滿的。這些報告對普遍提高華中各級干部的領導水平,促進各抗日根據地的鞏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2018年第1期《世紀風採》)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劉少奇紀念館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