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軍中秀才羅義淮

陳朝權

2020年05月12日08: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紅岩春秋》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羅義淮,名羅濟,號定濤。1918年1月3日出生在四川省榮昌縣復興鄉(今重慶市榮昌區遠覺鎮)一個鄉紳家庭。1938年3月赴延安陝北公學學習,6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12月被分配到抗日軍政大學。歷任抗大一分校膠東支校政治處宣傳股長、山東軍區第五師政治部宣傳科長、華東野戰軍九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華東軍政大學教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文化教授會主任、軍事學院秘書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后參加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周村戰役、濰縣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曾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軍事學院先進工作者一等獎,被稱為軍中“大秀才”。

奔赴延安尋真理

1937年,羅義淮從四川省立第四師范學校畢業后,在萬縣市電報路小學教書。他常與萬縣三正埠民眾教育館的工作人員、榮昌老鄉李新等進步青年聚會,分析抗日斗爭形勢。盧溝橋事變后,他們對蔣介石消極抗戰的行為日益不滿。當獲悉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的消息時,更加意識到隻有投奔共產黨,才能實現救國救民的理想抱負,於是萌生了奔赴延安的念頭。

為籌集盤纏,資助大家成行,羅義淮不僅拿出全部積蓄,還假借父親名義從羅家油坊櫃台預支了一些銀兩。1938年2月1日,他與李新、陳寄宇等五人,從民眾教育館秘密出發,奔赴延安。途經渠縣時,陳寄宇扮成重慶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其余人扮成學生,聲稱考察川陝公路。他們走土路、攀山梁,於3月3日到達西安。

到西安后,李新及時與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顏利民(羅義淮、李新的初中同學)取得聯系。經顏利民介紹,他們加入“民先”組織,獲得了入陝北邊區的介紹信。3月10日,羅義淮一行抵達延安,拿著介紹信住進陝北公學招待所,隨后參加陝北公學第二期學習。

陝北公學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實行國防教育,培養抗戰干部”,教育內容是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戰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基本理論,領導武裝斗爭的基本知識以及對時局的認識。課程設置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學員們每天學習八小時,上課與自習各佔一半時間。

為加強陝北公學的師資力量,黨中央陸續從國統區抽調一批知名學者和文化名人來校任教,毛澤東、陳雲等中央領導也經常到校講課。羅義淮有幸聆聽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講授的政治課,從而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在陝北公學學習期間,羅義淮在思想上進步很快,於3月30日獲批入黨。4月4日,黨組織為他舉行了入黨儀式。6月30日,他轉為正式黨員。

學習結束后,羅義淮被分配到陝北公學分校工作。陝公分校設四個區隊,他先在一區隊28隊任宣傳干事、支部宣傳委員,后升任二區隊33隊指導員、支部書記。

輾轉膠東辦抗大

1938年12月,抗大一分校成立。羅義淮隨陝公分校編入抗大,正式參加八路軍。1939年元旦,他隨校東進,於1月21日抵達晉東南抗日根據地,走上了抗日前線。

一分校對外稱“第18集團軍總部隨營學校”,編為九個營。羅義淮任3營總支宣傳委員、宣傳干事。2月23日,一分校第一期開學,八路軍總部領導朱德、彭德懷和北方局領導楊尚昆等先后到校作報告。5月,4、5、6營合編,羅義淮調任二支隊政治處宣傳股長。

11月上旬,總部下達中央軍委關於抗大一分校東遷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命令,學校按照學員大隊組織序列重新編隊,羅義淮被任命為一大隊政治處宣傳股長,參加了第二次東進行軍。

1940年1月5日,一分校歷時40余天,行程3000余裡,抵達山東垛庄、孫祖一帶,同山東分局、八路軍第一縱隊會合。

是年2月,山東分局和八路軍第一縱隊決定,由抗大一分校派出第一大隊干部到膠東抗日根據地和膠東軍校合並。3月中旬,羅義淮所在的一大隊從魯中開赴膠東。當越過膠濟鐵路封鎖線,宿營於臨淄縣高陽村時,突然遭到日軍襲擊。經過一整天的頑強戰斗,他們打退敵人多次進攻,給膠東部隊和當地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4月上旬,一大隊進入膠東抗日根據地,在掖縣桑園村與膠東軍校會合,隨即成立抗大一分校膠東支校。膠東支校對外稱“八路軍第一縱隊教導團”,羅義淮任該校政治處宣傳股長。

6月1日,在膠東支校第一期開學之際,日寇發動了大掃蕩。日軍集中兵力近千人,對根據地採取夜間出動、拂曉襲擊、分進合擊的包圍攻勢。根據膠東區黨委指示,膠東支校統一指揮並參與了反“掃蕩”戰斗。經過激戰,學校於6月13日粉碎了日寇的掃蕩。

之后,膠東支校向大澤山轉移。在大澤山根據地辦學期間,條件非常艱苦。為防備敵人襲擊,全校師生通常在凌晨兩三點鐘起床,吞幾塊粗谷餅子就上山學習、訓練,中午吃冷飯,晚上時常在山上露營。羅義淮這時雖然患了嚴重的胃病,但依然堅持一邊教學、一邊戰斗。經過一年多的戰斗教學,膠東支校為部隊和游擊隊培訓了近千名軍政干部。

圍繞戰時做政工

1945年8月19日,中央軍委批復成立山東軍區第5師,羅義淮任政治部宣傳科長。他堅持從部隊實際出發,做好政治宣傳工作,深得首長信任。

1946年春,部隊開展“百日軍政大練兵”,宣傳科具體擔負政治宣傳任務,進行思想整訓,組織官兵學習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有關指示。通過宣傳學習教育,提高了官兵素質和部隊戰斗力。

1947年2月28日,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成立,許世友兼任司令員,林浩兼任政委。4月,羅義淮任九縱隊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8月升任部長。九縱隊歷經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抓獲了數千名俘虜,其中不少是四川籍兵。羅義淮以濃重的川音給他們上課,經過鄉情鄉音的親切感化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許多士兵紛紛加入解放軍。

1948年3月12日,九縱隊攻打周村,殲敵1500余人,俘虜13000余人。4月,又發起濰縣戰役,殲敵25000余人。之后,縱隊參加了津浦線中段兗州戰役,殲敵7500余人。在這些戰役中,羅義淮除做好部隊宣傳工作外,還多次親赴第一線拍攝戰斗場面,用相機記錄了我軍的許多珍貴歷史。

9月,濟南戰役打響,九縱隊由助攻變為主攻,激戰八天八夜,殲敵2萬余人,俘敵1萬多名。濟南戰役勝利的消息震動全國,毛澤東為之欣喜。戰役結束后,羅義淮兼任3旅(后改27師)政治部代理主任,淮海戰役結束前四天才返回縱隊機關。

1949年2月,部隊在安徽宿縣整訓,正式編為27軍,羅義淮任27軍政治部宣傳部長。4月20日,他隨副軍長賀敏學從蕪湖荻港渡江,參加了渡江戰役。

渡過長江后,九縱隊連續追擊八晝夜直逼上海。隨后對上海實行包圍,部隊作短暫休整。針對一些戰士存在的不良思想傾向,羅義淮帶領宣傳部全體干部,組織官兵學習《約法八章》《三大公約》《十項守則》等文件,為入城后部隊嚴守黨的各項政策紀律,奠定了堅實基礎。5月24日,部隊攻進市區。5月27日,上海解放。

嘔心瀝血育人才

1949年7月,華東軍政大學成立,陳毅任校長兼政委。9月15日,羅義淮調任華東軍大教育部副部長。

華東軍大編有三個學員總隊,一總隊是部隊干部,二、三總隊是新錄取的知識青年。1950年5月,羅義淮任一總隊政治部副主任,擔負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雖然一總隊學員均為師、團職干部,但他嚴格要求。由於學員文化基礎差,他採取先學文化知識,后學軍政內容的辦法,為我軍培養了大批中高級干部。

1951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劉伯承任院長。軍事學院設立了高級速成系、情報系、海軍系、空軍系、炮兵系、裝甲兵系、戰史系等13個教學單位,設置有戰役、戰史、政治、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社會科學、文化等十幾個教授會,羅義淮任文化教授會(后改為文化外語教授會)主任,負責制訂教育計劃和教學制度。

羅義淮工作勤奮,德才兼備,深得劉伯承器重,多次在全院干部大會上受到表揚。是年3月至8月,羅義淮兼任訓練部政治處主任﹔11月至次年4月,兼任基本系二期副主任。他還長期擔任軍事學院黨委監察委員會委員,整頓作風紀律和處理違紀問題。

1955年底,羅義淮調任軍事學院秘書長。同年被授予上校軍銜,並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56年1月11日,毛澤東視察軍事學院,接見了各部、系、教授會以上領導干部,羅義淮得以和毛澤東合影留念。1月15日,劉伯承發布《軍事學院建院五周年授獎令》,羅義淮被授予先進工作者一等獎。

1957年,中央軍委對軍隊院校進行大調整,除南京軍事學院保留外,分別成立北京高等軍事學院、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炮兵學院、裝甲兵學院。高等軍事學院以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和高級速成系為基礎組建,抽調了南京軍事學院各教授會正副主任和教員148名,羅義淮於7月調任該校系政委。

立足崗位作奉獻

1959年4月,羅義淮奉軍委命令,到軍事科學院編寫全軍戰斗條令政治工作,並任編寫組組長。他除抓總體工作外,還參與具體編寫任務。他和武世鴻負責編寫了戰斗條令概則中的第二章戰時政治工作。

7月,軍事科學院院長葉劍英在南京軍區召開條令編寫工作第一次匯稿會議,羅義淮等三位政工組編寫人員到會。會上,葉劍英具體指導了戰時政治工作初稿,並提出修改意見。11月下旬,葉劍英在武漢軍區召開第二次審修會議,政工編寫組由羅義淮、武世鴻參加匯稿。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形成了送審稿。編寫組成員於春節前從武昌乘飛機返回北京,羅義淮在北京住了五天,又奉命趕往廣州參加軍委擴大會議。

1960年7月,羅義淮冒著大雨前往吉林參加全軍連隊戰斗條令匯稿會議,就執行戰斗任務時如何發揮連隊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在不同戰斗任務情況下如何發揮宣傳工作作用等展開討論,統一思想。國慶節后,他趕赴天津市河北賓館繼續修改戰時政治工作條令。

1961年春節后,中央軍委在廣州軍區召開擴大會議,討論審改戰斗條令,羅義淮到會。會議結束后,他返回北京,投入對軍師團營政治工作條令的修改編寫。

7月,羅義淮任高等軍事學院政治部秘書長。除了做行政工作外,他還擔負軍隊政治工作教學任務。教學課上,他充分發揮參與編寫全軍政治工作戰斗條令的優勢,著重講授我軍戰時政治工作,並領導政工教研組編寫了系列戰時政治工作教材。當時,毛澤東號召地方大規模開展學習解放軍的活動,羅義淮多次應邀外出演講,宣傳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這一時期,高等軍事學院奉軍委指示舉辦了三期越南班教學,專門培訓越南人民軍師以上干部,羅義淮負責教授政治工作課程。為感謝教員們的艱辛付出,學員班結業時,越方授予羅義淮“胡志明金質獎章”。

1970年上半年,羅義淮調任昆明軍區后勤部副政委。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剛到昆明軍區,就帶領機關政治干部深入雲貴高原后勤部隊的倉庫、油庫、醫院、兵站、汽車團調查研究,幫助基層學習政治理論,培訓政工干部。在昆明軍區工作的八年,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雲南邊疆的崇山峻嶺、惡江險灘留下了足跡。

由於連續加班、過度勞累,羅義淮於1977年12月病倒在工作崗位上。1978年11月18日,病逝於北京。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時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遲浩田、中央軍委委員張震和劉伯承夫人汪榮華、許世友夫人田普以及昆明軍區領導等親臨告別廳,致哀告別。

原載:《紅岩春秋》2020年第4期

(責編:曹淼、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