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激勵后人的不朽教材

——李碩勛烈士紀念亭碑文敬讀

毛志華

2020年06月05日08:03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激勵后人的不朽教材

  1931年9月5日,我黨早期杰出的革命家,著名的學生運動領袖和卓越的軍事指揮員李碩勛,在28歲的青春年華,英勇就義於海口東校場刑場,用自己滿腔熱血寫下一個革命者永不泯滅的厚重人生。65年后,人們在烈士殉難處豎像建亭,並特意將亭前道路更名為“勛亭路”,以永懷先烈,訓育后進。亭前豎立著花崗岩雕刻的李碩勛烈士半身塑像,正面鐫刻鄧小平題寫的“李碩勛烈士永垂不朽”,基座刻有李碩勛烈士寫給妻子趙君陶的絕筆信。全文如下:
  陶:
  余在瓊已直認不諱,日內恐即將判決,余亦即將與你們長別。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為我過悲,惟望善育吾兒。你宜設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謀自立為要。死后尸總會收的,絕不許來,千囑萬囑。
              勛九.四

  寥寥數語,李碩勛烈士從容就義、慷慨臨刑的畫面躍然而出,這泣血文字承載著他對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忡忡憂心,對人民革命事業的摯摯追求,對愛妻愛子的深深眷戀,讀之不禁潸然淚下,亦肅然起敬。
  1903年2月23日,李碩勛出生在四川慶符縣(今高縣)一個清貧的商人家庭。他自幼稟賦聰慧,勤敏好學。先后在成都省立一中、上海大學學習,積極投入各項斗爭。192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五卅運動這一反帝愛國斗爭的推動者之一。北伐戰爭中,擔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政治部主任的李碩勛率部在河南上蔡擊敗奉軍,后回師武漢,東下討蔣。1927年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被任命為第11軍第25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30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江南省委(江蘇、安徽、浙江和上海)軍委書記。
  1931年春,李碩勛奉命到粵贛邊區擔任紅7軍政委,因身患疾病,被迫留在香港治療。其間李碩勛改任廣東省委軍委書記。8月,他赴海南島指導軍事工作,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忠貞不屈,在寫下碑文所刻“與妻書”后,壯烈犧牲!
  李碩勛以赤子之心鑄就鋼鐵城牆,以泰山之力撐起民族脊梁,他短暫而光榮的一生所表現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范,猶如一座燈塔,永遠照耀我們在逐夢路上奮勇前行。
  學習李碩勛烈士堅如磐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李碩勛生活的時代,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社會危機空前深重,人民命運十分悲慘。面對國家危難和人民困苦,他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和道路。17歲時,他第一次接觸《共產黨宣言》,無產階級先進理論猶如清新的春風,使他那早已萌芽的反帝反封建思想歸宗到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上來。在給家兄的信中,他講道:“我們認清隻有徹底的用革命手段,堅決地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才是我們死裡求生的唯一出路!弟近來對於一切均已置之度外,將本此偉大的使命作終身之奮斗!”從那時起,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艱難險阻和重大挫折,他始終沒有動搖,越是危難關頭,越是信念堅定。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李碩勛的革命引路人,妻子的五兄,也是中共江蘇省委代理書記趙世炎被殺害,他堅定表示,要向五兄一樣戰斗和生活。即使“日內恐即將判決”,他依然毫不動搖地對獄友們說,“你們放心,要繼續戰斗,前途是光明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我們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英勇奮斗。
  學習李碩勛烈士鐵骨錚錚、無限忠誠的堅強黨性。李碩勛的一生,時時刻刻以黨和人民利益為先,以革命事業大局為重。他常說,“共產黨人的一切都是屬於黨的”。1931年在港期間,因工作一時未落實,他誠懇致信中央,“我去留如何,速復電,即遵行”,是他忠誠於黨的生動注腳﹔1928年,中共浙江省委提名他擔任省委代理書記,受當時中央復雜斗爭影響,未獲批准,他毫不計較個人地位和得失,積極協助工人出身的徐英做好各項工作,是他忠誠於黨的鮮活詮釋﹔在獄中,敵人打斷他的雙腿,用鐵絲吊在半空,“余在瓊已直認不諱”,坦然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而對黨的秘密絕不吐露半句,是他忠誠於黨的生命絕唱。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身為黨員,就必須把對黨忠誠牢記心中,任何時候都同黨同心同德,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學習李碩勛烈士擔當任事、鞠躬盡瘁的精神意志。李碩勛一生擔任過很多職務。黨調他一地他熟悉一地,調他一處他深入一處,始終躬親盡責,無私無畏,千方百計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從事學生運動,他為喚起同胞自強覺醒、引導青年投身反帝斗爭積極奔走。軍內任職,他因地制宜加強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讓25師這支曾沾染舊軍閥習氣的隊伍脫胎換骨,成為黨領導下的革命武裝。白區斗爭,他機智果敢、鎮定自若,數次挽救同志安危,讓組織免遭重大損失。主持浙江省委日常工作,他忘我工作,迅速恢復20多個縣的黨組織。任職江蘇省委軍委書記,他以極大熱情和膽量,發動和領導了蘇北的農民起義,並先后籌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第十五軍、第十七軍。“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是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精神寫照,更體現出他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九死不悔的堅強意志。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學習李碩勛烈士理想崇高、真摯濃烈的家國情懷。李碩勛是堅貞不屈的革命者,更是一個有情有愛、有血有肉的人。當他的人生選擇一次次與內心情感逆向而行,絕不是因為不眷顧家園親情,而在於這熾熱的情懷早已從鄉土走向家國。南昌起義前,他看望懷有身孕的妻子,因軍情緊急,隻能是匆匆一瞥﹔白區斗爭,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他,每每出行都要特意讓妻子給自己化裝,隻為減輕她的擔憂﹔香港團聚,幾天的天倫之樂竟成永遠的訣別。在獄中,他將寫好的“與妻書”捧讀良久,斟酌下把“前線”改為“前方”,把“善視吾兒”改為“善育吾兒”。“余亦即將與你們長別”“死后勿為我過悲”“你亦努力謀自立為要”,流淌著他對愛妻愛子的愧疚與不舍,更加堅定地表達出他為之追求真理的可貴,為之斗爭理想的崇高,為之獻身事業的偉大。精神有了歸屬,生命才有意義,家國情懷就是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隻要我們把遠大理想與個人抱負、家國情懷與人生追求融為一體,常懷愛民之心、常思興國之道、常念復興之志,必能描繪大寫人生、成就非凡意義。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