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鄧恩銘家書的革命情懷

鐘麗娟

2020年06月12日07:5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鄧恩銘家書的革命情懷

  黨的一大代表中,有一位唯一的少數民族代表——鄧恩銘。他1901年生於貴州省荔波縣的一個水族農家。小學畢業時,其遠在山東任職的堂叔決定資助培養他,16歲的鄧恩銘由此來到濟南,進入山東省立第一中學繼續求學。之后受到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走上革命道路,成為山東黨組織的締造者和早期領導者,曾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青島市委書記等職。到1931年英勇就義,再沒回過家鄉。
  在學校學習和投身革命的十幾年間,鄧恩銘主要通過書信與遠在貴州的家人保持聯系。目前留存的十幾封家書,都是鄧恩銘走上革命道路后在山東期間寫給家人的,從中可以看出鄧恩銘熱愛家人、反抗舊俗和視死如歸的優秀品質。
  “知雙親一定挂念,但兒又何嘗不惦念雙親呢”
  無情未必真豪杰。投身革命的堅強男兒,也充滿對家人的惦念和關愛。1924年鄧恩銘負責青島黨的工作,積極策劃四方機車廠和紗廠的工人運動,5月8日他給父親寫信提到:“不寫信又三個月了,知雙親一定挂念,但兒又何嘗不惦念雙親呢。兒一向很好,想雙親及祖母……均安康如常?”在另一封信中他囑咐道:“母親身體總要好好保養,多吃點有養料的東西……千萬不可亂吃藥,吃錯了就壞事,務必注意。”投身革命無力顧及家庭時,他充滿愧疚。1925年8月下旬,鄧恩銘在濰縣由山東各地黨組織的代表選舉為新的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並任書記﹔9月他接到弟弟來信,因家鄉遭災,米價飛漲,希望他寄錢回家,幫助度過災荒。他在復信中寫道:“我從濟南回到青州,就知道家鄉米貴。但是我沒有分文匯回去,使老少少受點窮苦,實在是罪過!”而以他當時的職務,在爭取中央增加經費的同時,自己也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若有一點私心,是能夠拿出一點錢來接濟家裡的。可他寧願虧欠家裡,也不願影響革命,體現出了一名共產黨人大公無私的高尚風范。
  “兒生性與人不同,最憎惡的是名與利”
  在關愛家人的同時,鄧恩銘卻沒有惟命是從,不斷對舊禮教進行反抗。他主張男女平等、婚姻自由。1922年是他為革命工作不斷奔走的一年,百忙中依然惦記家裡,8月份的家信中,希望家裡送妹妹到省城讀書:“弟弟妹妹們都長大了……無論如何總要叫他們念書……此刻比從前不一樣了,男女都是一樣……總而言之,叫做男女平權。”對於當時盛行的父母給兒女包辦婚姻,他明確反對,規勸父母拋棄陳舊觀念:“父母辛苦費力哺育兒女,處處總為兒女好﹔不過一時比一時不同,從前是好的,那曉得反到害起兒女來,比比皆是,最頭痛的就是替兒女訂婚……父母的一片好心,做兒女的無有一個不感激,不過總盼望做父母改換改換方法來愛兒女就行了。”面對幾千年升官發財、光宗耀祖的世俗,他以在青島做官的堂叔為例提醒父親,“無論做官為宦,總要處處體貼老百姓,不用助人為惡,剝奪人民。二叔做官數年,一清到底……百姓沒有不愛戴的,所以名譽很好!因此,父親千萬千萬要像二叔一樣才好。”他自己更是違背家庭意願,投身革命活動。1924年5月8日,他在給父親的信中說道:“兒生性與人不同,最憎惡的是名與利,故有負雙親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無可如何。”鄧恩銘視名利如糞土,而“所志”正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
  “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
  鄧恩銘在山東省立一中學習期間,受到《新青年》等進步書刊的影響和啟迪。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鄧恩銘等一批進步青年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並投身於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擴大進步陣地,1920年秋,鄧恩銘與省立一師學生王盡美,在濟南發起成立勵新學會,創辦《勵新》刊物。1921年春,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鄧恩銘是小組負責人之一。7月,鄧恩銘與王盡美一起作為濟南代表,到上海參加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並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2年1月,鄧恩銘出席了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並在蘇俄學習考察。回國后,在山東負責黨的工作,先后領導了1925年膠濟鐵路大罷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大罷工。1925年11月,鄧恩銘在濟南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遭受殘酷折磨。后因在獄中肺結核病情惡化,經地下黨組織多方設法營救,得以保外就醫。1929年1月,鄧恩銘因叛徒出賣再次被捕。在獄中,他受盡酷刑,毫不畏懼,發動領導了兩次絕食斗爭和兩次越獄斗爭,使7名同志先后脫險,而他自己因為身體病弱,未能逃脫,被投入死牢。1931年3月,鄧恩銘給家中寫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寫下訣別詩:“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表達了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家國情懷和對革命后繼有人的堅定信心。4月5日清晨,鄧恩銘等22名共產黨員被國民黨殺害於濟南緯八路刑場,史稱四五烈士。
  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對山東省的負責同志講:革命勝利了,不要忘記老同志。你們山東應該把王盡美、鄧恩銘同志的情況搞清楚,應該收集烈士文物。1961年,鄧恩銘誕辰60周年、犧牲30周年、中共一大召開40周年,同為一大代表的董必武經過山東,感慨萬千,賦詩一首回憶王盡美與鄧恩銘: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鬆。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