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2020年06月26日16:11 來源:學習時報
抗戰時期,甘肅是大后方,蘇聯援助的抗戰物資都要經過新疆到甘肅再轉運各地。早在全面抗戰爆發前,為了對外聯絡和營救西路軍,我們黨就在蘭州設立了紅軍辦事處。全面抗戰爆發以后,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局面正式形成,蘭州紅軍辦事處改稱為八路軍駐甘辦事處。基於甘肅和蘭州的重要地位,黨中央派謝覺哉作為黨中央和毛澤東的代表到蘭州開展統戰工作,任中共中央駐甘肅代表。謝覺哉肩負特殊使命,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甘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為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日益高漲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國民黨上層人士中開展統戰工作。長期以來,甘肅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都非常落后,因此,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的任務非常繁重。抗戰初期,賀耀祖任國民黨甘肅省政府主席。謝覺哉同賀耀祖是同鄉、同學和同事,在大革命時期兩人有過交往。賀耀祖雖然在政治上比較開明,但對抗戰和共產黨等問題上還有很多模糊和錯誤的認識。針對謝覺哉提出的國共合作抗日的具體主張,賀耀祖雖然表示贊同,卻很少付諸行動,甚至對謝覺哉還有意回避不見。於是,謝覺哉採用書信的方式對賀耀祖進行誠懇的說服勸導。在謝覺哉的耐心教育下,以及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賀耀祖的態度和認識有了很大轉變,這就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甘肅的形成發展和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謝覺哉在給黨中央的報告中指出:“蘭州環境大有轉變,賀比前更進步,對我們提出之問題均願照行,對於民運,賀已無阻撓之意。”
為了廣泛地開展抗日民主統一戰線工作,謝覺哉根據上層人士的思想狀況和政治態度,採取不同的形式做好教育和轉化工作。這一時期,謝覺哉利用一切機會宣傳黨的政策,爭取和團結了甘肅省政府秘書長丁宜中、民政廳前后兩任廳長羅貢華和施奎齡、國民黨中央政府駐甘肅外交特派員李鐵錚、國民黨新編第一軍軍長鄧寶珊等人。此外,謝覺哉還經常接近張維、水梓等地方紳士以及回族上層人士,利用一切機會向他們介紹共產黨的政策和主張,爭取和團結一切擁護抗日的階層和人士。他不僅重視爭取和團結上層人士,也同樣重視爭取和團結中下層人士,隻要誰贊成抗日、反對內戰就同誰交朋友,使甘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開了新局面。
營救失散的西路軍人員。謝覺哉在八路軍駐甘辦事處工作期間,承擔的另一項特殊任務就是要設法營救和收容失散的西路軍人員。謝覺哉到蘭州后了解到,在河西走廊有西路軍1000多失散人員,約500人在敵人的工兵營修公路。他們的待遇很差,凌晨3點起床,每天出兩次操,夜晚住在帳篷內,穿得是單衣單褲,沒有鋪蓋。被俘的西路軍女戰士有200多人,在醫院和工廠做工﹔還有100多西路軍小戰士分散在旅館和澡堂當伙計,或者到國民黨大官家中當勤務兵。根據這些情況,謝覺哉當即致信賀耀祖,請賀耀祖向馬步芳要人。經過多方努力,從青海馬步芳部隊要回了劉瑞龍、魏傳統等人,從國民黨九十七師要回了何蘭階、陳鳳祥、王文生等人。1937年10月底,馬步芳把青海、武威、永登的1500余名被俘的西路軍編成一個“新兵團”,准備送往河南國民黨衛立煌部隊。當“新兵團”到達蘭州后,謝覺哉馬上採取果斷措施,向國民黨當局交涉,要求把“新兵團”移交八路軍。當謝覺哉得知“新兵團”開走以后,又立即給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黨代表林伯渠發電報,請求設法營救。經過他們的努力爭取,終於把“新兵團”全部人員營救出來。
高金城是著名的外科醫生,早年在甘肅行醫布道,是我們黨的忠誠朋友。謝覺哉到蘭州后同高金城會面,商討到河西重新開設福音堂醫院,以此掩護營救西路軍人員的工作。高金城接受任務到張掖以后,以福音堂醫院為掩護,公開收容西路軍傷病員,利用治病的機會,傳達黨中央和八路軍駐甘辦事處的關懷。先后從福音堂醫院治愈送走的西路軍人員有200多人。高金城營救西路軍的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1938年2月3日凌晨,被馬步芳部師長韓起功秘密殺害。
支持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在謝覺哉和八路軍駐甘辦事處的推動下,在中共甘肅工委的直接領導下,甘肅民眾抗日救亡運動高潮逐步形成。其中影響較大的抗日救亡團體有甘肅婦女慰勞會、甘肅青年抗戰團、甘肅省外留學生抗戰團等。甘肅婦女慰勞會組織婦女進行募捐、慰勞、演出等活動,宣傳男女平等,提倡婦女放腳、識字等,並出版了《婦女旬刊》。謝覺哉不僅為刊物撰寫文章,還承擔了刊物的編輯工作,並就婦女工作的特點、性質和任務同倪佩君多次交談,並給予指導。甘肅青年抗戰團領導成分復雜,沒有明確的目標,謝覺哉就同領導骨干多次談話,並寫了書面指示,指出青抗團是團結廣大青年、擔負抗戰工作的。因此,“抗戰第一”“抗戰高於一切”。謝覺哉還經常同進步青年交談,循循善誘,耐心啟發,幫助進步青年提高思想認識。一些進步青年在八路軍駐甘辦事處的介紹下,先后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工作。這一時期,謝覺哉以覺齋、煥南等多個筆名,先后在《西北青年》《熱血》《抗敵》等刊物發表文章,抨擊了國民黨的腐敗專政,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時局的看法和抗日政策。他的文章簡明扼要、寓意深刻、切中時弊、說服力強,深受讀者歡迎,產生了很大反響。
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1938年9月,黨中央決定調謝覺哉回延安工作。9月5日,謝覺哉從蘭州乘車東返,告別了戰斗一年多的古城蘭州,結束了在國統區的艱苦工作,返回延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