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多條珍貴黨史影像視頻首次公開

早期領導人留下的一手文獻、照片乃至影像稀少,上海音像資料館“海外尋檔”補白

2020年06月30日09:10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多條珍貴黨史影像視頻首次公開

“由於歷史原因,中共早期領導人在國內留下的一手文獻、照片乃至影像都很稀少。”上海音像資料館綜合編研部主任汪珉告訴記者,近10年來,音像資料館一直致力於紅色影像的搜集、整理,並啟動“海外尋檔”工作,從俄羅斯等地發現影像素材,以求填補這一領域的史料空白。

在“七一”到來之際,又一批“珍貴黨史影像檔案”公布。此番在上海音像資料館官網上線的檔案,包括首次登上國際舞台的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歷史影像中的工人運動和彩色黨史影像三個主題共10余條黨史影像視頻,絕大部分為首次公開。

拍下中共早期領導人群像

一直以來,涉及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歷史資料,主要都是文獻文物和照片,影像資料幾乎一片空白。“國內留下的影像資料少,但一些黨的早期領導人到蘇聯參加過共產國際會議,留下了許多影像。”汪珉介紹,上海音像資料館此次搜集到的共產國際影像資料,長的幾十分鐘,短則十幾分鐘,其中就有革命先驅劉紹周的影像。

1919年,劉紹周代表中國參加第一屆共產國際大會,並成為列寧最早接見的中國革命者。次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時,中國共產黨正在創建期,因而,中國本土仍沒有派自己的代表出席大會。劉紹周再次應邀以“中國工人黨中央局”的名義參加了大會。

1925年5月30日,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並很快席卷全國。在此次公開的影像資料中,五卅之后的工人運動是重要內容。“當時蘇聯有個紀錄片劇組正在上海拍攝,正值五六月,就拍下了上海工人運動的影像,其中出現了張人亞的身影。”汪珉說。這批影像也包含省港大罷工,記錄了在廣州和香港爆發的工人運動,由共產黨人鄧中夏、蘇兆征等領導,“可以說是中共早期領導人的群像。”

紅色影像主題館藏是上海音像資料館重點建設的館藏之一。2011年為紀念建黨90周年,上海音像資料館曾發布陳獨秀、瞿秋白等中共早期領導人唯一可見的珍貴歷史活動影像。2012年,為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資料館又發布了反映抗戰時期延安政治、軍事、社會文化全貌的珍貴歷史影像。

為黨史研究提供全新材料

去年10月,紀錄片《彩色新中國》播出,一批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彩色影像在紀錄片裡首次公開,包括當年由蘇聯攝影隊拍攝的“開國大典”彩色影像素材。而這批彩色影像,就是上海音像資料館在俄羅斯圖書館、檔案館裡發現的。

汪珉介紹,以往黨史研究依托文獻檔案、照片及口述史料為主,近年來黨史檔案文獻收集的重點從國內轉向國外檔案機構。從2018年上海音像資料館依托上海黨史研究室、上海黨史學會的黨史研究專家團隊啟動“海外尋檔”工作以來,資料館在俄羅斯發現了“開國大典”以及三大戰役等之前從未公開的拍攝素材。“當年,蘇聯攝影師們使用的是當時最先進的攝影機和最好的德國阿克發電影膠片,畫質清晰、色彩鮮艷,現在看來依然清晰生動。”

這次上線的影像檔案中,也有一批彩色黨史影像。包括1944年美軍觀察組抵達延安時中共領導人機場迎接的畫面,以及1945年延安的生活、勞作景象。此外,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大上海的城市巷戰,也被記錄下來。

汪珉透露,除了正式發布的影像資料外,這批影像中還發現了疑為中共歷史上重要人物的影像素材。“我們看到了新的人物影像資料,有可能是任弼時,不論從文獻記錄上還是人物對比上都高度相似。另外可能也有革命活動家楊明齋,他的照片、影像資料幾乎沒有流傳於世。”汪珉說,這些新的影像資料,后續需要黨史專家進一步確証。

在汪珉看來,紅色影像資料的收集將為今后的黨史研究提供全新材料,也將豐富“四史”教育資源,為建黨100周年等重大宣傳和展覽展示,增添豐富性、可能性。音像資料館的研究團隊不僅深度挖掘這些珍貴黨史影像的歷史價值,還引入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增加人物對比的可信度。

(記者 張熠)

(責編:呂騰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