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30日11:38 來源:陝西日報
延安時期寶塔山下的排球比賽。
清涼山下,延河水上的跳水表演。
1937年5月,紅一軍團參加延安“五一”運動會單杠比賽。
一九四二年九月,延安“九一”擴大運動會運動員入場式。 本組照片由本報記者毛毛翻拍於陝西體育博物館
近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陝西體育界的干部職工紛紛走進陝西體育博物館,聆聽延安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熱愛體育的故事,尋找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根脈——
一群年輕的戰士放下手中的鋼槍,登上清涼山一塊突兀的大石頭,“展翅”躍入清澈的延河中﹔寶塔山下的排球場被圍得水泄不通,“抗大”和“魯藝”的隊員正在進行一場巔峰對決﹔延安城十裡八鄉的百姓坐滿山坡,興趣盎然地觀賞“九一”擴大運動會……
大雪過后
毛澤東在打乒乓球
陝西體育博物館,一張被放大了的毛澤東打乒乓球的照片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照片上,簡陋的乒乓球案子前,毛澤東身穿棉衣、手持“光板”,在厚厚的雪地上左推右攻打乒乓球的情景,震撼著參觀者。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6年1月的延安王家坪。當時,大雪紛飛的天氣已在延安持續多日,天剛放晴,毛澤東走出窯洞,手持“自力更生牌”球拍在王家坪饒有興趣地打起了乒乓球。
毛澤東所持的“自力更生牌”球拍是警衛員將不知從何處找來的兩塊木板用工具刨平,再用刀削一削,一副簡易乒乓球拍就交給了毛澤東。毛澤東憑借“光板”,不僅堅持訓練,還參加了延安時期開展的乒乓球比賽活動。
1937年舉行的延安“五一”運動會是黨中央到達延安后第一次舉行的大型體育活動。在當時物資匱乏、體育設施都極為短缺的情況下,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帶頭向大會捐贈了獎品。1937年8月在延安東門外飛機場舉行的全蘇區“八一”抗戰動員運動會,毛澤東出席了開幕式與閉幕式,並發表講話,給邊區軍民以極大的鼓舞。
1941年元旦,毛澤東給延安保育院的小朋友題詞:“又學習,又玩耍。”1941年秋,毛澤東為《解放日報》體育專刊題詞:“發展體育運動,提高人民體質。”1942年,毛澤東為延安首屆體育節題詞:“鍛煉體魄,好打日本。”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處於百廢待興的時期。從全民健康的角度出發,毛澤東多次號召、指示要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深刻揭示了體育事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黨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進駐延安城后,按照中央蘇區的優良傳統,時刻重視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倡導干部群眾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中央領導以身作則,帶頭參加體育活動。黨中央還成立了很多專門的體育組織機構,執行了一系列的體育法規,組織了各種規模的運動會,提出“體育為人民服務”“運動要經常”“10分鐘運動”等要求,培養了大量體育骨干,不僅配合了軍事斗爭,豐富、活躍了根據地文化生活,推動了延安時期的體育運動廣泛開展,同時為新中國體育事業的開創與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延河之上
夏季游泳冬天滑冰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后,延安成為祖國的抗日中心,許多優秀中華兒女突破敵人的重重封鎖線會聚在這裡開展抗日救國運動。這裡生活艱苦,物資匱乏,但他們仍不放鬆體育鍛煉。
每當天剛放亮,四面八方的哨聲、號聲、鐘聲就會響起來。延安東山上的人們整隊作徒手操﹔西山上,爬山鍛煉的人,成群結隊,山下則是一群扭秧歌的男女老少﹔延河周邊到處是跑步鍛煉的人們。大家活動完順便在清澈的延河水中洗臉、漱口。
中午,籃球和排球場總是排起長隊,大家換班分隊打球,球場周圍站滿了觀眾。吃過晚飯,延安的山坡溝渠及延河兩岸的球場、空地上更是人潮涌動,整齊劃一的集體舞、歡聲笑語的集體游戲等,處處彰顯的是一種革命樂觀主義情懷。
據美國人馬海德回憶:延安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邊區在國民黨軍隊的封鎖包圍下,一針一線都受到禁運,生活嚴峻,但大家都很快樂。那時開展的體育項目很多,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集體操、舉重、游泳、滑冰、爬山,這裡居然能夠打上網球是我未曾想到的事。當時的體育設備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在空地上樹一根木樁,釘塊木板,安上鐵圈就是籃球架﹔自己動手用麻繩結織排球網﹔木板下面釘個鐵條,上面系著繩子就成了冰鞋﹔牛羊皮內裝著棉線或鬃毛包縫起來就是球……
據史料記載,1940年,夏季大雨,山洪暴發,延河水漲,位於延河東岸的延安大學體育場被淹,勇敢的女學生為了保護平時鍛煉用的體育器材,冒著生命危險,跳進激流洪水,把簡易木質籃球架、排球柱、木雙杠等搶救出來。
延河是天然的游泳場,到了夏季,有好多人會在這裡學習游泳、跳水,甚至離延河一二十裡的人,不辭勞苦地徒步而來,在這裡度過他們緊張戰斗間歇中的愉快假日。許多人來延安之前不會游泳,到延安后很快掌握了游泳技術,有的戰士因為學會了游泳,在遭到山洪暴發或與日寇進行武裝斗爭時,都用上了游泳技能,保全了生命。
在冰封的冬季,延河成了天然的溜冰場。傍晚,沿著蜿蜒的河床,黨中央、軍委機關、中央黨校、延安大學、衛生學校、民族學院、軍事學院、魯迅藝術學院以及工廠的男女青年,像趕集似的來到這裡滑冰。
會歌唱響
“九一”擴大運動會開啟
1942年,黨中央雖處在抗日戰爭最困難時期,但延安“九一”擴大運動會在9月1日如期舉行。當年,延安陝甘寧邊區作曲者協會還專門創作了會歌,獻給“九一”擴大運動會。
本次運動會,被認為是延安時期黨中央及陝甘寧邊區政府舉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盛會。為參加此次體育盛會,延安的各機關、學校、工廠和部隊都經過了基礎和系統的選拔比賽。組成了革命軍事委員會直屬機關代表隊、黨中央直屬機關紅旗隊、延安市機關代表隊、陝甘寧邊區政府系統代表隊、延安市學校代表隊、延安工廠工人代表隊、晉西北邊區120師代表隊等1300余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此次大會會長由朱德擔任,賀龍等擔任副會長,總裁判長為李富春,委員有徐向前、王震、徐特立等。
延安“九一”擴大運動會的田徑場設在延河西岸的沙灘上﹔游泳、跳水放在了延河﹔籃球、排球場建在北山根一塊平坦的土地上﹔賽場附近的山坡成了觀眾的天然看台。
開幕那天,延安秋高氣爽。1300余名在抗日戰爭中擔任各種工作的運動員繞場一周后,由朱德總司令致開幕詞,他希望體育運動成為普遍與經常性的活動。大會競賽項目有籃球、排球、田徑、游泳和軍事項目等。馬術、武術、武裝渡河、摔跤和單杠等被列為表演項目,比賽持續進行了6天。
參賽的選手中,有征戰過奧運會的籃球選手,有抱著孩子的母親運動員,有馳騁沙漠的騎兵,有從邊區各工廠選拔出的工人運動員。大會為參賽選手准備了西紅柿和煮雞蛋以增加營養。比賽中,許多運動員穿著自制草鞋參加競技,有的選手甚至光著腳跑萬米……
重視體育鍛煉歷來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戰爭年代從高級指揮員到一般戰士,熱愛體育的故事層出不窮。從延安一路走向革命勝利的黨中央,一貫重視人民的身體健康,關心體育事業發展,即使在最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沒有阻隔體育運動的開展,令人感慨萬千。
當下,黨和政府又把人民的健康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體育是實現健康的重要手段,健康是體育功能有效釋放的目標。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推動社會進步、國富民強、人民健康的必然選擇。
全方位、全周期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已經在路上。
(記者 毛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