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抗戰文書看八路軍總部秘密后勤保障基地

晏雪蓮 孟偉

2020年07月28日08: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后,八路軍作為山西游擊戰爭主體,不斷“擴大自己,征集給養,收編散兵”。至1937年底,部隊人員規模為抗戰爆發時的3倍。但同時,抗戰前線的八路軍由於遠離陝甘寧邊區后方,后勤保障問題顯得十分突出。1938年1月,中共中央發布《關於解決部隊給養困難的辦法》,提出“要加強統一戰線,從統一戰線的展開中去解決”。1940年底,國民黨完全停止了對八路軍的軍費供給,日軍的“掃蕩”和經濟封鎖以及國民黨頑固派的襲擾和破壞,加之1941年以來長達數年的大災荒,使太行糧食問題成為與抗日救亡同等重要的大事。為了在重重“掃蕩”與天災中保障八路軍的供給,八路軍靈活多變的后勤保障制度以及根據地群眾的大力支持成為關鍵,其中八路軍秘密的后勤保障基地正是最關鍵的一環。由於這些保障基地的保密特質,現存官方資料及檔案中難以覓其蹤跡,所幸在抗戰時期太行八路軍重要的秘密后勤保障基地之一——山西黎城孔家峧保存有部分相關民間抗戰文獻,使得我們有機會借此窺探此類機構的冰山一角。

太行八路軍秘密后勤保障基地的建立

1938年4月23日,朱德與彭德懷以八路軍總部的名義發布“准備轉入山地與敵作持久斗爭”的命令,其中關於后勤工作的規定:“用一切方法與努力,將鐵道兩旁之糧食搬入山地,購買足夠持之半年的西藥、通訊器材以及布匹、棉花。”“聶(榮臻)區由娘子關至門頭溝六七百裡長之大山,必須分段儲存上項軍需品,第一二九師太行山亦必須有計劃的儲存。”朱德的這個命令決定了八路軍游擊戰和運動戰的后勤保障基本形式,即以山地作為平原根據地的后方,以糧食為主要軍需物品分段儲存。

為保証軍需供應,太行抗日根據地最早探索出糧票制度和村倉制度相結合的方法:建立各級糧食管理機構。軍區供給部設有糧食科,軍分區有糧秣科,團有糧秣股,營有糧秣員,連有司務長。根據地政府和專員公署設有糧食局(科)、縣設糧食科,區、村設糧秣委員。征收的公糧由各村各戶儲存起來。部隊隨身攜帶政府統一印制的糧票,走到哪裡都憑糧票取糧。各村各戶年終將糧票交至政府結賬。這個辦法不僅可有效防止敵人掠奪,還能保証部隊走到哪裡都有飯吃,因此迅速在各根據地推廣開來。

對此,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回憶道:部隊的糧食秘密儲存在村落中,“部隊來了就可以用,走到哪裡都有我們的糧倉。部隊每到一個村庄,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隻要找到糧秣主任,拿出邊區政府發的糧票,就可以立刻得到所需要的糧食。部隊單獨活動的人員也是如此。如果哪個村庄支付的糧食超過所存的公糧數,政府再憑這些糧票從其他村庄輸入補還。至於公糧的安全問題,也不必擔心。敵人的‘掃蕩’一開始,群眾的第一件工作便是保護公糧,堅壁清野,把公糧藏得嚴嚴實實。我們在抗日戰爭中就不需要‘糧草先行’,到處都有我們的供給部,這是人民群眾的一大創造”。

由於受到八路軍百團大戰的沉重打擊,惱怒的日軍在1941—1942年內調集大量兵力對太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報復性“掃蕩”,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極其殘暴。1941年8月11日,八路軍總部后勤部部長楊立三和后勤政治部主任謝翰文聯署頒發的《關於反“掃蕩”准備的訓令》中寫道:“我們不是戰斗隊,而是后勤機關。因此,我們的戰斗准備不是整軍經武,操練進攻,而是埋藏資財,保護資財,隱蔽工廠,以及適時地處置傷病員。”可見,在這一階段中,埋藏、隱蔽、保護戰略物資已經成為八路軍后勤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解放軍總后勤部編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勤七十年》一書中,大力贊揚反“掃蕩”期間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后勤經驗:太行軍區在反“掃蕩”中總結出“分散”“秘密”“技術”“檢查”等掩埋物資的經驗,推廣到各根據地后取得很好的效果。村倉制度使各村在反“掃蕩”中逐漸發展成隱秘性更好的秘密后勤保障基地,這種秘密的后勤保障基地在選址上要求隱蔽性更好的村庄,比如在黎城地區,八路軍總部以西井為中心,以孔家峧、黃草辿、東井、五十畝等村庄為主倉庫,建立了秘密的糧食儲備供給基地。

黎城孔家峧在太行八路軍后勤保障體系中的地位

黎城縣洪井鄉孔家峧村在隱蔽性方面地理位置優越,地處尖山南麓之谷地,三面環山:西毗南峧,北依尖山,南靠老頂山(也叫鳳凰山)。村前有一條溪溝,可做天然屏障。村中還有自然形成的紅岩絕壁下的3個大石缸,村周圍溝壑縱橫、地形險要。該村隻有西南方向有一出口通向外界,易守難攻。向西北翻過大山可達武鄉縣,西南可達平頭村,向北過低矮的山嶺可達車元、彭庄、黃崖洞等村庄,可謂是可駐可守、進退有路的秘密重地。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第一二九師師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等都曾駐扎在孔家峧村。在現存的孔家峧抗戰文書中有一封珍貴書信,是1940年12月8日,八路軍總部后勤部副部長周文隆(龍)寫給孔家峧村村長兼八路軍秘密倉庫掌庫郭建仁的:

郭村長同志:

茲別后時常挂念,不知貴村目前工作進行成什麼的成績。我也顧慮不到去幫忙你的工作。我很對不起你,請你原諒。將目前工作指示列下幾點:

1.八月開的生產擴大會,發的表有麥田表、土地人口表、苗育表等,具是印的給你們。

2.前個月給你們發的社廟公產祠堂等,逃亡人土地等表,系印的,過去是否接到?若無表式,曹庄經拿有表式,請你去照之大少,伏式幾張吧。

3.本不是要你們預算書,是要你們公費開支的單據,交費帶了各種樹籽及選種的工作是否作過,請答復。

4.將前各種表馬上設法選表式送區為要。外,合理負擔如數得出否?速報!

此外附村用的公章,每個價一元,請收送區。軍政機關開有荒地,共計報鄉數、今年收糧數。

弟:周文隆 1940年12月18日

從這封由八路軍總部后勤部直接下達給郭建仁的指示信可知:當時后勤部副部長周文龍在孔家峧已經工作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和郭建仁建立了較為深厚的工作關系,故自稱弟,並對沒有時間幫助郭的工作而致歉。由此可以推斷郭建仁是在周文龍直接領導下工作的,郭建仁的工作是直接為八路軍總部服務的。這封信中涉及的工作主要是調查孔家峧的土地、公產、合理負擔等。這些調查是在八路軍總部后勤部的領導下,為抗日根據地農村政權建立及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頒發的《晉冀魯豫邊區土地使用暫行條例》提供了數據資料。

除此之外,孔家峧倉庫中糧食的來源非常廣泛,主要可分4部分:一是本村的公糧,從現存單據來看,經粗略統計為13280斤﹔二是區署撥來的公糧、救濟糧,經統計為41402斤﹔三是從鄰縣武鄉、武東抗日縣(今屬武鄉縣)運來的大量糧食,從現存單據來看,1944年1月4日從武鄉運來的糧食一次就達18983.25斤,同年2月9日又從武東運來糧食5000斤,短短兩個月內就從臨縣運來2萬多斤糧食﹔四是八路軍各個軍政部門,如黃峪部(八路軍總部代號)、聯辦(冀太聯辦)、吉峪部(一二九師代號)、倫敦工廠(冀南銀行代號)、青縱隊、決三被服廠、一二九師隨營學校、高校(抗大總校代號)等撥來的糧食,從現存可識讀的單據來看,這部分的撥糧數量也很大,達152177.45斤。由此可見,孔家峧倉庫所藏的糧食物資從區署、鄰縣以及八路軍各級軍政部門撥來的佔據絕大部分,而本村的公糧隻佔據很少的部分。

孔家峧抗戰文書先后經過日軍的焚燒、“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以及孔家的變賣、受潮風化等原因,目前存留下來並可識讀的賬本、單據僅是原來的九牛一毛,孔家峧倉庫在抗戰中的錢糧收支應遠遠大於這些數據。孔家峧倉庫也絕不是普通的村倉,而是直屬八路軍總部后勤部領導的八路軍后勤秘密基地。

孔家峧秘密后勤保障基地的作用

黎城地處太行腹心,北接左權,南臨潞城,西連襄垣,西北連武鄉,東南接平順,東毗河北涉縣,東陽關是晉東南出省必經之道,是保衛太行根據地的南大門,是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和第一二九師挺進晉東南的首入地。1937年11月8日,黎城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成為太行區首塊抗日根據地和最早的解放縣,並且自此一直為共產黨政權所掌控,既無日偽政權建立,亦無國民黨政權復辟,成為太行抗日根據地的抗日中心縣、實驗縣、完整縣和模范縣。正是由於黎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從全面抗戰開始,八路軍眾多的后勤保障機關紛紛入駐黎城,如槍械修械所、八路軍總后野戰醫院、一二九師衛生所、冀南銀行、黃崖洞兵工廠、造幣廠、被服廠、鞋襪廠、皮革廠、藥廠、印刷廠、肥皂廠、印染廠、造紙廠、發電站、郵局、學校、機場、報社、火柴廠等,總計逾百家,黎城可以說是太行抗日根據地最大的后勤保障基地。

由於八路軍在黎城的軍政機關眾多,加之戰爭消耗和敵人的瘋狂“掃蕩”,如何保障八路軍諸多軍政機關的糧食供應,對后勤保障部門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孔家峧除了利用地形復雜、便於疏散的地理優勢將戰略物資分散藏於山洞、地窖、廟宇外,還採取聯保的制度將糧食分散在老百姓的家中。這種保糧制度,是指將糧食保存在村民家中,實行五戶一組聯保,一戶丟失,四戶彌補賠償並追究責任,從而提高了軍糧存放的安全性。孔家峧抗戰文書中還保存著不少保糧單。

從孔家峧倉庫中撥出的糧食絕大部分都供給了八路軍各個軍政機關,如編號8594賬冊記載道:“卅四年一月十日,支米捌拾肆斤陸兩,新秤,卜(撥)給李德水。一月十三日,支麥子三佰斤,新秤,折舊秤貳佰伍拾壹斤陸兩,撥黎北武委會。卅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支谷草壹仟斤,新秤,撥付被服所。卅四年一月廿二日,支谷草壹仟捌佰貳拾三斤,新秤,聯合大會(南委泉群英大會)用﹔二月廿六日,支小米貳仟伍佰斤,料貳仟斤,撥藥廠野供部。卅三年十二月卅日,支小米貳仟柒佰伍拾斤零貳兩,撥給一區署。卅四年一月十四日,支小米貳仟三佰伍拾三斤貳兩,撥給一區署﹔三月十七日,支小米壹佰斤,撥與李德順﹔三月廿二日,支草陸佰玖拾斤,兌換草票﹔四月一日,支小米貳仟斤,料壹仟伍佰斤,撥給白院,支谷草壹仟柒佰零陸斤貳兩,撥被服所﹔四月廿二日,支米伍佰斤,撥給山**社。”

從該賬單來看,每次撥給八路軍軍政單位的糧食物資數量都較大。從現存單據、賬冊、賬單來看,孔家峧秘密后勤保障基地撥給糧物的八路軍各軍政單位多達50余處,包括八路軍總部、聯辦、襄防司令部(一二九師司令部)、一二九師供給部、營部、決三縱隊、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三縱隊供給處、八路軍山炮連、太行軍區政治部、吉峪部、黎城縣子弟兵獨立營、獨立營第四連連部巡視團、決死隊、湘陽部(晉冀豫區委黨校代號)、教導隊(新華社代號)、冀南銀行、長江大隊(冀南銀行發行部代號)、隨營學校、青縱隊、抗大總校、第一民革高校、太行聯中、抗大衛生處、白院、造幣廠、被服所、藥廠野供部、復義記合作社(彭庄子彈廠)、晉華機器廠(太行造紙廠)、太行青年學校(華北兵工局第七藥廠)、黎北武委會、兵站、療養院、看守所、毛工廠、一區署、清竹黨委會(晉冀豫區黨委鋤奸部代號)等,是八路軍后勤供給的有力保障和重要組成部分。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面對日軍的經濟封鎖和瘋狂“掃蕩”、閻錫山及國民黨頑固派的襲擾與破壞,八路軍的后勤保障工作可謂困難重重。但是八路軍一心為民族、民眾的犧牲精神感染了抗日根據地的廣大群眾,在人民群眾的積極幫助和八路軍靈活多變、因地制宜的后勤制度及有效的鄉村政權建設保障下,一座座秘密的后勤保障基地在太行山的群山掩護中順利地建立起來,為抗戰的最后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勤保障,也是軍民魚水情和共產黨領導下的全民抗戰的生動寫照。

原載:《黨史文匯》2020年第3期

(責編:曹淼、秦華)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