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延安精神:寶塔光輝映照時空

羅旭 張哲浩 周曉菲

2020年08月05日08:0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延安精神:寶塔光輝映照時空

  陝西省延安市,延安革命紀念館內,參觀者正在參觀學習。延安革命紀念館供圖

  游人在延安市宜川縣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游玩。新華社發

  陝西延安寶塔山下,美麗的城市風光。延安革命紀念館供圖

  1935年10月,一支7000余人的工農紅軍隊伍到達陝北、結束長征。從那時開始,以延安為核心的陝甘寧地區,深刻影響了一個古老國家的未來命運。

  延安,是中共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出發點”,是中國共產黨進行新民主主義建設的“試驗區”,也是解放全中國的解放戰爭的“轉折點”。

  13年延安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低谷走向高峰,最終扭轉了中國的乾坤。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時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斗轉星移,時光流轉,中共中央離開延安已有70余年。而延安精神卻一直伴隨著滾滾延河水,超越了時空界限,散發著永恆光芒。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時指出:“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准前進的方向。”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延安是革命聖地,更是革命者的精神家園。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棗園的燈光、楊家嶺的會堂、王家坪的總部……這片神奇的土地,在中國革命最艱難的時期,孕育出偉大的延安精神,推動中國革命從苦難走向輝煌。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在總結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史經驗和深刻教訓基礎上,科學地回答了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問題。

  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制定了正確的路線、綱領和策略,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統一的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它集中體現在共產黨人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上。

  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習近平從北京來到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插隊落戶。在梁家河村插隊的7年裡,習近平先后寫了8次入團申請、10次入黨申請,才最終被批准入團、入黨。支撐他的,正是堅定的理想信念。

  心中有信仰,前行有方向。延安時期,來自五湖四海的革命青年和有識之士,以“隻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毅力,冒著生命危險長途跋涉奔向延安,就是因為延安窯洞裡有馬克思主義和革命必勝的理想信念,代表著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

  “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擲地有聲。

  正是有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在屢遭挫折和失敗的境遇下,激發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斗志和磅礡力量。從1998年特大洪災、2003年非典疫情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從神舟飛天、蛟龍入海到嫦娥奔月,從港珠澳大橋跨海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中國人民在大事要事和關鍵時候,總能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

  進入2020年以來,“胖五”家庭迎新、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商用加速、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成功達速測試……與此同時,全球疫情肆虐、貿易中斷、經濟停滯,中國卻在驚濤駭浪中持續逆勢奮進,原因何在?

  “我們有定海神針!”一名網友的回答簡短有力,道出億萬中國人民的心聲。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有堅強的引領﹔一個強大的政黨,必有堅強的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實現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根本在於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

  “站在歷史新方位,更要主動從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讓信仰的坐標永駐心間。”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茆梅芳認為,“隻有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夯實思想根基,牢記初心使命,方能凝聚同心,共筑實現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黨的七大會址位於延安楊家嶺,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2015年2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調研。他動情地說,這裡我來過多次,插隊時每次到延安都要來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穿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在實踐中積累了新的寶貴經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而延安,既是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念印在習近平總書記心靈深處的聖地,又是中國共產黨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原點。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著嚴重的教條主義錯誤。如何從“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迷信中解放出來,是遵義會議后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最迫切的歷史任務。

  1936年底到1937年夏,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先后寫出《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等文章,從思想路線的高度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力求在全黨范圍確立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准則。從1942年2月開始,他又領導全黨進行普遍整風,正式樹立起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中國化的辯証法與唯物論,主張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實現興黨興國的重要法寶。實踐反復証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延安精神是共產黨人干事創業的永恆動力。發起“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目標、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偉大事業,靠的正是延安精神中蘊藏著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凝聚人心、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7月24日,首趟西安至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中歐班列在西安新筑車站准時發車。至此,中歐班列(西安)開行線路15條,已達15國45個城市,實現了歐亞區域全覆蓋。在當今全球命運共同體的大環境下,中歐班列不僅僅密切聯系著中歐貿易,也為歐洲各國帶去了戰疫信心,為世界經濟復蘇增添了更多活力。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一再証明,延安精神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副院長趙耀宏說,“弘揚延安精神,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2002年,習近平同志這樣撰文回憶延安精神對自己成長的洗禮。

  共同的理想信仰,總是會在人們心中激發出跨時代的共鳴。對於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延安歲月最值得懷念的有一個關鍵詞——人民。

  延安時期,不管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后政權建設中的“三三制”的實行,還是選舉中的“投豆法”,抑或政務人員公約的制定,都讓邊區政府成為真正意義的人民政府。1944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為人民服務,不能是半心半意,不能是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

  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有了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決心,才成為中國革命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心骨、先鋒隊,成為歷史的選擇和人民的選擇。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99年櫛風沐雨,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靠的就是始終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這是中華民族千年追求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扛在肩頭的責任。2019年5月7日,隨著最后兩個貧困縣延川、宜川脫貧摘帽,曾經讓中國共產黨絕路逢生、成長壯大的延安,從此告別絕對貧困,加速走上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那時候太苦了,父親隻有幾碗剁蕎面來招待毛主席。現在,延安脫貧了!肉啊蛋啊,天天有!”生長在延安的張瑞生老人一家,見証了陝北這片黃土地的滄桑巨變。

  而實現這一滄桑巨變的推動者,正是與人民血肉相連的中國共產黨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第一民生工程,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庄嚴承諾,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親力親為、領戰督戰的民心工程。

  延安脫貧,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一個剪影。黨的十八大以來,從“穩就業、促就業”到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到城鄉居民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從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到全國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面實施……這些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中央都放在最突出位置最優先解決。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延安時期,陝北有首民歌唱道:“瓜連的蔓子,蔓子連的根。老百姓連的共產黨,共產黨連的人民。”“正是因為始終用延安精神這個‘蔓子’扎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中國共產黨才擁有用之不竭的營養來源,才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認同和擁護。”中共陝西省委黨校(陝西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蔡釗利說。

  4.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2020年7月31日10時48分,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引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20余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斗系統。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連一輛自行車都造不出來,到制造自有品牌汽車,再到憑借自己能力制造大飛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了71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輝煌歷程。

  說到“自力更生”,就必須把視線再次投向延安時期。1941年,為擺脫困境、打破敵人的封鎖,陝甘寧邊區開展了大生產運動,有效克服了嚴重的物資困難,保障了抗日經費的供給。王震率領八路軍第三五九旅屯墾南泥灣,開辟了“陝北的好江南”。自此,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成為延安精神的顯著特征。

  1945年8月,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說:“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成為中國共產黨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一貫的精神風貌。

  蘊藏於人民之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一旦被激發出來,就會創造改天換地的成就。革命時期,500多萬民工用80多萬輛小車,推出淮海戰役的勝利﹔建設歲月,河南林縣的農民腰懸吊索,一錘一錘在山崖上鑿出紅旗渠﹔改革年代,“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讓一座新城在南海之濱拔地而起。

  這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人民史詩。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的形勢和條件,雖然同延安時期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中國共產黨人無論現在和將來都要繼續堅持和弘揚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也為實現中國夢鋪墊了雄厚底氣。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是人類第一次探訪“謎之月背”﹔2020年7月26日,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標志著中國搜索救援能力再上一層樓。

  探月工程等重大項目的不斷突破,折射著中國由富到強的鏗鏘步伐。現在,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穩定器和重要發展引擎。奮進的中國,變化驚人,活力喜人。

  這是一個巨變中的時代,唯一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精神的堅守與傳承。

  延安革命紀念館裡,總是擠滿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人群。紀念館的留言本上,有參觀者鄭重寫下這樣的話語:“我們必須一如既往地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靠自己的打拼開辟新的天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記者 羅旭 張哲浩 周曉菲)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