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發
2020年08月28日13:23 來源:解放軍報
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侵華日軍加緊進攻東北抗日聯軍。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抗聯第1路軍總司令楊靖宇把部隊化整為零分散到林區之中,繼續與日、偽軍展開游擊戰爭。1940年2月,楊靖宇帶領60余人的小分隊,在濛江、輝南之間的山區轉戰,因叛徒告密,陷入日軍重重包圍,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本文記述了楊靖宇帶領抗聯指戰員身處惡劣自然環境,頑強與日寇斗爭,不畏強暴、浴血沙場、以身殉國的感人故事。文章浸透著對楊靖宇的緬懷和敬重,集中體現了東北抗聯官兵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正如文中楊靖宇親手寫的戰歌所唱:“既有血,又有鐵,隻待去沖鋒……”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日軍為鞏固后方,把關東軍增加到七十萬。四十萬布防於東北邊境,三十萬加緊進攻東北抗日聯軍。同時,又在廣大的農村中進一步強化為對付我抗日武裝而早已推行的保甲制、連坐法和燒房並屯政策。無數的小村庄被火焚毀,老百姓被趕到大屯裡受到嚴密的控制。我軍所處的環境更加困難了。在這樣的形勢下,抗聯第一路軍楊靖宇司令員把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活動於各山林區,跟敵人展開了“麻雀戰”。
部隊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斗爭,不斷尋機打擊敵人,使敵人不僅欲消滅楊司令的圖謀不能得逞,而且時常遭我殺傷。一九三九年秋,我們這支部隊在楊司令直接指揮下,在那爾轟設伏,一舉殲滅了正在換防的敵軍一個連。敵人十分惱火。不久,日軍糾集了十幾萬人,再次對我進行冬季大“討伐”。我們的處境更加艱難,部隊經常爬冰臥雪,不時隻能以大雪覆蓋著的凍錯草等充飢。但在楊司令的巧妙安排下,敵人到處扑空,還是抓不住我們。一九四○年二月的一天,楊司令帶領我們直屬隊的少部分同志准備越過濛江以東的大森林,去聯系部隊,中途因被叛徒告密,陷入了日軍的重重包圍。楊司令帶著我們左沖右突,日夜鏖戰,始終沒有能甩開敵人。
二月,山裡正是最冷的時候。大樹凍得啪啪直響,粗大的樹干都裂了縫。我們踏著三尺多深的積雪,又走了一夜,剛剛離敵人遠了一點,恰好又落了一場小雪,把我們的腳印蓋上了。天亮以后,楊司令對我們說:“好了,老天給我們‘賣蹓子’,找個地方休息休息吧!”
在一個密林旁的山溝裡,我們駐下了。這裡靠近一個大木幫,有幾千伐木工人,山道上來往行人很多,樹林裡炊煙繚繞,很容易混過敵人耳目。這時候,我們的帳篷、火爐全丟了,地上的雪又很深,連一塊休息的空地都找不到。幸好我們還有斧頭和鋸,就動手砍樹枝,在雪地上打鋪。楊司令是最愛看書的,每到一個地方,我們把一切布置好以后,他就看書,有時到吃飯的時候還不放下書本。可是現在再沒有書好讀了,他坐下來就和同志們一塊兒講笑話。
這幾天,他得了重感冒,身體很不好。我把一條小皮褥子鋪在樹枝上,又找了截木頭當枕頭。他連身上的槍也沒卸,就躺下來,用力翻轉了幾下,把身下的樹枝壓平坦了,便高興地向我說:“還不壞,很舒服!你們也抓緊時間睡一會兒,養足了神,好跟敵人斗。”
等我醒來,見楊司令正坐在火旁,一邊烤鞋,一邊看著自己的棉褲納悶。我忙過去一看,糟糕!原來是我替他弄的那堆火,燒著了他身下的樹枝,把他的棉褲燒了兩個碗口大的洞。我再看看他那雙不像樣的鞋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原來楊司令腳大,穿鞋需要特大號的。現在根據地被破壞,被服廠也沒有了,又買不到那麼大的,我們隻好用破布條子替他編打成朝鮮族式樣的草鞋,湊合著穿。經過行軍打仗,踏冰踩雪,現在隻剩下不多幾根布條子了。於是,我連忙脫下自己的破棉襖,撕下一塊白色的裡子布,先比著楊司令棉褲上燒的那兩個洞撕開,准備補棉褲用,接著就動手把他那雙草鞋又擰巴擰巴。鞋子弄好了,就幫他補棉褲。楊司令縫縫補補也不外行,一會兒工夫我倆就把棉褲補上了。他用手摸著縫補的地方,微笑著說:“你看,我的本領還不錯吧!”
我們忙著搞飯吃的時候,楊司令就跟從二路軍來的“交通”談起話來。他拿著那支三色鉛筆,聚精會神地往小本上記著,有時若有所思地問兩句話,有時在雪地上畫畫,打著手勢,發出爽朗的笑聲。我心想:一個勝利的戰斗部署,大概又在楊司令胸中形成了。記得楊司令講過,一九三六年春天,我們第一軍也遇到過日軍的包圍。緊跟在我們屁股后的,是東邊道“剿共總司令”邵本良。我們天天走,他們天天追,整整把敵人拖了一個多月。當敵人精疲力竭的時候,楊司令在本溪東面的賽馬集突然來了個“回馬槍”,一下子吃掉了邵本良一千多人馬……
這時,崗上突然響了一槍,發現敵人了。楊司令站起來看看,揮著手向我們說:“快進林子。”
森林是我們的老家,一入林子,敵人就沒辦法了。同時,因天黑看不清,和我們遭遇的又不是敵人的大部隊,他們也摸不清我們的虛實,所以我們一打,他們也就不追了。這次我和警衛班副班長朱文范在后邊掩護。等我倆跟上來時,楊司令一見面就問:“后邊還有人沒有?”我說:“別人沒見,隻見著了二路軍的‘交通’。他的胯骨被打傷了,叫我不要管他,快找你。”楊司令一聽,責備我們說:“這就不對了,快,快去把他找回來!”
於是派了兩個人去找“交通”,我砍樹枝生火。烤火,隻能取暖,一天沒吃東西,實在餓得不行。我拿出背袋裡僅有的一塊苞米干糧遞給楊司令,要他烤烤吃。他兩手放在火上,看了我一眼說:“就這一點干糧,搞碎煮湯大家喝吧!”
他從來都是和大家同甘共苦,我隻得按照他的囑咐去做。可是,身邊連個罐頭盒子都沒有,用什麼煮呢?我忽然想起山坡上有一片鍋鐵,雖然隻能煮幾茶缸子水,但總比沒有強,就跑去把它找來。我用草擦了擦鐵鏽,裝上雪,放在火上煮。雪化了,又把那塊苞米干糧掰碎放進去。這時候,他們把“交通”背回來了。我們十多個人,圍著火堆,用一隻小銅勺輪著喝那點苞米干糧煮的稀湯。小銅勺從這個人手裡,傳到那個人手裡,誰也不願意多喝一口,都想讓楊司令多喝一點。可是,楊司令隻喝了兩勺,就又把勺子送給了“交通”。這時,“交通”向楊司令說:“為了整個部隊,你們不要再帶我了。我的傷很重,把我留下吧。”起初楊司令不肯,最后見他實在不走,我們的任務又急,就決定把他暫時留下。派幾個同志在一個隱蔽處專門搭了一個小棚,把他安置好,還叫我們設法搞些干糧給他留下。然后楊司令對“交通”說:“同志,你安心在這裡隱蔽幾天,等我們聯系著部隊,馬上就派人來接你。”“交通”緊緊地握住楊司令的手:“司令,你走吧,祝你們快聯系上部隊,快取得勝利……”
楊司令挨個看著我們的臉。大概是覺得我們有些憂郁吧,他就像平時那樣鎮靜沉著,滿懷信心地鼓勵我們說:“你們看見過海嗎?——革命就好比海潮,有時高,有時低。大革命失敗,國民黨就‘圍剿’我們的紅軍,可是紅軍卻越‘剿’越多。敵人是搞不過我們的。”他略微提高了點聲音說:“就是我們這幾個人犧牲了,還有人繼承革命的事業。革命,總是要成功的!”他這番話,使我們每個人都感到渾身是勁。是的,不管敵人多麼瘋狂,隻要堅持斗爭到底,革命就一定勝利!
烤了一陣火,喝了幾口湯,我們都有了點精神。楊司令站起來,搓著兩手說:“暖和過來了,走,趁黑天翻過山去。”
到處是敵人的崗哨,到處是敵人燃起的篝火。我們在大雪中轉了半夜,也沒有翻過一個小山嶺去。這時候,不知誰低著聲向楊司令說:“趁天不亮,還不如往回走呢。”楊司令對下級從來不動火,可是這回他像是生氣了,嚴肅地說:“為什麼要往回走?是我們自己的生命要緊呢,還是聯系部隊的任務要緊?”是啊,我們這些當戰士的,有時候只是想到司令的安全,卻忘了司令這次出來的任務!
繞了一夜,天亮時又繞到一個木幫旁邊。木幫的工人已經開始工作了,森林裡響著一片“叮叮當當”的伐木聲。楊司令聽見聲音,向我說:“去,向工人們買些多余的干糧來。”
我和朱文范二人一同下山。走出不遠,是一條林中大道,一些伐木工人正往山上走。我倆站在路旁和他們說:“我們是抗聯的戰士,現在沒有吃的,把你們的干糧賣給我們一點吧!”工人們驚訝地看著我倆,聽說抗聯同志在山裡,立刻有的給一塊苞米干糧,有的給個高粱面餅﹔轉眼的工夫,就湊了幾十斤吃的。我倆心裡很高興,暗暗自語:“敵人想消滅我們,想割斷我們和人民的聯系,這是完全辦不到的。有人民的支持,我們就能堅持下去!”
正要回林子,又看見走來一個工人。他穿著棉衣,披著件黑布面的破羊皮襖,走得滿頭流汗。我看到他的羊皮襖,忽然想到:上次戰斗因為我擔任掩護,未來得及收拾楊司令的東西,他僅有的一條毯子、一條皮褥子、一件皮大衣全丟掉了。昨天晚上司令咳嗽得很厲害,這樣冷的天,他怎能受得住呢?想著,我就和那位工人商量,請他把皮襖賣給我。這工人聽說我們是抗聯的,開始因怕沒了皮襖回去被人懷疑,有些猶豫,但想了一下,馬上把皮襖脫下來遞給我說:“同志,你們為老百姓吃苦受凍,拿去穿吧!什麼買呀賣的!”
可是我們不能白要,我硬塞給他十來塊錢,就轉身跑了。
楊司令坐在火旁一堆木頭上,正和大家說話。見我和朱文范回來,高興地說:“啊!搞了這麼多吃的!這太好了!”可是當他看見小皮襖后,臉就沉了下來。望著我問:“哪裡弄來的?”我對他說:“向工人買的。”他這才不那樣看我了。開始他不穿,要我送給傷員。最后趁他轉臉說話的工夫,我硬把小皮襖給他披在身上。
這天晚上,我們轉移到新的地方,又隱蔽了下來。
在這個地方駐了兩天。敵人包圍得很緊,飛機整天在頭上轉,打機槍,撒傳單,扔炸彈,情況十分緊急。有的同志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晚上,我們圍著火堆,看著跳動的火苗,心事重重,不聲不語。楊司令見我們滿面愁容,就像往常那樣笑著說:“餓了吧,給你們點‘精神食糧’好嗎?”“精神食糧”,就是革命故事。楊司令有的是,講起來有聲有色,很感動人。不止一次,在困難的環境中它使我們忘掉了寒冷和飢渴,在緊張的戰斗中使我們奮勇地戰勝敵人。現在他又要講了,我們趕緊圍上去。火在“噼噼啪啪”地燒著,火光照著楊司令那堅毅、沉靜、長滿胡須的臉。我們的感情隨著他的話起伏著,激動著。時而似乎跟著他幾次進出於敵人的監獄,經受著法庭嚴刑的考驗﹔時而又仿佛回到土地革命時期,看到他在鄂豫皖根據地和農民一起轟轟烈烈地鬧革命。接著他講到他和同志們在白色恐怖下,進行地下斗爭的英勇事跡﹔又講到他來到東北之后,親自領導抗日聯軍第一軍從小到大的經過……這一切像以往一樣,使斗爭的烈火在每個人的心裡燒得更旺。我們都情不自禁,低聲而有力地唱起楊司令親手寫的戰歌:
山河欲裂,萬裡隆隆,大炮的響聲,
帝國主義宰割中朝民族的象征……
崛起呀!中朝民眾,萬萬不能再憩夢﹔
既有血,又有鐵,隻待去沖鋒……
現在,雖然是四面處敵,身陷重圍,我們的楊司令仍然像往常那樣:堅毅、豪邁、沉靜。鬼子的飛機就在我們頭頂上,可是楊司令似乎什麼也沒聽見一樣,還是那樣談笑風生。他發現地上有一張敵人飛機扔下的傳單,我撿起來遞給他,他看了后輕蔑地笑了笑,團了幾下,丟到火堆裡去了。
森林裡有日本伐木隊的騾馬,夜晚我們派出兩個人,搞來了一匹馬和一匹騾子。為了迷惑敵人,當晚我們就把馬放了,騾子留下殺吃了。幾年來,飢一頓,飽一餐,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吃過蘸水的棉花套子。腸胃裡早就有了病,哪裡經得起這白水煮的騾子肉!到了晚上,大家都拉了肚子,再也吃不下了。第二天楊司令叫我們烤著吃﹔果然,烤的比煮的好。
又走了一兩天,晚上敵人又圍上來了。我們利用有利地形,從次日太陽出山,一直打到天擦黑。這次戰斗我們受到不小損失:有的胳臂負了傷,有的手掌穿了個洞,還有的被打掉了一個拇指,我的大腿也負了傷。
突圍出來后,我們便在一個地方隱蔽下來。由於這時怕敵人飛機發現,不能生火,大家隻好坐在木頭上休息。這時我們還有七個人。借著雪夜的光亮,我們看到楊司令高大魁偉的身軀,邁著健壯有力的步子來回踱著。從他那有節奏的腳步聲中,可以感覺到,壓在他肩上的重任和他那堅韌剛毅的性格。他不時停下來,凝視著山林的深處,一聲不響。最后,他忽然轉過身來,把我叫到跟前:“黃生發!”說著掏出他的小本撕了一頁,匆匆寫好后交給我,說:“你和幾個負傷的同志順來路往回走,去找陳政委送信,告訴他這邊的情況,請他採取措施策應一下。我帶兩個同志繼續設法去找部隊。”他想了想,又叮囑我:“回去的時候,你記著,去找那個‘交通’,一定要把他帶走。”他又交代了將來會面的地點、暗號。說完,從衣兜裡掏出一塊大煙放在我手裡,說:“帶著這個,同志們傷口疼的時候好吃。”
我一聽司令說這話,立刻感到眼圈一陣熱,恨不能扑到他懷裡大哭一場。可是這時候,形勢極其嚴重,處境十分險惡,為了執行送信的任務,也隻得服從命令。眼看要離開跟隨了幾年的楊司令,我眼睛裡憋滿了眼淚。我把撿來的一塊苞米干糧,偷偷地交給一個同志,千叮萬囑地和他說:“你要好好照顧司令,我不能跟他去了。這塊干糧,你看他什麼時候餓了,就烤給他吃吧……”
我和劉福太同志等共四個傷號一一和楊司令握手告別。楊司令兩眼閃著慈母般的光輝,最后告訴我們說:“要堅定,機智。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我們走出幾步,就回頭看看楊司令。他一直站在一塊山石上目送著我們。我們走出了很遠,他還站在那裡,向我們揚著手。再往前走幾步回頭看時,一株挺拔的高大蒼鬆,遮住了他的身影……
我們在大雪覆蓋的森林裡,爬了四五天。在一天晚上,終於沖出了重圍,找到了陳政委。
不幸的是,在我們回到部隊以后不久,便聽到了楊司令犧牲的消息。我們哭了半天,都悲慟得飯菜難下。原來他和我們分手后,在大森林裡轉戰了四個晝夜,最后跳出了敵人的層層包圍。但是,由於四天四夜未見粒米,餓了吃樹皮草根,渴了抓把雪,飢餓使他走不動了。正在這時,身邊僅有的兩個警衛員,在下山搞糧途中遇到壞人,相繼犧牲。楊司令獨自轉戰在密林中。一天,在江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森林裡,因有壞人告密而被敵人的森林警察發現,楊司令身負重傷。幾十倍的敵人包圍住他一個人,槍聲不斷,“抓活的!”“快投降吧!”的嚎叫聲不絕於耳。楊司令倚著一棵古樹,兩手握著兩支短槍,英勇地抗擊著敵人。
大雪在飄,寒風在嘯,楊司令的腳下彈殼落滿一層。從日出打到中午,他一個人幾次擊退了敵人的攻擊。最后終因寡不敵眾,楊司令壯烈殉國。
據說,日軍當時曾把楊司令的腹部剖開,在他的腸胃裡隻發現有草根和樹皮,沒有一粒糧食。人們暗暗地傳頌著:“共產黨都是這樣堅強的人,他們是吃著草根、樹皮抗日的啊!”
楊靖宇司令犧牲以后,我們第一路軍,高呼著楊靖宇同志的名字,高唱著他寫的戰歌,配合著二、三路軍繼續戰斗。
人們懷念著楊靖宇同志。在濛江一帶的群眾中,至今仍流傳著這樣的神話:那一年,十幾萬日本兵重重地包圍了楊司令,忽然從空中飛下來一匹大紅馬﹔大紅馬長鳴一聲,馱起楊司令,就飛出了大森林……
直到現在,每當我想起那魁偉、堅毅、氣壯山河的楊司令時,我似乎仍然看到他騎著一匹高大的紅馬,屹立在長白山下、銀白萬裡的雪原上,眼望著遠方,迎著勝利的曙光。
楊靖宇同志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他永遠在戰斗!
黃生發 出生於1920年,遼寧新賓人。文中身份為楊靖宇的警衛員。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吉林省建設廳副廳長,吉林省第二輕工業局副局長。1993年逝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