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
2020年09月02日08:20 來源:光明日報
60多年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以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英雄氣概,翻開了中國石油開發史上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一頁,創造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深深地留痕於歷史的歲月,同樣也是今朝激勵我們克服困難、應對挑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寶貴精神財富。
弘揚愛國精神,同心筑夢,矢志不渝跟黨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凝聚著朴素的愛國情感,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擔當。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中,鐵人們懷著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理想抱負,不斷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業績,為新中國樹立起一座催人奮進的精神豐碑。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5000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受住無數難以想象的風險和考驗,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同中華民族有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密不可分。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近百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書寫了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愛國主義始終是高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們奮斗進取的強大力量。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黨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一致的、互融的。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越要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形成強大的精神內聚力,提升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加,我們更需要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成為引領時代的價值取向,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愛國主義的激情和堅定跟黨走的信念轉化為抵御風險、破解難題的動力,凝聚起奮進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偉力。
弘揚創業精神,敢為人先,創新奮進新時代。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凸顯了創新創業的勇氣。“跨過洋人頭,敢為天下先”,展現了鐵人們開新篇、闖新路的創新氣魄,“人拉肩扛運鑽機,破冰取水保開鑽”,彰顯出鐵人們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創業毅力。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進程中彌足珍貴。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大數據、雲計算、無線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把我們帶到一個智能化時代。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唯有創新才能引領未來。近年來,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中國創造正在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當然,我們也要清醒看到在核心技術上的“卡脖子”問題,重視西方國家對中國科技企業和產品的封鎖打壓。“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直面挑戰,我們更要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補上自主可控的短板,鞏固中國制造競爭優勢,把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激發蘊藏在基層和群眾中的改革創新活力,建成名副其實的創新強國。
弘揚求實精神,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打硬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彰顯了求真務實、無畏困難的奮進氣概。我們國家和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繁榮強盛,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人自強不息、求實奮進、頑強拼搏。
與半個世紀前相比,今天我國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環境都有了極大改善,但“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時少”,解決這些問題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絲毫不比過去輕。向外看,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不確定、不可測的因素增多﹔向內看,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脫貧攻堅任務艱巨,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新時代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就是要秉持求實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增強拼搏進取的動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我們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尊重科學、務實創新,用奮斗的汗水創造出無愧於偉大新時代的壯麗事業。
弘揚奉獻精神,腳踏實地,勇於付出為人民。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秉持著苦干實干的勞動本色。“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鐵人們總是把能為人民做事看作人生的快樂和幸福。在任何時候、任何年代,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都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精神一直以來就深深植根在我們的民族性、民族魂之中。敢於擔當、甘於奉獻更是共產黨人的實踐品質和先進本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在新時代前行道路上,黨和人民始終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了無窮的力量。面對疫情,廣大黨員干部沖鋒陷陣,幾十萬名白衣戰士不畏風險,數百萬基層工作者堅守一線,億萬群眾眾志成城。當前,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們繼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精准對接改革所需、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各項事業發展到了滾石上山、非進不可的關鍵節點。越是在關鍵時期,越需要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煥發時代風採,為中國復興號巨輪揚帆遠航加油助力。
(作者:孫鈺,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商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