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
【講座主題】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主要內容】
一、要將宇宙看稊米
二、學子未敢忘憂國
三、蒼涼沉郁尋出路
四、屢遭挫折志彌堅
五、而今邁步從頭越
六、雄雞一唱遍寰宇
七、六億神州盡舜堯
【講座全文】
各位網友:
你們好!很高興我們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1912年秋天,毛澤東在長沙省立湖南省圖書館看到了一幅《世界坤輿大地圖》。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給了他強烈的心靈震撼:世界如此之大,世界上的事、中國的事是太值得研究了,他由此感到自己身上肩負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毛澤東開始將人生追求同全民族、全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以天下為己任的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成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成為億萬人民敬仰的一代偉人。
一、要將宇宙看稊米
毛澤東詩詞氣勢磅礡、氣象萬千、題材廣泛。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艱苦卓絕的戰爭環境,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通過毛澤東的奇妙構思,變成一首首氣魄宏大的壯麗詩篇,這種境界是一般文人根本無法企及的。
毛澤東視野開闊,把祖國的壯美河山作為抒情言志的載體,以物言志,借景抒情。他喜歡以山為素材,從“敵軍圍困萬千重”的井岡山,“天高雲淡”的六盤山,“橫空出世”的昆侖山,寫到“回首峰巒入莽蒼”的莫干山,“一山飛峙大江邊”的廬山。他寫山的詩句,總是意境開闊,挺拔峻峭,可以說是毛澤東壯志凌雲的光輝寫照,是人民軍隊鋼鐵意志的人格象征,是中國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形象代言。
毛澤東筆下的江、河、湖 、海等同樣是境象闊大,氣勢恢宏。從“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湘江,“茫茫九派流中國”的滾滾長江,到“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北戴河一帶的渤海﹔從“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到“千裡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台”的錢塘江觀潮,毛澤東真可謂是氣吞山河,以壯麗雄闊的景象展示改造大自然、造福全人類的胸襟抱負和偉大實踐。
“萬”是毛澤東運用頗多的一個數詞,不管是寫自然景觀,寫動物姿態,還是寫人類實踐,都充分表現出毛澤東所獨具的雄奇之氣和陽剛之美。
比如,“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寥廓江天萬裡霜”﹔“萬木霜天紅爛漫”﹔“飛起玉龍三百萬”﹔“千裡冰封,萬裡雪飄”﹔“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紅霞萬朵百重衣”﹔“參天萬木,千百裡”,這些詩句展現了祖國河山的壯美與遼闊。
比如,“敵軍圍困萬千重”﹔“二十萬軍重入贛”﹔“萬戶蕭疏鬼唱歌”﹔“赤縣原藏萬種邪”﹔“萬花紛謝一時稀”,反映革命形勢的嚴峻,反動勢力的囂張,封建社會的黑暗,從而更激發起詩人斗爭到底的決心。“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萬水千山隻等閑”﹔“屈指行程二萬”﹔“萬裡長江橫渡”﹔“鯤鵬展翅,九萬裡”,表現出共產黨人征服一切敵人,戰勝一切困難的雄心與膽識。
再比如,“十萬工農下吉安”﹔“百萬工農齊踴躍”﹔“喚起工農千百萬”﹔“百萬雄師過大江”﹔“萬方樂奏有於闐”﹔“玉宇澄清萬裡埃”,展現出革命力量日益壯大、排山倒海的凜然氣勢。
毛澤東在表現空間感時,不僅呈現出境象闊大、宏肆奔放的一面,也呈現出雄視寰宇、逆向濃縮的一面,“小”中見“大”,以“小”襯“大”。比如,“丈夫何事足索懷,要將宇宙看稊米”﹔“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毛澤東跳出宇宙看宇宙,跳出地球看地球,從而更彰顯視野的廣博和胸襟的浩大。
毛澤東的時間觀具有歷史的厚重和穿透力,顯示出充分的理性和深邃的智慧。比如,“人生易老天難老”﹔“俱往矣,數風流人物”﹔“往事越千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別夢依稀咒逝川”﹔“為問何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
歷史悠悠,時不我待,因而他的時間觀念表現出強烈的“及時”意念,特別注重對“今”的把握。比如,“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展現出毛澤東奮發有為、搶抓機遇的頑強意志和迫切心理。
二、學子未敢忘憂國
1915年5月7日,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接受了日本帝國主義提出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這一賣國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湖南一師的學生集資刊印了反對賣國條約的言論集《明恥篇》。毛澤東在《明恥篇》的封面上,奮筆題寫了《四言詩·〈明恥篇〉題志》:
五月七日,民國奇恥﹔
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毛澤東的題詩寥寥數語,直截了當,簡潔有力,沖天憂憤,報國大志,驟涌筆端。
而就在這年五月間,同窗好友易昌陶不幸病故,毛澤東為他寫了一副挽聯:“胡虜多反復,千裡度龍山,腥穢待湔,獨令我來何濟世﹔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挽聯的意思是說:日本軍國主義者覬覦我錦繡河山,社會現實極為黑暗骯臟,正期待我們去徹底蕩滌,你卻一死了之,叫我如何濟世救民?值此國難當頭,戰爭風雲彌漫,你還沒有來得及報效國家,卻撒手西去,死得真不是時候!這幅挽聯抒發了一個熱血男兒的憂國憂民之心和救國救民之志。
毛澤東還為易昌陶寫了一首情深意長的悼亡詩《五古·挽易昌陶》。他悲憤地寫道:“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我懷郁如焚,放歌倚列嶂”﹔“惆悵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易昌陶的病故,使毛澤東痛失志同道合、共赴國難的知音好友。詩情沉痛悲婉,但不是慘慘戚戚,而是透發著一股陽剛之氣,報國豪情,氣貫長虹。這首詩寫得悲而不傷,憂中有志。詩中主人公倚群山,試長劍,形象偉岸,意志剛毅﹔報國之志,獻身之氣,豪縱崇高,洋溢著奮起圖強的精神力量。
三、蒼涼沉郁尋出路
1925年2月,毛澤東在韶山領導農民運動,創建了中共韶山支部。8月,湖南軍閥省長趙恆惕電令湘潭縣團防局逮捕毛澤東。毛澤東從韶山回到長沙。9月上旬,他奉命赴廣州參加國民政府工作,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離開長沙前夕,毛澤東重游橘子洲頭,縱筆寫下了《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是青年毛澤東的代表作,情調以豪爽明快為主,但也帶著淡淡的憂戚與迷茫。“獨立寒秋”中的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置身於充滿生機的山川秋色,再反觀軍閥割據、民生多艱,促使他情不自禁地從內心深處發出氣壯山河的一問:“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1927年春,蔣介石背叛革命,中國大地一片白色恐怖。毛澤東佇立於長江之濱,嗷嘯於白雲黃鶴之鄉,心潮起伏,熱血沸騰,吟成了一首蒼涼沉郁的詩作《菩薩蠻·黃鶴樓》:
菩薩蠻·黃鶴樓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澤東曾為這首詞作注:“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日,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擊,從此找到了出路。” 這首詞與大革命失敗這一歷史事件直接相關,這有助於理解毛澤東當時的心境狀態。
“茫茫”“沉沉”“蒼蒼”三個疊詞,烘托出一種悲劇氛圍,隱約反映出作者內心的郁悶、惆悵、糾結,表達作者在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局勢之下的一種蒼涼心情。“煙雨莽蒼蒼”,煙雨朦朧,陰雲密布,難以分辨方向,描繪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的迷茫和困惑。“龜蛇鎖大江”,龜山和蛇山隔江對峙,封鎖大江,表明當時形勢嚴峻、環境險惡、斗爭殘酷。毛澤東眼看著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瀕臨失敗,憂心忡忡。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酹”字含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意味。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一樽還酹江月”,表露的是蘇軾對“人間如夢”的一種無可奈何。而毛澤東斟滿酒,表情凝重地將其洒在滔滔江水中。這杯酒既是緬懷烈士的祭奠酒,又是革命到底的壯行酒。
聽了這首詞后,楊開慧曾說道:“潤之,這首詞真好,前幾句太蒼涼了,后幾句一變而顯得昂揚,激動,我聽了心緒也難平。”毛澤東說:“目前武漢的這個局勢,叫人心緒怎麼靜得下來!不過,我想,辦法總會是有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句,將整首詞的境界由“悲涼”提升到“悲壯”,足見其臨危不懼,百折不撓的革命家、政治家品格。
四、屢遭挫折志彌堅
1929年1月,毛澤東率領紅軍向贛南、閩西進軍,不斷遭到敵軍的圍追堵截,處境十分危險。1929年2月10日至11日,紅軍在大柏地打了一場伏擊戰,消滅窮追不舍的國民黨贛軍劉士毅旅大部,這是紅四軍離開井岡山后打的第一個大勝仗。1933年夏,毛澤東再次路過大柏地,面對昔日戰場,觸景生情,寫下了《菩薩蠻·大柏地》:
菩薩蠻·大柏地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1934年夏的一天,毛澤東一大早便去攀登會昌山,即景賦詞,寫下了他在中央蘇區的最后一首作品《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人們在解讀毛澤東這兩首作品時,根據“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風景這邊獨好”和“更加郁郁蔥蔥”,認為表達了毛澤東對革命根據地壯美河山的高度贊美,這種解釋當然不會有錯,因為毛澤東的確對根據地的山山水水充滿了深厚感情。但是這種理解顯然是過於簡單化了。
毛澤東在為《清平樂·會昌》中“踏遍青山人未老”一句作注時寫道:“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准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的心境。”
由於黨內一再出現“左”傾錯誤,毛澤東一直被排擠和打壓。1932年10月寧都會以后,他被免除紅一方面軍總政委職務,名義上是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實際上已被剝奪軍事指揮權。再次路過大柏地,面對當年戰場,他內心深處的郁悶可想而知。
中央蘇區分東線、北線和南線。1934年夏天,毛澤東登臨會昌山時,第五次反“圍剿”已經遭受嚴重挫折。此時的東線、北線連打敗仗,形勢危急。而毛澤東指導作戰的南線會昌一帶,形勢相對和緩。毛澤東稱贊會昌山“風景這邊獨好”寓意深刻。一方面,“這邊”的紅色根據地比“那邊”國民黨統治的白區風景更加美好﹔另一方面,和東線、北線相比,南線“風景這邊獨好”,但這也難以扭轉革命根據地的危局。想到這一層,毛澤東又怎能不痛心疾首,憂心忡忡?
毛澤東不是縱情山水的一般文人騷客。當革命遭受挫折,個人處於逆境之時,他寫下了《菩薩蠻·大柏地》和《清平樂·會昌》,抒發“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情懷,字裡行間不難品味出唐朝詩人彥謙在《道中逢故人》中的感傷:“愁牽白發三千丈,踏入青山幾萬重”。毛澤東把自己的惆悵埋藏心底,正如清朝沈德潛所雲:“轉作曠達,彌見沉痛矣。”
五、而今邁步從頭越
遵義會議結束后,紅軍經過婁山關繼續長征,原計劃於四川宜賓和瀘州之間渡過長江。由於蔣介石組織重兵阻擋,紅軍不得不折回,攻克婁山關,重新佔領遵義。為紀寫這次勝利,毛澤東於1935年2月揮筆寫下了《憶秦娥·婁山關》: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這是毛澤東重新回到中央領導崗位后,寫的第一首詩詞。按理說,毛澤東此時的心情應該是輕鬆愜意的,但這首作品卻顯得極其蒼涼、凝重。無論是對於中國革命、還是對於毛澤東的人生境遇,遵義會議都具有重大的轉折意義。但是,紅軍依然處於國民黨的重重包圍之中,攻克婁山關的勝利,遠不能掃除毛澤東內心深處的憂患與沉郁。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西風在猛烈地吹著,在霜天的早晨,月光還未消失,天空傳來雁叫的聲音。“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馬蹄聲很細碎很急促,而軍號聲時斷時續,悲壯低沉。“西風烈”凸現出紅軍所面臨局勢的險峻,而“霜晨月”既是對戰斗時間的交待,亦可解讀為“黎明前的黑暗”,這恰恰是毛澤東充滿憂患的深層原因。
1958年文物出版社刊印《毛主席詩詞十九首》時,毛澤東為《憶秦娥·婁山關》注釋道:“萬裡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過了岷山,豁然開朗,轉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正是因為始終滿懷深沉的憂患意識,毛澤東一生勝不驕、敗不餒,引領中國革命克服重重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六、雄雞一唱遍寰宇
1950年10月5日晚,各少數民族代表在中南海懷仁堂向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領導人獻禮、獻旗致敬。各少數民族文工團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觀看演出時,柳亞子正好坐在毛澤東的前排,毛澤東高興地說:“這樣的盛況,亞子先生為什麼不填詞志盛?我來和。”柳亞子當場填《浣溪沙》一首。次日,毛澤東用該詞原韻填了一首和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一九五0年國慶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步其韻奉和。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於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正如蔡清富在《雄雞一唱遍寰宇》一文中所說:“新中國成立以來,描寫新、舊社會對比的詩詞不計其數,但最簡練、最深刻、最形象、氣魄最宏大的篇章,恐怕莫過於毛澤東的《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了。”
“長夜難明赤縣天”,“赤縣”,就是中國。舊中國像暗無天日的漫漫長夜。這一句既寫出了舊中國的長期黑暗,也寫出廣大人民盼望光明的焦急與殷切。
“百年魔怪舞蹁躚”,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建立這一百年間,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等各種反動統治勢力,像吃人的妖魔鬼怪那樣,張牙舞爪、橫行霸道。
“人民五億不團圓”,舊中國山河破碎,民族分裂,階級對立﹔民不聊生,顛沛流離,家破人亡。
“一唱雄雞天下白”,源自唐代詩人李賀《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唱天下白。”新中國像雄雞一聲長鳴,驅走了漫長的黑夜,迎來了無限光明。
“萬方樂奏有於闐”,“萬方”指神州大地,也指各族人民。“於闐”,是漢代西域的國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毛澤東選取很有代表性的新疆少數民族,強調隻有解放后才能真正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這與舊中國“人民五億不團圓”形成鮮明對照。舊中國的舞台是群魔亂舞、人民遭殃﹔新中國的舞台則是萬方樂奏,人民當家作主。這樣一種對比,構思精巧,意味深長。
七、六億神州盡舜堯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特寫《第一面紅旗》,記述江西省余江縣消滅血吸虫病的經過。7月1日,毛澤東在讀報之后,感到極大興奮和喜悅,欣然賦詩《七律二首·送瘟神》:
七律二首·送瘟神
讀6月30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虫。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第一首詩寫瘟神猖獗,人民遭殃的悲慘景象,舊中國血吸虫病長期流行,廣大農村淒涼蕭條,表達了對勞動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和對舊社會的強烈憤恨。
“綠水青山枉自多”,一個小小的血吸虫,竟使大好河山蕭條黯淡。正如杜甫《征夫》中所言:“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華佗無奈小虫何”,舊中國社會腐敗黑暗,即便華佗這樣的神醫,也無法根治血吸虫病這樣的頑症。
“千村薜荔人遺矢”,村落不見庄稼,到處雜草叢生,百姓體弱多病。“萬戶蕭疏鬼唱歌”,千家萬戶人丁稀少,死氣沉沉,隻有鬼在唱歌。作者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寫出血吸虫病的流行之廣和危害之深,飽含著詩人對深重苦難下的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時也是對黑暗的舊社會的強烈控訴。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澤東在這裡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時空意識,詩人對人民的關切之情隨著想象飛到天外,遨游於浩瀚的宇宙長河之中。
“牛郎欲問瘟神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人物很多,隻有牛郎織女屬於勞動者。牛郎是勞動人民出身,當然會關心“瘟神”肆虐之“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如何回答牛郎的發問呢?詩人的答詞是:一切悲歡離合都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成為過去了。這樣寫,人間天上渾然一體,極大地開拓了詩詞包容的時空領域和思想蘊含,寫出了舊中國帶給人民的苦難,那是天怒人怨,世所難容。
第二首詩寫新社會改天換地的壯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美景,情緒熱烈、語調高亢,與第一首感情抑郁、語義哽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詩人的思緒陡然由天上轉回人間,描繪出一幅意氣風發的畫面:春風蕩漾,楊柳輕拂,萬物復蘇,生機盎然。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當家作主的六億中國人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聰明才智和滿腔熱情,個個像古代聖賢堯舜一樣奮發有為。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自然景物變得通人心、隨人意,整個中國呈現出一派繁榮氣象,山水煥發青春,大地日新月異。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五嶺,泛指山脈﹔三河,泛指河流,代表了整個中國。“銀鋤落”,寫農民在山上勞動,“鐵臂搖”寫農民在大力興修水利。作者寫“送瘟神”,並沒有寫打針、吃藥以及消滅血吸虫的過程,而是將其放到全國人民改天換地的偉大實踐中去,從而使詩作具有更廣博的時代意義。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試問瘟神,你要到哪裡去呢?人們已焚化紙船,點燃蠟燭來送走瘟神。這首詞以“送瘟神”為題,卻不見瘟神的影子,只是在最后一句才點出它的去向。這句話與“華佗無奈小虫何”遙相呼應,表達了對瘟神的蔑視和嘲笑,表現了勝利者的自豪和喜悅。
《七律二首·送瘟神》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舊社會的黑暗與罪惡,熱情歌頌了新社會的優越與輝煌。既有現實,又有理想﹔既有神話,又有科學。兩首詩渾然一體,以其高瞻遠矚的愛民思想和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給讀者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無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