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遙遠的記憶

——再讀一名老黨員、志願軍戰地記者的文章

2020年09月11日08:10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遙遠的記憶

  “1950年10月,豐收的季節。炮八師離開密山,來到了通化市駐防,但大家心裡仍然挂念著那一大片一大片該收割的大豆!當時,美帝已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祖國人民和平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炮八師的全體官兵,怎能坐視不聞不問?那一大片一大片豆莢結實的大豆,隻好交給別人去收割了……大約深夜12點,總算輪到我們上橋了。一個招呼一個:快,快,跟上!江橋不長,二三分鐘的工夫,就跑過江橋,到了異國他鄉。這才放慢腳步,喘喘氣繼續行軍……這時,已經聽到遠方隆隆的炮聲了,大概先頭部隊已經與敵人交火了!10月19日的夜,是不平靜的夜,中國的歷史掀起了輝煌的一頁,讓我們永遠記住這難忘的10月19日之夜吧!”

  ——原載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八師回憶錄》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雖早已散去,但那人、那事、那歲月的痕跡,卻永遠鐫刻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愛好和平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正是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裡,面對美帝國主義的霸權與野蠻侵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取得了反抗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的偉大勝利,譜寫出了一曲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保家衛國的偉大頌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力量源泉及其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偉大的抗美援朝斗爭的正義性。”在重讀當年親歷者的文章之后,在體會了字裡行間躍然而出的戰火紛飛之后,心中泛起波瀾,眼中飽含熱淚,家國情懷,從最深最刻骨的地方油然而生。來時之路不能忘,隻有牢記那些艱難的過往,才能時刻提醒我們珍惜今日的榮光,才能不斷鞭策我們更堅定地走向遠方。

  原文的作者門樞,是一名志願軍老兵。1948年8月至1958年5月,攜筆從戎,在部隊政治機關從事宣傳工作。1948年8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九師政治部,任宣傳干事,兼任當時《邁進報》記者,參加了遼沈戰役。1948年12月,獨立第九師編入東北野戰軍,1949年1月15日改稱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二軍,后改稱步兵第一五五師,作者隨一五五師參加了平津戰役和南下進軍。1950年2月28日,一五五師改編為炮兵第八師,到鬆江省(1954年並入黑龍江省)密山縣執行生產任務,作者時任師政治部宣傳科干事,兼《團結報》記者。1950年10月8日,炮兵第八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19日在輯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作者隨部隊入朝后,任炮八師宣傳干事,兼任《團結報》記者,后任秘書科秘書。1953年8月入黨。

  作為志願軍炮八師的一名戰地記者、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作者在硝煙戰火中度過了7個年頭。他始終在部隊政治機關從事宣傳工作,幾乎天天為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邁進報》《團結報》《團結快報》寫文章,其數量已經無法統計。這些文章對敵人是匕首,是投槍﹔對戰士是鼓舞,是號角。可惜的是大部分文稿都已散失,隻有少數留存了下來。

  正如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魏巍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說:“我們的戰士,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朴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充滿國際主義的深厚熱情。”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寶貴生命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侵略者,換來了世界與亞洲的和平﹔是他們英勇無畏保家衛國才有我們今天的國泰民安穩定發展,才有了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才有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讓我們聯想到了今天的“一帶一路”倡議、聯想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聯想到了中國道路的世界貢獻。

  往事並未如煙,回首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有多少這樣普通的黨員、普通的老兵為國家的建設、為民族的復興甘願奉獻青春、奉獻生命、奉獻一切!“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的焦裕祿,“我是黨的干部,服從組織安排”的孔繁森,“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綠了荒山白了頭發的楊善洲,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的廖俊波,用生命詮釋“何為人民公仆”的蘭輝,“甘做鋼鐵長城一塊磚”的韋昌進……有太多太多這樣優秀的人,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共產黨員擔當盡責、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以滿腔熱血踐行初心,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與黨同心,無愧於黨,更無愧於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正是由於始終堅守這個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忘記初心和使命,我們黨就會改變性質、改變顏色,就會失去人民、失去未來。”

  今天,在我們看到祖國繁榮富強的同時,不能忘記曾經為我們拋頭顱洒熱血的先烈們﹔在我們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生活的同時,不能忘記那些無私奉獻的普通黨員、普通老兵!重讀戰爭親歷者的文章,讓我們更加懂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出版集團,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