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垂范后來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碑文敬讀

焦麗萍

2020年09月18日08:0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垂范后來

  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徂徠山起義舊址的馬頭山上。紀念碑碑體坐北朝南,整體高23米,碑身呈長方體,正面鐫刻著“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12個鎦金大字,背面刻有當年參加徂徠山武裝起義的老戰士、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撰書的碑文,全文如下: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后,日本軍國主義者瘋狂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陷入深重危難,億萬同胞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中共山東省委根據中央到敵后獨立自主地開展游擊戰,創建抗日根據地的指示,迅速率領機關干部和濟南市一部分黨員,分批先后由濟南遷到泰安,和中央派來的紅軍干部、省民先隊、平津流亡學生組成一支抗日救亡隊伍,在泰安地下黨的全力配合下,分赴泰安、萊蕪、新泰、泗水、寧陽等地,深入農村城鎮,發動群眾,開展抗日宣傳,控訴日寇侵略暴行,激發並組織廣大人民群眾,投入抗日救亡斗爭。同年11月,省委在泰安篦子店召開省委緊急擴大會議,充分研究了當時的形勢和條件,毅然決定武裝起義,並對起義的組織准備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省委率領共產黨員、民先隊員及愛國志士約二百人,集聚徂徠山大寺,宣布成立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任命洪濤為支隊長,黎玉為政委。不數日,萊蕪、新泰、泗水、寧陽等地抗日武裝在我黨的領導下,紛紛攜帶長矛、大刀、火槍、土炮,會師於徂徠山光華寺,匯集成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舉起了山東敵后武裝抗日的義旗。四支隊成立伊始,即重視黨的領導和政治思想工作,宣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苦練殺敵本領,發動人民群眾機智地捕捉戰機。初戰寺嶺,大振軍威,再伏四槐樹,痛擊日寇,繼又進佔萊蕪,攻入博山。連續的勝利大大鼓舞了人民斗志,有力地打擊了日偽的囂張氣焰。同時,還在戰斗中壯大了黨的力量,培養了大批干部,創建和發展了山東抗日根據地,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徂徠山起義軍民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垂范后來。爰立此碑,以銘永志。武中奇書。

  中共山東省委

  山東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七年立

  碑文內容質朴而滄桑,記錄了那段硝煙彌漫的崢嶸歲月,它以穿越時空的感人力量,昭示著抗擊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放光芒。

  敬讀碑文,讀出了聽黨召喚、敢於擔當的氣概。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北平淪陷、天津失守,億萬同胞處於水深火熱之中。1937年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發出號召:“每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脫下長衫,到游擊隊去!”中共山東省委迅速響應,從濟南分赴泰安、萊蕪等地,深入農村開展抗日救亡斗爭。1938年1月1日,共產黨員、民先隊員及愛國志士約200人,高舉一面繡有鐮刀斧頭和“游擊”二字的紅旗,集聚徂徠山大寺,擔當起引領群眾進行抗日斗爭的使命,點燃了黨領導山東人民抗日武裝的烽火。這次起義首次打出了八路軍的旗號,發揮了山東抗戰的源頭作用,揭開了山東黨組織領導抗日戰爭的序幕。

  敬讀碑文,讀出了不畏強敵、英勇斗爭的精神。極端惡劣的環境和日軍的暴行沒有嚇退英勇的山東軍民。山東省委審時度勢,果斷選擇在國民黨韓復榘部隊開始撤退,日本侵略軍向南進軍但在山東立足未穩,而廣大人民的抗日情緒日趨高漲之際,作為發動起義的最佳時機。在庄嚴的起義誓師大會上,省委書記黎玉宣布,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正式成立。徂徠山起義部隊整訓兩周后,隨即拿起武器,開始與凶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戰斗。在寺嶺村打響了抗擊日本侵略的第一槍,首戰告捷擊斃10名日軍。2月,四槐樹伏擊戰又獲勝利,有效地震懾了敵人,鼓舞了群眾。在隨后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四支隊在戰火中洗禮,走蒙陰、下費縣、進萊蕪、上博山,隊伍迅速壯大。4月已經發展到近3000人,成為魯中地區的一支主要抗戰力量。在徂徠山起義的感召之下,短短數月之間,山東其他地區的抗日武裝起義相繼爆發,氣勢磅礡的抗日武裝斗爭遍及全省,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礎。1938年12月,八路軍山東縱隊成立,四支隊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

  敬讀碑文,讀出了政治建軍、軍民一家的本色。當時之所以選擇徂徠山作為起義發動地,首先是因為徂徠山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它北依泰山,南靠蒙山,東臨蓮花山,西近津浦鐵路﹔內有群山可屏,攻守兼宜,戰略回旋余地大。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這一帶黨的力量較強,早在1925年,黨就在徂徠山地區開展活動。1926年春,建立了我黨在泰安的第一個黨支部。黨在廣大知識分子和工農群眾中具有廣泛的影響,群眾基礎好。中央派來山東的紅軍和回鄉的共產黨員就是發動武裝起義的骨干力量。1937年9月中下旬,北方局在太原召開了華北數省及部分地區黨組織負責人會議,會議部署了發動群眾、組建武裝,開展游擊戰爭等工作。會后,山東省委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結合山東實際情況,10月在研究部署全省抗日武裝起義的計劃時,就確定以徂徠山為集結點,發動抗日武裝起義。

  敬讀碑文,讀出了堅持黨的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是黨在山東建立的第一支革命武裝,從建立之初就打出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的旗號。在黨的直接領導下進行對敵斗爭,經受戰爭的考驗,和群眾一起不斷取得抗戰的勝利。四支隊從建立之初就設立了黨的組織和政治工作制度,即在各中隊成立黨支部,在每個班配備了“政治戰士”。他們有計劃地組織起義部隊進行軍事訓練,開展站崗放哨、投彈射擊、利用地形地物訓練等,快速提高隊員們的軍事素質。針對部分起義人員政治覺悟低、組織紀律性較差、思想不統一等問題,尤其重視通過黨組織和“政治戰士”對他們進行紀律教育,開展政治學習,教大家學習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教戰士學唱《國際歌》和其他抗日歌曲。同時成立了宣傳隊,深入各村各戶,通過宣傳演出、扶弱助困,起到了號召抗日、募捐糧餉、擴大武裝的作用。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