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羊皮筏子助力紅軍突破敵人“黃河防線”

顧鴻亮

2020年09月24日08:09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羊皮筏子助力紅軍突破敵人“黃河防線”

  1935年10月,紅軍經過兩萬五千裡長征后勝利到達陝北。當時,日本侵略者正在加緊侵略步伐,陰謀策動華北五省“自治”,而國民黨政府卻繼續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調集幾十萬大軍對陝北蘇區大舉進犯,妄圖乘中央紅軍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消滅。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分析了國內外形勢、國際發展形勢和中國將來的發展方向,討論了轉變黨的策略方針的必要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提出了“東渡黃河,挺進山西,出師河北與日本帝國主義直接作戰”的政治宣言。

  從1936年1月開始,紅軍各路東征部隊迅速隱蔽地集結到黃河岸邊,進行渡河准備。此次東征首先要突破閻錫山率領的晉軍的黃河防線。但由於國民黨軍的封鎖,當時能籌集到的渡船有限。為了順利渡河,紅軍指戰員向當地民眾積極尋求幫助。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紅軍設法搞到了一批羊皮胎,並用它們做成羊皮筏子,作為渡河工具,又在群眾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使用技巧。

  1936年2月20日,紅軍將士從北起綏德溝口、南至清澗河口50余公裡的黃河沿岸渡河。當時,黃河天險為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嚴密封鎖。渡河戰役打響時,黃河上冰凌翻滾、河水刺骨。紅軍突擊隊員在夜色的掩護下,劃著羊皮筏子,順著小河汊進入黃河,躲避著冰凌撞擊,冒著對岸敵人的射擊奮勇前進。經過一番拼搏,紅軍戰士首先突破了石樓縣賀家凹渡口,一舉突破了閻錫山軍隊自稱“固若金湯”的黃河防線。經過激戰,突擊隊消滅了敵人從河邊到山腳的全部碉堡,把晉軍的河防撕開了一道缺口。搶佔灘頭陣地后,紅軍一面乘勝擴大戰果,一面立即派人劃著羊皮筏子回到對岸,接應后續部隊。

  隨著羊皮筏子在黃河上穿梭,紅軍主力源源渡河,勝利突破黃河天險,並繼續擴大戰果,於拂曉時分長驅東進,進佔沿河晉軍陣地。

  紅軍突破黃河天險后,一路擊潰了晉軍30多個團的圍追堵截,轉戰山西50余縣,殲敵1.3萬余人,俘敵4000余人﹔同時,東征紅軍沿途發動群眾,擴大紅軍8000余名,籌款50萬元,組織地方游擊隊30多支,建立了縣、鄉、村蘇維埃政權,發展了中共地方黨組織,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火種。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