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於細微處見精神──憶項南同志二三事

張銘清

2020年09月30日10: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因為工作關系,與時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的項南多有接觸。盡管時光過了30多年,我曾見過的他點點滴滴的小事,因為印象深刻,仍歷歷在目。常言道,於小事中看品德,於細微處見精神。正是這些小事,真實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的高貴品質和獻身精神。

到任福建,別開生面

1980年1月14日,項南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福建,主持省委工作。他對興師動眾迎來送往的陋習一向反感,離京時又聽說福建省委正在開地市縣委書記會,為了避免省領導接站影響開會,便對省委辦公廳“撒了個謊”,說先讓秘書打前站,自己后兩天到。結果,省委讓辦公廳行政處處長過英群帶了個伏爾加小車到福州火車站接項南秘書時,才發現新任省委書記竟在眼前。他連聲道歉后,想給省委辦公廳打電話另外要車,卻被項南制止了。項南說,擠一擠不要緊,暖和。過處長感嘆,自己接送的領導不計其數,第一次遇到這樣平易近人、毫無架子、不講排場的大領導。

新聞宣傳,身體力行

項南是新聞宣傳工作的杰出領導人,他本身就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指導新聞宣傳工作可謂駕輕就熟。早在1957年擔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時,他就分管新聞宣傳工作,不僅直接指導《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的工作,而且經常在這兩個刊物上發表文章。到福建工作后,盡管日理萬機,仍經常為《福建日報》寫社論和報道。他撰寫的多篇社論和評論還多次獲獎。其中一篇“有些案件為什麼長期處理不下去”的社論,獲得當年中國新聞獎評論一等獎,全文隻有160個字,創造了中國最短社論的記錄。

1984年3月24日,福建55位廠長、經理寫了一封《請給我們“鬆綁”》的呼吁信。項南立即批示在第二天的《福建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他飽含激情寫了“編者按”,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3月30日《人民日報》加了“編者按”轉發,認為這封信提出了體制改革的重要問題,舊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緊接著全國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由此推動了全國的體制改革。中央領導認為福建為改革開放做了一件好事,此舉不僅對體制改革,而是在整個經濟工作的池子中投了一塊石頭,對項南和福建省委積極支持“鬆綁”放權給以高度評價。

善用新聞,推動工作

項南對中央駐閩新聞單位非常看重,到任后沒幾天,就約我見面。除了了解福建的情況外,還非常誠懇地說,《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的機關報,對省委工作的指導非常重要。他對《人民日報》記者站和我的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希望記者到基層時,一定要聽取基層對省委,特別是對他本人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尤其是批評意見,一定要及時、毫無保留、原汁原味地如實轉告他,即便是尖銳的批評和難聽的話,也要如實相告,這對省委了解基層的意見,改進工作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意見他本人和其他省委領導不容易聽到,基層也不可能反映上來,隻有記者才有可能聽到,所以,他要求我一定給省委和他本人幫這個忙。

對項南的誠懇和信任,我不僅表示欽佩,而且對他的要求堅決照辦。我每次向他反映基層對省委工作的意見,他不僅認真聽取,還做筆記,事后及時與相關人員研究改進辦法。這些都表明他聽取基層的意見是真心實意的。

他下基層調研,都請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記者隨行。他申明不是為了報道他的工作,而且結合調研給記者出題目。他結合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實際,提出福建的經濟發展要“大念山海經”。我寫的《八閩共念山海經》在《人民日報》見報當天,他就打來電話給予肯定和稱贊。第二天,我列席省委常委會(中央有規定,因為工作需要,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駐地方的分支機構負責人可以列席省委常委會),在會議休息時,他對我說,作為“山海經”的重要內容,福建的林業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主要原因是林農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林農究竟為什麼沒有積極性?有各種說法,希望你從記者的角度到林區做一下調研。

后來,我根據項南的要求到閩北林區做了一周的調研,寫了兩篇“記者來信”:《如此層層“剝皮”林農難得實惠》《象棋、竹尺被扣說明了什麼?》,分別在1984年11月16日和1985年2月27日的《人民日報》一版發表。我在“來信”中明確指出“那些不符合實際情況,影響林農積極性的‘老規矩’與林農焦灼的呼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進一步放寬林業政策,改革一切不利於發揮林區優勢的規章制度是當務之急。”

《人民日報》對這兩篇“記者來信”很重視,值班總編輯加了200多字的“編者按”:“福建省建陽縣尤溪縣農民出售木材被層層剝皮的問題,值得重視。發展林業、綠化祖國,說到底要依靠廣大農民,特別是山區林區的農民進行,因而要用正確的政策調動廣大農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如果像建陽、尤溪兩縣那樣,農民出售一立方米木材,最后自己得到的僅有售價的10%多一點,農民造林育林的積極性必然要受到極大的挫折。農民出售木材,依法納稅,按規定繳納管理費是應該的。但絕不能層層剝皮,處處伸手,憑借自己手中的權,謀取小團體的或個人的利益。這是破壞黨的政策的行為。對於那些任意敲詐農民的單位和個人,有關部門應該認真查處。”

項南看后,立即做出明確批示,要求林業主管部門和林區各級領導認真學習《人民日報》的編者按和“記者來信”,以改革的精神,限期徹底清理不利於調動林農積極性的過時的規章制度,對那些任意敲詐農民的單位和個人,要提高到“破壞黨的政策的行為”來認識的高度,嚴肅查處,絕不姑息,並要求限期匯報清理、查處的情況,還要組織相關部門檢查。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改和查處,那些過時的規章制度被清理,任意敲詐農民的單位和個人受到嚴肅處理,林農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林區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新景象。

報告講話,生動感人

聽過項南作報告、講話的人,無不為他的口才所折服,都認為是一種享受。他學識淵博,旁征博引,生動活潑,妙語連珠,讓聽者興味盎然。他一到任就在省委地市縣委書記會上作了被稱為“八閩起飛號角”的“就職演說”,被中央辦公廳轉發到全黨,並加了按語:“項南同志1月20日在福建省黨代會上作的題為《談解放思想》的講話,是一篇領導干部親自動手准備,不要秘書代勞的好講話。這篇講話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簡明、生動、活潑,絕少套話、空論,現推薦給你們一閱。”

項南的講話之所以從不念稿,卻好評如潮,除了他學養好、口才佳外,與事前認真精心的准備密切相關。1985年,中央要求領導干部到大學作報告,項南花了一周的時間到幾所大學調查研究,親自列出調查提綱,針對學生議論最多的問題、最不滿意的事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最想知道的事情、希望省委書記講什麼,收集了83個問題。他就這些問題作了有針對性的認真准備,以談心的方式娓娓道來,自然贏得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執行黨紀,絕不含糊

1983年的夏季,我隨項南去閩西北調研。到將樂縣時,正是午餐時間。一進縣委招待所餐廳,他瞄了一眼餐桌,臉色立馬陰沉下來,匆匆吃了幾口就離去,大家見狀也跟著起身。項南走到門口,招呼縣委書記來隔壁會議室。從他剛才的臉色看,估計縣委書記要被“刮鼻子”了。

果不其然,縣委書記一進門,項南就厲聲質問:“你知不知道中央關於接待工作有四菜一湯的規定?”得到的回答是“知道”。項南提高了嗓門:“知道為什麼違反?”縣委書記低聲說“我錯了”,並加解釋:“項書記,我們將樂這個山區縣,自打解放30多年了,從來沒有省領導來過,更別說省委書記。昨天,招待所的師傅聽說你來,高興得不得了,自作主張加了兩個菜。我們山區沒有什麼好吃的,無非是當地的土菜,表達一點山區人民對省領導來窮山溝的心意……”沒等解釋完,項南就打斷他的話:“知錯就要改,晚上如果再多一個菜,我立馬走人。”

有了將樂這事,大家便都知道項南堅決按照中央要求辦事且絕不含糊的作風。下一站到龍岩,路過項南的老家連城朋口用午餐,項南親自提前打招呼,嚴格按中央四菜一湯的要求辦,隻能少,不能多,最好一個青菜一個豆腐。因為這是項南離開老家后第一次回來,朋口原來打算殺一頭豬接待,他聽說后對他們說:“你們要是殺豬,就先把我殺了”。

第二天中午,朋口果然按照項南的意見,午餐就是一個青菜,一個豆腐。見當地按照他的要求辦,項南非常高興,不但吃得津津有味,還談笑風生,一改在將樂的嚴肅氣氛。

公事私事,嚴格分明

項南到任不久,有一次在辦公室和我談完工作后,問了我的家庭情況,得知我隻身一人在福州,著急得瞪大了眼睛說,那怎麼行?記者工作很辛苦,沒有時間性的,一個人沒法照顧好生活,怎麼工作?他邊說邊給省委組織部長高胡打電話,幾乎是不容置疑地要求他盡快辦好我家人來福州的調動工作。我剛回到辦公室,高部長的電話就來了,說項南同志交待,要盡快解決你的分居問題。他問了我愛人在外地的工作單位,說會盡快辦理。

正是因為項南的督辦,僅半個月的時間,我愛人的工作調動手續就完成了。當然,后續找接收單位和住房,都是非常具體且相當麻煩的事,同樣也是在項南的過問下得到妥善解決。對項南的關心,我全家都銘記一輩子。

誰能想到呢,項南對待自己的家人卻是公私分明,甚至有些不近情理。

一天,我去項南家送審稿件,在他住處的路口,看到一位一手抱嬰兒一手挽包袱的年輕母親,竟是項南的女兒小米。我趕緊停下車問她去哪裡?原來,她要去福州火車站乘車。她來福州坐月子,產假期滿要回北京。我趕緊招呼她上車送她去火車站,並請站長幫助送上車,並在旅途中予以關照。站長滿口答應。小米卻非常不好意思,而且似乎有難言之隱,吞吞吐吐地說,可別讓我爸知道你送我上車。我不解地問為什麼,她說,爸爸說我回北京是私事,不能用他的車,不能讓省委接待處安排送我,也不許向車站要求幫助。

送審完稿件,我覺得項南這樣做有點不近人情,不禁對送我出門的項南夫人汪大姐談了幾句不以為然的看法,而且把他那麼上心督促辦理我家屬的事作了對比。汪大姐坦然一笑說:老項就這麼個人,公是公,私是私,分明著呢。他火急火燎地幫助你解決分居問題是為你解除后顧之憂,讓你能專心工作,是為公,用公家的車送小米是為私,那是不能含糊的。他這麼做,我和孩子們也理解他,支持他,也都習慣了。

頂住壓力,實事求是

1985年6月“晉江假藥”風波發生后,把福建和項南推到了輿論漩渦,項南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在一些不實報道推波助瀾下,真相一時有口難辯。為了以正視聽,我把此事來龍去脈,以及不實事求是的查處對福建鄉鎮企業發展造成的嚴重后果,寫了題為“晉江查處假藥案近況”的內參報中央領導。

項南后來看到了我寫的內參。特意來《人民日報》社看我。那天臨近中午,參加《人民日報》記者會的全國各地記者們下樓吃午飯,我一抬頭,意外地看到項南和一個小伙子(司機)從正面走來。《人民日報》社社長錢李仁也看到了項南,他們在團中央工作時是同事,項南擔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時,錢李仁是國際聯絡部部長。錢社長以為項南是來找他的,趕忙迎上去說:“老項,你來報社怎麼不打個招呼?”項南微笑著朝他擺擺手說:“老錢,我今天不是來看你的。”邊說邊指著我說,“我是專門來看張銘清的。”

一個省委書記專程來報社看記者,這在《人民日報》社80多年的歷史上前所未有。來自全國的記者聽到福建省委書記專程來看望我,也感到意外,悄悄問我緣由,我也是一頭霧水。因為正是午餐飯點,我說既然項書記來看望我,我就請書記一起去食堂吃飯吧。項南也毫不客氣地說:“那當然,你吃什麼我就吃什麼。”《人民日報》社以前有個好習慣,食堂排隊買飯一視同仁,不管是正部長級的社長、總編輯,還是工人,一律按先來后到排隊買飯。有時報社領導晚來吃不上飯的情況也見怪不怪。於是,我和項南也樂呵呵地和司機在窗口外排隊買飯。到了餐桌,我對項南說:“不管怎麼說,你也是客人,我去小賣部買瓶啤酒吧。”錢社長也馬上呼應:“對對對,銘清去買瓶啤酒,算我請客。”項南卻一把拽住我:“不是說好你吃什麼我吃什麼嘛,趕快坐下,你要是買來我也不喝。”我隻好恭敬不如從命了。錢社長問項南:“老項,你今天來報社看記者,是報社前所未有的,能不能說說原因,我和記者們都在等著你解開謎底呢!”

項南放下筷子,一臉嚴肅地說:“在“晉江假藥”問題上,100多家媒體,隻有你們《人民日報》的這位記者說了真話,所以,我今天來看他,也是來感謝《人民日報》的!”頓時,人聲嘈雜的食堂一片肅靜,用餐的記者向我投來敬佩的目光,記者錢江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說:“學長(他是我研究生學弟),就憑項書記這句話,你這一輩子當記者,值了!”他話音一落,食堂立時響起一片掌聲。我感動得一時語塞,趕忙站起來說:“項書記,感謝你來報社看我,感謝你對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勵,我不過做了一個記者應該做的事。”項南也受到感染,站起來與我握握手,又與錢社長握握手,向記者們抱抱拳,大步流星地離去。望著他的背影,我們五味雜陳。

項南離開福建后,以他閑不住的性格,是絕不會在家含飴弄孫安度晚年的。不久,他與一批退居二線的老同志憑著為貧困地區擺脫貧困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不顧年事已高,不計任何報酬,創辦了以李先念為名譽會長的中國扶貧基金會,奔走在窮鄉僻壤調查研究,為貧困地區的發展籌集資金,出謀劃策。

鬆梅明志,亮節高風

1997年11月10日一整天,項南在北京馬不停蹄拜訪海外僑商,探討如何運用金融手段脫貧致富的大計。晚上,他不顧一天勞累,去中國大飯店與福建僑領李尚大之子李川羽,就發展教育事業作為脫貧致富長遠之計興致勃勃地交談時,突發心臟病,倒在了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走的崗位上……

項南靈堂前挽聯眾多,“創業殊勛名垂鹽淮大地,剛正品格氣貫京閩山河”“功高無私,為官一世兩袖清風,德高望重為人楷模流芳千古”“一代名臣光明磊落足千古,當今賢吏鞠躬盡瘁垂千秋”,都是對他一生的高度概括。

項南晚年,曾多次手書元朝詩人王冕的《墨梅》的詩:“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這兩句禮贊墨梅的詩,既是他的自勉,也是他的寫照。清氣是一種平靜的境界、樂觀的心態、理想的追求,是最好的人生鑒定。他還曾寫下“歲寒然后知鬆柏而后凋”的條幅,也是他高風亮節的寫照。

項南的情操,留給世人的清氣,就像在冰封雪舞的寒冬綻放的梅花、挺拔的鬆柏,成為萬民共仰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曾撰聯雲:“八閩皆口碑,是非已有公論﹔萬民頌項南,公道自在人心”。

(作者歷任《人民日報》駐福建記者站站長、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海協會副會長等職)

原載:《福建黨史月刊》2020年第8期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